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强求孩子实现家长未实现的钢琴梦
佚名 网络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达成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开始策划和打造孩子未来的人生蓝图,把自己的兴趣强加到孩子身上。
中国完形教育广西分支机构老师何明谦表示,这并不利于孩子的发展。何明谦说,她自己曾经就是一个这样的反面例子。
让孩子实现自己的钢琴梦
何明谦小时候很喜欢钢琴,但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比较差,梦想一直未能实现。成人后她开始寄希望于女儿,从女儿1岁时起,她就常常给女儿听钢琴曲,并买了一台小的电子琴在女儿面前弹奏。她这样做,目的就是为了激起女儿学钢琴的兴趣,让孩子代替自己满足曾经的期待。女儿懂事后,何明谦为她报了一个钢琴班,从此,孩子开始了每天苦练钢琴的生活。有一天,何明谦发现女儿练琴时从未乐在其中,反而怨恨练琴占用了自己玩耍的时间。何明谦开始反省,让女儿停止了练钢琴。但一段时间之后,何明谦发现,当她不再逼迫孩子练琴后,女儿反而对钢琴产生了兴趣,自行创作出优美的曲子来。
“后来我才知道,她对钢琴的兴趣,是出自于对音乐的兴趣,她非常喜欢音乐,她的同学形容她是一个‘一听到音乐就会疯掉的人’。当我没有逼迫她去学钢琴时,她便处在一个自如、开放的状态,因此会得到更大的收获。”何明谦说。
不能满足孩子内心的需求
很多父母问起孩子“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时,大多数父母的心就凉了一半——“看电视”、“玩电脑”常常是孩子不加思考的回答。
何明谦说,这是因为孩子的选择面太小。面对五花八门的兴趣班,孩子们貌似有很多选择,但很多孩子常常是在家长的精神控制下,做出勉强的选择。当孩子不能自发自愿地去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便不会对这个选择负起责任,或者主动地放弃这个选择。有一天家长会发现,孩子失去了觉察自己真正的爱好的能力,变得好像什么兴趣都没有了。他们唯一的兴趣只是精神的寄托,例如寄托于网络、电视等。
“一些有上瘾症都是因为孩子内心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导致的,他们把网络、电视当做解脱的方式,以为在网络、电视中能找到快乐和幸福。”南宁七田教育·智慧源学校校长朱海瑕指出,很多家长喜欢包办,不仅包办孩子的生活,更包办孩子的思想。当孩子受到思想上的包办过多时,便会开始寻求解脱的方式,因此如今才会出现那么多网瘾、电视瘾的少年。
调整好环境正向引导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摆脱这些无益的“精神寄托”,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呢?何明谦认为,必须在环境上进行调整。“所谓在环境上进行调整,并不是让家长一味地把电视、网络切断,而是根据孩子的特点,用正向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孩子在另外的世界得到满足。”
在早教机构的兴趣班上,两位小朋友正在下围棋。孩子该选择怎么的兴趣班,专家认为应该让孩子自己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