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 中阮:非琴不是筝,初闻满座惊
佚名 网络“非琴不是筝,初闻满座惊!”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对阮音色的描写。能使一个大文豪用如此的话语去描述一种乐器之声,可想而知这种乐器的声音是多么的迷人。但是中阮却在宋代以后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又重新被发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为何呢?接下来就为大家解开阮背后的故事。
阮,又名“阮咸”(因晋代“竹林七贤”中的阮咸善弹此琴而得名),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它起源于秦汉时期以古长安为中心的中国西北地区。
阮之源
秦琵琶
阮最初并不叫阮,中阮最早出现在秦代。秦朝的劳动人民根据鼗(táo)(即拨浪鼓), 创造出一种直柄 、圆形音箱,竖抱演奏的乐器,名“弦鼗”。东汉傅玄在《琵琶赋序》中说到“杜挚以为兴之秦末,盖苦长城役,百姓弦蠢而鼓之”。从文中可知劳工在“鼗”(拨浪鼓)上装了一根线,这样使“弦鼗”的音色就更加丰富。直到汉武帝时期,汉武帝下诏将“弦鼗”进行进一步的改良,就形成了现代阮的雏形。汉武帝时期的阮叫做“琵琶”或“秦琵琶”。但在当今的民族乐器中,中阮和琵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乐器,又是什么原因使得中阮最早被称作“琵琶”?
古代“批”和“扒”即“弹”和“挑”,“弹”右手向前为弹,“挑”右手向后弹即为挑,这代表的是一种弹拨乐器的演奏技法,又因为与“琵”和“琶”谐音所以将使用这类技法的乐器统称为“琵琶”。
作为一代帝皇是什么样的契机使汉武帝命令数百名工匠去制造一件乐器呢?这里有一则关于汉武帝与阮的小故事。
秦琵琶
壁画中的阮
汉武帝与阮
据西晋傅玄《琵琶赋序》记载“闻之故老云:汉遣乌孙公主嫁昆弥,念其行道思慕,故使工人知音者,载琴、筝、筑、箜篌之属,作马上之乐 。”这个故事讲的是汉武帝出于政治目的和乌孙国联姻,但是去往乌孙国的路途十分遥远,所以汉武帝命令懂音乐的乐师制作出一种能够在马上演出的乐器,这样既能缓解路途上的劳累,又能满足乌孙公主的思乡之情。当时的阮有四根琴弦和十二个品位,四根琴弦寓意一年四季,十二个品位象征十二月份。
阮咸与阮
竹林七贤砖画中的阮咸
“秦琵琶”发展至唐代由于其特殊的构造而产生的优美音色和极佳的融合性,使它深受文人贤士的喜爱,风行全国各地。在这期间涌现出了许多名家,他们有的完善阮的制造技艺,有的丰富阮的演奏技法,有的推动阮乐器的传播。其中对中阮的推广和技艺的完善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就是阮咸。
阮咸
阮咸字仲容,河南省陈留尉氏(今河南省开封附近)人,是东汉建安七子之一阮元瑜的孙子,其父亲阮熙,曾任武都太守。他和叔父阮籍都是“竹林七贤”,也都是音乐家。然而阮咸最重要的成就还是在阮的演奏技艺与乐器改革上。阮咸的善弹及当时人们对“竹林七贤”的崇尚,促使阮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流传和快速普及。然而,“阮”并非阮咸发明,而用其名命名,这其中又有一段故事。
竹林七贤图
阮在唐代前期,一直被称为“琵琶”或“秦琵琶”。武则天在位时,蜀人蒯[kuǎi]朗在古墓中得铜器,身似琵琶,其与《竹林七贤图》中阮咸弹着的那件乐器十分相似。当朝太常少卿元行冲认为 “此阮咸所作器也,命易之林,弦之,其声高雅,乐家遂谓之阮咸 ”(《新唐书·元行冲》)这也是首次提出“阮咸”一说。此后“阮咸”即是专指“直项琵琶”。从此以后“阮咸”变成了我国唯一一个用人名来命名的民族乐器。
阮之声
“阮咸”简称为“阮”,大概是从宋代开始。宋太宗把阮咸改为五条弦,不称其为“五弦阮咸”而称为“五弦阮”。这个命名,可能就是阮咸简称为阮的开始。从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听摘阮词》和刘过的《听阮》可以看出宋代已经将阮咸简称为阮。除此之外,在宋代的小说中也可以找到蛛丝马迹证明阮咸已经被简称为阮。在其《水浒传》第八十一回中写道:“李师师取过阮来,拨个小小的曲儿,救燕青听”。从宋朝以后“阮咸”就简称为“阮”。阮当时因为其优美的音色而备受文人墨客所喜爱,风行全国各地。那么阮的乐声到底是何音?
《和令狐仆射小饮听阮咸》
在唐代白居易的《和令狐仆射小饮听阮咸》中“掩抑复凄清,非琴不是筝。还弹乐府曲,别占阮家名。古调何人识 初闻满座惊落盘珠历历,摇佩玉铮铮。似劝杯中物,如林含下情。时移音律改,岂是昔日声。”仅此数句,将阮绝美生动的音色表现出来。
《和令狐相公南斋小宴听阮咸》
刘禹锡在《和令狐相公南斋小宴听阮咸》中:“阮巷久芜沈,四弦有遗音。雅声发兰室,远思含竹林。座绝众宾语,庭移芳树阴。飞觞助真气,寂听无流心。影似白团扇,调谐朱弦琴。一毫不平意,幽怨古犹今。”这首诗中,刘禹锡将阮曲表现的幽怨之情和当时人们对阮咸这件乐器的喜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阮之重生
由于阮在明清时期逐渐沦为伴奏乐器以致阮乐器逐渐走向衰落,之后又经过战争的破坏,使得阮这件乐器几近失传。在建国之后,阮这件乐器终于迎来了它的重生。在建国初期,中国在寻求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团,但是在已有的民族乐器的组合中存在着乐器形制繁杂、不配套、发音不理想等种种不足,因此急需寻找一个更具融合性的中、低音声部乐器,来促成整个民族乐团声音的和谐。而阮因其本身乐器结构的独特,和融合性的音色而最终受到了音乐家们的关注。
在1950 年,时为天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生的张子锐,为了追求民族器乐合奏的融合性,他仿造古代琵琶,突出了阮的合奏能力,其为阮真正的重生奠定了基础。
时间到了1953 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管弦乐团也针对当时的民族乐器的现状提出了继承、整理、改革中国古代民族乐器的宗旨并付诸行动。该团由王仲丙领导的科研小组开始了对阮的研发工作。他们以古代阮咸图示为样本,在原有基础上调整了一系列阮的具体尺寸比例,使其形制更加适合于演奏,并将音孔改为圆形设计,增加了音品,扩展了阮的音域。王仲丙于 1988 年荣获国家科委颁发的“民族乐器中阮、大阮”国家发明奖。
中庸之阮,融于万乐
首先,中阮乐器所体现的“中庸”精神。朱子说:“中者,不偏不倚,不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阮中所体现的中庸精神表现在阮在整个乐团中的作用上。上文提到在中阮乐器重生的过程中,因为要寻求一个能在民族乐团中起到融合作用的粘合剂,而中阮作为中音乐器,其音色较为低沉甜美,它既可以作为乐团中独奏乐器出现来表达抒情的段落,又可以起到一种协调与衬托的作用,为其它乐器演奏进行铺垫。所以中阮不仅是独奏、合奏还是伴奏中,都有很好的表现力,这不仅增加了演奏音乐的厚度,也丰富了乐曲的表现色彩。
其次,阮中的包容精神,主要表现在中阮乐曲上。有根据唐诗《杜甫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新创作的乐曲《剑器》;有民歌改编的《侗歌》、《翻身的日子》;有移植的广东音乐《旱天雷》;潮州古乐《昭君怨》;汉乐《雁南飞》;丝竹乐《三六》;古琴曲《酒狂》;还有中阮协奏曲《云南回忆》;以及以冯满天为代表的将中阮与流行音乐相结合所创作的歌曲《春燕》等。这些乐曲也都体现了兼收并蓄的精神,从其它音乐风格和音乐形式中吸取精华为我所用。
冯满天
最后,阮由古代劳工所发明,它一直扎根于民间,汲取民间养料,吸收民间文化,因此它具有丰富的民族特性。无论是音色还是韵律,都能够体现民族音乐顽强的艺术生命力。它既可以演奏慢速的乐曲表现劳动人民心中的悲伤,又可以演奏快节奏的乐曲来表现人们丰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