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笛演奏中的身体控制
佚名 网络长笛演奏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认清身体控制对于长笛演奏的重要性。对身体控制能力不足,也就无从展示准确的技巧,也就是没法控制足够精细的肌肉。无法精确控制演奏用的肌肉,也就无法准确完成高难度技巧。
身体控制对长笛演奏具有普遍意义,长笛演奏的过程其实是控制身体的过程。
演奏者掌握的肌肉越精细,对于身体压力越小,能展示的技巧就越轻松,掌控的肌肉群越协调,越能使用各种各样的技巧。
脸部肌肉分布图(关注口型的塑造以及如何修正口型)
身体控制存在特殊性
不同个体对长笛演奏中身体控制存在特殊性。
从学习的角度说,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因此对于同一结果的出现会有不一样的过程。而音乐表演者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如何学会一个新的技术。同样解决一个技术难点,在学习的过程中,用不同的方式去学习,达成目标的速度也不一样。
从教学的角度说,教学长笛演奏技巧不光需要的是因材施教,更重要的是教学手段的多样性。用不同的方式教会学生如何控制身体,是长笛教学的重点之一。
“吹不出来”不是“笨”
在学习与教学同样一个技巧过程中,不是所有的长笛演奏者都拥有足够的协调能力与肌肉控制力,可以帮助他们自由的使用各种技术。
这就导致在长笛学习与演奏中,他们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身体,来完成老师的一些要求。
因此哪怕学生已经理解了老师的意图,也呈现出一个“学不会”的样子。鄙人认为这是因为这些人缺乏足够运动,没有经历过学习控制身体运动的过程;或者不擅长运动,天生运动神经不发达。
所以一些长笛练习者总觉得自己练不会一些看起来很简单的技巧,这往往是来自于他对自己身体的感知力与控制力不足。
盆骨位置影响吸气深度(盆底肌与膈肌内脏的关系)
这种情况恰恰是身体控制能力不足以及对自我感知力缺失的表现。演奏不光是对精神世界的感知,同时也是对自我身体结构的感知。
头前伸(对高音的弱吹与气息控制有影响)
所以,不同的人去学习同样一个技术,就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理解。
于学生来说,需要打开思路,多感受自身,寻找自己的缺陷并且补足,同时增强对身体与现实世界的感知能力。
于老师而言,就需要拥有大量的学识,用足够的知识去应对形形色色的学生。也同样代表教师需要更辛苦的去理解并感受学生的缺陷与不足,同时对学生身体状况更加了解,用辩证的方法解决学生的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