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骑士的最爱[竖笛]简介
佚名 网络竖笛的全貌历史:
目前,在管弦乐团中,木管乐器的标准编制有长笛、双簧管、竖笛、和巴松管…等等,这些乐器都各有其高音、中音及低音的差异。以这些乐器出现在乐团的时间来比较的话,竖笛算是其中最晚的了。当竖笛于1696年初现雏形时,其他的木管乐器早已在巴哈、韩德尔及巴洛克时期(约1680-1750) 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中占有一席之地。争气的是,由于乐器制造家和竖笛演奏家的用心,竖笛在接下来的一百年之间,建立了固定的乐器形状,并以醇美动人的音色在合奏和独奏的领域上站稳起来,足以与其余木管乐器家族的成员分庭抗礼。
“竖笛”虽在历史文献中宣称制于1696年,但当时并非能独挑大梁的乐器。纽伦堡的一位乐器制造家约翰‧克里斯多夫‧丹纳(Johann Christopher Denner)改良一种民谣乐器夏鲁摩(Chalumeau) ,增加其长度,利用泛音的原理加装了一个高音按键(register key),使这把乐器的音域广及两个八度。可是,接下来对这乐器的记载,似乎出现断层,只知道丹纳的儿子四处推广父亲改良的新产品。一直到半个世纪后,才又出现一位查尔斯先生(Mr. Charles)。1742年,查尔斯先生在英国伦敦的音乐会,是历史上第一场有演奏者名字和“竖笛”这个乐器名称的记载。值得注意的是,查尔斯先生演出的曲目中已有竖笛协奏曲出现,表示这乐器已渐渐能独当一面,并有作曲家(虽然很有可能就是查尔斯先生本人)愿意为它写曲。
查尔斯先生将竖笛推上音乐舞台之后,音乐史上同时出现了两位竖笛名家──波西米亚的约瑟夫‧比尔(Joseph Beer)和德国的法兰兹‧陶斯(Franz Tausch)。这两位竖笛家是继查尔斯之后最早获得国际声望的大师,不仅各自在本国吹起竖笛的流行风气,更重要的是他们创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竖笛演奏学派。比尔多数的时间都待在法国,因此他在竖笛演奏中对音色明亮和节奏明快的要求,便成了法国竖笛演出的特色,也就是所谓的“法国学派”(French School);当然,住在德国的陶斯则是“德国学派”(German School)的代表,特别强调竖笛演奏中音色和音质的细微差异,并建立起德国学派中细致音质和浑厚音色的特点。 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之间,“竖笛世界”出现了几位大师级的人物,例如:安东‧史塔特勒(Anton Stadler)、亨理奇‧贝尔曼(Heinrich Bearmann) 、约翰‧赛门‧贺姆斯泰德(Johann Simon Hermstadt)、本纳德‧克鲁赛尔(Bernard Crusell)、伊皖‧谬勒(Iwan Mueller)、理查‧谬尔费德(Richard Muehlfeld)……等等。由于他们与作曲家的合作,及他们本身在器乐和乐谱的研究,使得竖笛更加获得肯定。
莫札特为安东‧史塔特勒写出竖笛史上名垂千古的作品竖笛五重奏K.581及竖笛协奏曲K.622,不仅奠定竖笛独奏的地位,更鼓励了其他的作曲家为竖笛谱曲。因为莫札特认为竖笛是最接近人声的乐器。当韦伯(Weber)认识了亨理奇‧贝尔曼之后,他的小协奏曲、作品26号,协奏曲、作品73号,协奏曲、作品74号,及五重奏、作品34号等,都再次肯定竖笛在木管乐器中的地位。除了韦伯曾为贝尔曼写曲之外,孟德尔颂(Mendelssohn)的演奏会作品(Concert Pieces)、编号113号和114号也是特别为贝尔曼父子量身打造的。贝尔曼家族中还出现了一位杰出的竖笛教育家,也就是亨理奇的儿子卡尔(Carl),年轻时曾随父亲四处演出,到得壮年时渐渐将精神转移到竖笛教材的写作:他的“竖笛学校”(Clarinet School)、作品63号和64号包括了竖笛历史、音阶练习曲和钢琴伴奏、及有钢琴伴奏的竖笛独奏曲。这套作品的内容非常充实,直到现在,仍是每一位竖笛家人手一本的经典。
在亨理奇‧贝尔曼雄据一方时,德国境内有另一位竖笛家约翰‧赛门‧贺姆斯泰德,他优秀的演奏能力促使小提琴家兼作曲家路易‧史博(Louis Spohr)为他谱出四首超高难度的竖笛协奏曲。这四首竖笛协奏曲因乐句的写作和乐曲的难度,常被评为太像小提琴协奏曲;然而,贺姆斯泰德总不费吹灰之力地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将每一曲练成。韦伯除了将他的友谊和很多的时间托付给贝尔曼之外,他也为贺姆斯泰德写了双协奏曲、作品48号。贝尔曼和贺姆斯泰德在世的日子常常被相提并论,缅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城(Frankfurt-on-Maine)在1819年的某两个星期内分别听到两人的演出,全城的人为此还分为两派,各自拥护自己的竖笛英雄。
早期史塔特勒使用的五键竖笛是丹纳父子,及一位名叫富里次(Fritz)的乐器制造家的贡献。直到1790年、1791年间才由尚‧夏维尔‧拉费瑞(Jean Xavier Lefevre)成功地加上第六个按键。可惜的是,史塔特勒没机会使用六键竖笛,否则,他便能将莫札特的作品发挥得更淋漓尽致。拉费瑞为这六键竖笛写了一套教材,特别将演奏竖笛时的姿势和断奏的用法加以说明。因为当时正是拿破仑的时代,在各军对峙之时,少不了乐队的摇旗呐喊,因此这本教材在当时的军乐队中非常盛行;如今六键竖笛也是收藏家最容易得著的乐器。由于在当时竖笛的构造并不是非常完整,需要各种不同调性的竖笛来应付不同调性的作品,因此,当1812年,伊皖‧谬勒提出一把竖笛,声称他不用更换竖笛就可吹出各种不同调性的曲子时,实在是竖笛改良的一大突破。稍后,黑雅参特‧伊连诺‧克洛赛(Hyacinthe Eleonore Klose)依据谬勒的十三键“全主音竖笛”,与乐器制造家路易‧欧格斯特‧彪飞(Louis August Buffet)合作,于1839年至1842年之间制造出十七键的贝姆式(Boehm)竖笛。他们将长笛家贝姆原本要应用在长笛上、却没成功的环键(ring-key)加到竖笛上,经过多次实验终于克服困难,作出这把得到当年博览会发明奖的竖笛。竖笛的机械构造发展至此大致底定,今日所用之贝姆式竖笛与当年的几乎一模一样。
在竖笛逐渐成形的这段期间,作曲家的产量也没有减少,例如贝多芬的三重奏、作品11号,七重奏、作品20号;舒伯特的八重奏、作品166号,有竖笛伴奏的“岩石上的牧羊人”(Shepherd on the Rock);圣桑的竖笛奏鸣曲;德布西为巴黎音乐院入学考作的“第一狂想曲”(Premiere Rhapsody);一直到二十世纪间,各国作曲家在拓展竖笛演奏的领域上不遗余力,除了古典音乐的写作,还根据竖笛的多样特性,写出爵士乐、流行乐、甚至复音音乐,提供每位竖笛爱好者多项选择,可依自己所好加以发掘。
竖笛练习曲方面,自从贝尔曼、拉费瑞、克洛赛……等人相继投入之后,尚有另外一些练习曲问世,如保罗‧尚尚(Paul Jeanjean)、卡瓦利尼(Cavallini)、C.罗斯(C. Rose)、凯尔(Kell)、史塔克(Stark)等等,都在指法练习及特殊节奏训练上各有贡献。而文字方面的教材却有点青黄不接,只有在乐器改良发展上有新的突破时,才有文字教材出现,如拉费瑞的六键竖笛教材,谬勒的十三键竖笛教材,和克洛赛的十七键竖笛教材。 在这即将迈入二十一世纪之际,已有不少音乐家为竖笛写出四分音(quarter tone)及复音(polyphonic)教材,提供竖笛手更多的挑战,相信不久的将来,竖笛演奏也能更上层楼。管弦乐中的标准竖笛是以降B为主音,音调较为低沈,而以降E为主音形状较小的竖笛,则常用以吹奏高亢尖锐的音调。另外还有以降E调为主音的Alto竖笛和以降B调为主音的Bass竖笛。它们在管乐团中的地位和Bass萨克斯风一样,担任乐团中少数的木管低音工作。在管乐团中,它的地位相当于管弦乐中的小提琴,它有光辉的高音域, 清静的中音域与忧愁的低音域,可用于独奏、助奏、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