肖邦在管弦乐的写作上没有太钻研,因为在他的作品中,协奏曲并非是他的杰出之作。但由于他在驾驭钢琴创作上的才能,他的钢琴协奏曲仍然是此类作品中的精品。 他一共写了两首协奏曲。《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No.1 in e Minor Op.11 ,虽说是“第一”钢琴协奏曲,实际上是后写的一首,由于它先出版,因此反而成了“第一”。在写这首协奏曲时,肖邦才20岁,也就是1830年。就创作技巧及经验来说,他后来更为成熟。但是这两首钢琴协奏曲自有他的清新激越之处,这就是肖邦本人在后来也是无法再写成这样,特别是在他流亡到法国之后。 1830年3月肖邦告诉友人他正在开始写这个协奏曲的第一乐章,到5月时已完成两个乐章,但第三乐章却迟迟未写,到该年的9月才完成。当时肖邦在信件中这样写道:“一弹这首乐曲,就会使我禁不住陷入象从前对钢琴一窍不通的时候那样恐慌,我深觉得这是非常特殊的演奏。因此,我担心我也许会弹不好它”。作品于10月11日首演,非常成功,随后他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他演奏得非常自如,好像自己一个人在演奏似的。我们知道,肖邦的性格比较内向,他在熟人和知友之间弹奏时比在音乐厅正式演出时要自在得多。 全曲的三个乐章分别是: 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e小调,3/4拍。曲式是传统的协奏曲奏鸣曲式。由小提琴奏出果敢有力的第一主题。第二主题抒情而温暖,典型的肖邦风格,也是在小提琴上用E大调奏出。钢琴以华丽地展开第一主题的方式进入;第二主题也采取同样方式。最后在乐队上结束呈示部。展开部钢琴对前面的主题用音阶、琶音等多种手法予以发展。然后进入再现部。再现时先由乐队呈示第一主题的前一半,钢琴接过来。第二主题转入G大调。以后华丽地发展下去。尾声以第一主题开始,在乐队全奏中结束这一乐章。 第二乐章,浪漫曲,小广板,E大调,4/4拍。一开始由加上弱音器的小提琴以柔和的、朦胧的色彩奏出引子,导向钢琴上那像夜曲一般的旋律,如歌的主题。中段的主题也由钢琴奏出,速度略快些。关于这个乐章,作曲家在写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它具有“浪漫的、安静的和颇具忧郁的风格,我想描述当一个人见到一个可爱的风景而内心引起美丽的回忆,像一首春天美丽的月光下的幻想曲。” 第三乐章,回旋曲,甚快板,E大调,2/4拍。这是一个具有波兰民族风格的乐章,它有与克拉科维亚克舞曲相似的节奏。克拉科维亚克舞是源于克拉科夫地区的波兰民间舞蹈。这个乐章采用回旋曲式,它的主部主题活泼欢快,在几次反复间,插入的插段有的华丽,有的抒情,都很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