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笛子教程

频道主页

轻松省力吹笛子的秘密

佚名  网络 

  本文应广大笛子爱好者渴求,专门讲述笛子口风技术。本文讲述的是口风技术本质。所谓本质,那就是一切正确口风技术的共性。由于涉及的内容比较抽象,因此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下述内容基于一支正常合格的笛子硬件。

  首先举例目前口风技术教学的一些是非观点:一、笛子吹口要放平,或者与脸部垂直……;二、下唇遮盖笛子吹口1/3,或1/4…;三、双唇依赖口匝肌牵制使双唇中间出现一个小圆洞风门……越圆越好;四、口风气流被吹口边棱一分为二;五、吹低音要往下吹,吹高音要往上吹……甚至还有精确的射流角度图,画得跟蜘蛛网一样精确。上述观点都犯了片面对待问题的错误。如果把这些观点有机结合起来,也许能构成正确的口风解释。但是处理这些问题,或者说纠缠在这些片面观点之中,很难干干净净地讲述口风技术本质。因此本文不予剖析,读者在学习了口风技术本质之后,这些问题不问自明。

轻松省力吹笛子的秘密

  在探求口风技术历史上,最沾有科学意义的当属尖劈边棱音结论,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塑料管与长笛吹口试验”。尖劈边棱音结论本身是科学的。但是,把笛子吹口边棱简单看成尖劈,把尖劈边棱音产生的原理简单套用于笛子吹口发声过程,是否科学?“塑料管与长笛吹口试验”的整个过程,究竟缺失了什么重要试验条件?

  笛子吹口内有两个关键的面,由于气流直接吹向前,因此,几乎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到吹口的远边棱,再加上科学有个现成的尖劈边棱音结论,于是,诸多片面观点就围绕着尖劈边棱音轻松产生了。如果客观一些,为什么不周全地考虑笛子吹口周围的其他条件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呢?

  实际上,之所以尖劈边棱音结论不能直接简单套用到笛子吹口边棱发声上,就是因为必须增加考虑笛子吹口的近边棱作用。尖劈边棱音的试验对象是空气中一块尖劈,在尖劈的两边是无障碍的大气环境,因此尖劈边棱音的发声规律与笛子吹口边棱发声规律是差别很远的。笛子吹口边棱,一边是无障碍大气环境,另一边是笛管这个半封闭环境。笛管不仅仅因为吹口边棱音而激发笛音,同时会影响吹口边棱音。结果,纯粹的尖劈边棱音不能够完全解释笛子发声情况。

  关于“塑料管与长笛吹口试验”。这个试验最大的缺陷就是用一根小塑料管的管口来代替人的双唇缝隙。很多人容易犯想当然的毛病,很多科学家也曾这样,所以不是科学家做试验犯错误可以更加理解的。可以理解,毕竟还是错误。很多人先入为主地只关心气流速度,所以认为一支塑料管的气流比双唇缝隙中出来的气流更完美更容易控制。也因此认为在“塑料管与长笛吹口试验”中,用塑料管吹气观察试验比人的双唇吹气来得更完美,再合适不过了。可惜,正好犯了大错误。

  让我们回忆一下“塑料管与长笛吹口试验”:往一根单纯的塑料管吹气,当它管口离长笛吹口远边棱距离较小时,无法发声;当它口部远离边棱一定距离后,笛子发音了。难道距离对笛子发声很重要吗?当塑料管口很平整、与吹口边棱大致垂直的时候,笛子发声尚可;而塑料管口不平整时,笛子很难发音。管口的平整性真那么重要吗?

  修正一下这个试验:在塑料管口后面加一点橡皮泥,模仿人的双唇,惊异地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只要塑料管口退回到橡皮泥端面附近,无论它靠边棱多么近,气流都可能让笛子发声。

  再改变一下试验,不用橡皮泥,改用其他物品遮盖笛子吹口,得到相似的结果:一旦塑料管口退回到遮盖物边缘,笛子就可以发声。

  这个结果使我们立刻意识到,笛子发声与它的吹口被遮盖状态关系更大。反观原来的“塑料与长笛吹口试验”,发现:每次管口远离边棱的距离多少无关紧要,只要管口退回到长笛吹口的近边棱附近,长笛即可发音。换了更大的长笛吹口,同样,原来退到小吹口近边棱距离能发音,现在退到相同的距离(但不到大吹口近边棱附近),仍然无法发音。只有管口退回到近边棱附近,长笛才能发音。

  最终,我们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当气流出口下存在一定遮挡时,笛子就有可能发音。并且,通过进一步严格试验发现:一、气流吹口下方的遮盖状态会影响笛音音质。二、只要气流吹口下存在一定遮挡,即使气流根本不可能被笛子吹口远边棱切割时,也能够使笛子发出非常理想的声音来!这就是为什么我说笛子吹口远边棱在笛子发音作用中,并不是由于切割了气流而产生边棱音的根源,它只是起到了限制作用。那么限制什么呢?限制了气流高速区域与笛管内原始静止空气区域的体积比例。但其中气流角度往往与气流切割远边棱的角度很接近,甚至在调控音质时可以重合,这就造成了一种很隐蔽的假相:气流被远边棱切割才能使笛子发音。

  吹笛者的下唇,天然存在厚度(没有下唇的人吹笛子不知道该怎么吹)。风门位于下唇之上,如何处理下唇对吹口的遮挡,才是口风技术的关键!

  再做一个试验:用塑料管口往笛子吹口喷气流,下面不增加遮挡,而是在管口上增加遮挡。试验结果是:无遮挡时,笛子发音较为费力;有遮挡后,笛子发音极为明显地变得轻松,并且笛子音质也随着遮挡体积的某种规律递增变得越来越丰满动听。我国著名管律学家陈正生先生在做类似的试验时,曾经为细长管口吹笛子音质单调不丰满的问题而困惑,他猜想可能是有无口腔共鸣的原因。其实主要原因不在于口腔,而在于气流喷口上部是否存在遮挡以及遮挡状态的原因。

  这个试验告诉我们另一个极有意义的结论:改变演奏者吹笛时的上唇状态,就可以改变笛声音质。

  结论是:一、口风技术中,没必要关心气流如何被吹口远边棱切割;二、调整上下唇在吹口附近的遮挡状态,可以极大范围调控笛声音质。简单原理:气流冲击吹口使笛子发音,的确是气流引发空吸的结果。但这里的空吸作用,并不是气流切割边棱引发的尖劈边棱音,而是由于气体存速区域与管内原始静止空气区域体积比数值偏离1而导致的。只要改变这个比值,就能改变笛子发音条件,从而引起音高与音质根本变化。(太详细解释会涉及到笛子吹口的精确设计制作技术因此只作略谈)

  气流方向(注意不是气流角度角度需要两个方向才构成)决定它对周围不同区域的空气产生不同大小的空吸力。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气流平吹过吹口平面上时,对笛管内的原始静止空气产生的空吸力最大,原因是此时气流的气体存速区域与管内原始静止空气区域体积比数值最小。为什么高速气流会导致空吸力增大呢?因为气体惯性很小,喷出的气体不可能是一条直柱形状,是分散膨大的。气流速度越高,则吹口上其有效存速区域体积保持得越小。但可以设法在维持笛子发声条件的基础上,运用上述得出的两个口风技术结论来调配双唇状态,使得气流速度不提高时,也能提高气流的有效存速区域体积。

  现在我们可以在很大范围内自由调控口风的空吸力了。但是,气流空吸力必须与笛管空间匹配,保持合理大小。过小与过大都不会引发笛子轻松发声,或者不会获得好的笛音。

  以上是口风技术的本质。由于不讨论笛子吹口的硬件设计与制作问题,从下面开始,进入口风技术本质的具体运用,这部分也是大多数笛子爱好者最关心内容:

  首先是下唇对吹口的遮盖处理:各人先天唇型不一,但是,若要获得相同的笛声音质必须对双唇于吹口处遮盖情况进行相同处理。虽然可以通过上下唇状态的不同搭配勉强获得相同音质,但我们还是要首先强调下唇的遮盖状态。

  一、当笛子的近边棱靠在下唇相对更下的位置时,实际上风门气流的有效存速区域体积不变,但气流下方的原始静止空气区域体积加大了,所以气流空吸力很大。此时空吸作用于吹口外附近的空气更多,吹口外的空气流动性比管内气体流动性好,它们会首先被吸引过来,这样会影响管内空气受到的空吸作用当然也就干扰管内空气振动,造成口风失控。因此,这时候需要下降气流方向,把笛子往内稍转动即可。不需要关心吹口远边棱与气流方向的角度问题,因此,向内转笛子或者向下吹气流都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反之,若笛子的近边棱靠在下唇相对更上的位置时,向外稍转笛子或者向前吹。这样可以合理满足笛子发声条件,顺利发出笛声来。

  二、下唇遮盖吹口多少的处理:若遮盖多,相对向下吹;若遮盖少,相对向前吹。因为遮盖越多,则管内原始静止空气区域越得到增大,而口风气流在吹口上保持有效存速区域的体积越小,为了降低过大空吸力,需要改变气流方向,向下吹。到了超高音,仍然需要略微抬高气流方向,增加空吸力。

  三、组合使用。这部分最有意义,吹口近边棱在下唇靠上与靠下位置并不能直接控制下唇遮盖吹口的多少。可以选择靠上遮盖少、靠上遮盖多、靠下遮盖少、靠下遮盖多共四种组合。在这四种组合中,不同双唇先天条件的人需要付出的努力是不相同的。很显然,下唇薄而柔者占了极大优势。这也是为什么世界上长笛演奏家选择学生时一贯首选薄唇者的合理依据。当然他们可能不知道这些原因,但长期的成功经验使得他们对薄唇学生情有独钟,这的确是合理的。厚唇者多付出努力也是可以的,只是需要一定程度压下唇,吹口近边棱微微陷进去,让下唇不被压住的地方一定程度突出来,形成一个“再造”合理遮挡结构,可以获得同样的结果,只是略微更辛苦一些。

  音质对比:1、靠上遮盖少应往前吹一些;2、靠上遮盖多应往下吹一些;3、靠下遮盖少应往前吹一些;4、靠下遮盖多应往下吹一些。

  其中:

  情况1:比较费劲,需要高超“硬功”。音质刚劲宽厚、粗犷热烈,具有震撼力;代表作《走西口》;

  情况2:轻松省力,张力最高,音质刚柔相济,纯而明亮,超高音一触即发,也是口笛专用口风。代表作《麦西莱普》、《绿洲》、《江河水》;

  情况3:较为省力:音质也比较刚柔相济,与情况2相比,刚劲度略低,柔美度略高,此处理法为俞逊发先生所用,代表作《挂红灯》

  情况4:非常省力:音质十分纯和柔美,细腻感人。在此种音质范围内,强弱控制自如。代表作《大漠》、《远韵》、《听泉》、《西湖春晓》

  (请注意此处说的是该种口风对应的曲子代表作,并非讨论演奏家的相关情况和他们的代表作)

  另外,情况2与情况4均可用于无膜孔笛或贴纸代膜笛的使用,音色纯净无杂音。其音质固有特征仍然明显,情况2特别明亮,情况4特别纯美。

  气煞音:双唇离开吹口一定距离,开宽风门,先用舌前部分轻压双齿,发“嘶”字音让气流缓慢从舌两侧流出,气流速度逐渐加快,然后腹部突然支撑舌头突然顶压双齿封闭气流使气压突然增大,舌头牙齿双唇突然放松呈自由状态,其喷出的气流即可使笛子发出气煞音。由于气流爆破强,大管低音笛或者大管低音箫上使用效果较佳。

轻松省力吹笛子的秘密

轻松省力吹笛子的秘密

笛子教程

怎样挑选一支高档的精品竹笛

怎样挑选一支高档的精品竹笛

笛子选购

笛子演奏入门指导

笛子演奏入门指导

笛子入门

笛子入门基础知识介绍

笛子入门基础知识介绍

笛子入门

竹笛乐曲【金陵游 笛子乐队合奏】简谱

竹笛乐曲【金陵游 笛子乐队合奏】简谱

笛子曲谱

竹笛初学入门全方位教学

竹笛初学入门全方位教学

笛子入门

竹笛制作全套工艺过程介绍

竹笛制作全套工艺过程介绍

笛子教程

女子十二乐坊笛子演奏名曲《赛马》震撼人心

女子十二乐坊笛子演奏名曲《赛马》震撼人心

笛子演奏视频

陆春龄笛子名曲《鹧鸪飞》独奏视频欣赏

陆春龄笛子名曲《鹧鸪飞》独奏视频欣赏

笛子演奏视频

大笛子演奏名曲《西游记》如聆仙音

大笛子演奏名曲《西游记》如聆仙音

笛子演奏视频

竹笛循环换气训练法介绍

竹笛循环换气训练法介绍

笛子教程

笛子上的吐音循环换气吹奏法

笛子上的吐音循环换气吹奏法

笛子教程

笛子练习的方法

笛子练习的方法

笛子教程

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笛子技巧

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笛子技巧

笛子教程

笛子的吹奏口形介绍

笛子的吹奏口形介绍

笛子教程

笛子长音与旋律循环换气方法和要领

笛子长音与旋律循环换气方法和要领

笛子教程

笛子开孔简介

笛子开孔简介

笛子教程

笛子长音与旋律循环换气方法

笛子长音与旋律循环换气方法

笛子教程

竹笛演奏的二度创作知识

竹笛演奏的二度创作知识

笛子教程

钢琴 吉他 长笛 电子琴 架子鼓 萨克斯 手风琴 口琴 陶笛 小提琴 单簧管 ukulele 小号 双簧管 圆号 长号 电钢琴 电吉他 贝司 风笛 口风琴 马林巴 竖琴 大提琴 竖笛
古筝 二胡 笛子 洞箫 古琴 中阮 葫芦丝 琵琶 巴乌 尺八 唢呐 板胡 高胡 京胡 柳琴 三弦 扬琴 月琴 马头琴
曲谱大全 戏曲学习 交响乐 歌剧学习 乐理知识 乐器种类 名家名曲 音乐百科 著名乐团 乐器考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