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阮学习中如何突破“没兴趣”阶段?
佚名 网络在学琴的这四个阶段中,“没兴趣”阶段至关重要,这是孩子能否继续学琴的分水岭。接下来,我重点分析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期,我认为应了解学琴规律,根据孩子性格特点实施教学策略,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曲线救国——加强学生双手的力度。
刚开始学琴,孩子双手没有力度,抱不住琴、弹不动琴,这是孩子不愿意弹琴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会让学生每次托琴坚持五分钟、休息、再继续练习。循环往复,一点点增加托琴的时间。并且配合手指耐力游戏训练,例如每天抓手500次,再如从拎1.5升矿泉水开始,训练每个手指头的力度,在家里和家长一起训练,可以展开比赛,比比谁的耐力持久。通过和家长沟通得知,这个方法的效果非常好,孩子们有了积极性,每天坚持耐力训练,一段时间后左右手有力量了,慢慢地孩子掌握了正确持琴的方法,也就愿意弹琴了。虽然不是直接激发学生对中阮的兴趣,但是通过增强孩子双手的力度,从“外围”解决了根本问题,为学生坚持学琴扫清了障碍,变相地提高了他们学琴的动力。
第二,直面困难——磨练学生指尖的厚度。
在学习完右手弹挑后,要进行左手按音练习。因为孩子手指幼嫩,这时部分学生因为疼痛,害怕练琴,甚至练琴时忍不住流泪。面对这种情况,有的家长心疼孩子,给孩子贴创可贴或者买指套,把手指保护住。虽然这样做会减轻手指按品的疼痛,但是音色完全改变了,达不到正确的演奏效果。此外,这样做就无法让手指长出茧子,茧子是手指的天然“保护伞”,只有长出茧子,弹琴时手指才不再疼痛。长出茧子需要学生长年裸指弹奏,别无他法。
为此,我不断地鼓励学生,让学生看我的手指,让他们亲手去摸我的硬硬的老茧。同时,我会给学生演奏好听的乐曲,告诉他们只有不断的坚持、不怕疼痛,把音按实才能弹出优美乐曲。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告诫学生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遇到困难挫折勇敢面对,例如左手按音疼痛,擦干眼泪继续按。我还给家长留作业,让家长在家里陪伴学生一起练,从10分钟开始,然后加长到20分钟,再一点点加长时间,大概一个月以后,在家长的陪伴下学生的手指逐步适应了按音,学生就不再喊疼了。这期间,我配合G调音阶练习,让学生学习《小星星》《玛丽有只小羊羔》《两只老虎》《新年好》等儿歌,这些儿歌学生都会唱,因此学起来轻松而迅速,学生往往边弹边唱,小有成就感后便愿意练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