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基础教学《第九讲 调式变音》第四单元 调及调式
admin 网络第九讲 调式变音
将调式音阶中的任何一个自然音级加以升高或降低,所构成的带临时升降记号的音即为调式变音。
第一节 确定调号与调式变音
在调式中并不是只要出现临时升降记号的音就全部是调式变音,也有可能是调号的分散写法,要区别情况认准调式变音与调号的不同。
舞乐组曲(巴赫)
9.1.1 调号的判定
一般来说,分散调号的出现,都是按照调号的顺序出现的,即升号调中按照4152637的顺序出现:
降号调中按照7362514的顺序出现:
如果有在此顺序上出现的变音,首先要考虑分散调号的情况,分析它的可能性,如果没有其它的调式变音的可能性,再按照增加调号以后的唱名(用首调唱名法)来唱唱、听听,看是否流畅,较为流畅的就有可能是分散的调号,否则就有可能是其它的某种调式变音。
9.1.2 常用的调式变音
常用的调式变音有以下几种:
1、导音概念的扩大,包括辅助性半音和经过性半音。
2、从近关系调式中借用来的半音。
3、半音阶。
4、区域性、色彩性的半音。
第二节 导音概念的扩大
在自然大调式中导音与主音的关系为半音(小二度),它很好地体现了导音的倾向性,有助于主音的稳定和调式的明确。
所以为了强调某个音级的特性,就将导音与主音的倾向性关系借用来,将该音下方的音人为地变成半音关系,制造出“人工导音”。这是产生调式变音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有辅助性半音和经过性半音两种。
半个月亮爬上来
9.2.1 辅助性半音
辅助音也叫助音,它是出现在两个相同音高的音之间的音级,可在这两个音的上方(上助音)、也可出现在这两个音的下方(下助音)。也可分为自然辅助音和变化辅助音,自然辅助音就是使用调式音阶中的音级,变化辅助音不使用调式音阶中的音级,而使用非调式中的变化音级,即“调式变音”。
辅助性半音是出现在两个相同音高的音之间的变化音级,可在这两个音的上方(上导音)、也可出现在这两个音的下方(下导音)。
9.2.2 经过性半音
经过音也叫过音,它是出现在两个相邻或相隔音级的音之间的音级。也可分为自然经过音和变化经过音,自然经过音就是使用调式音阶中的音级,插入在相隔开的两个音级之间,当经过音出现时这三个音就形成了音阶的片段。
变化经过音不使用调式音阶中的音级,而使用非调式中的变化音级,即“调式变音”,变化经过音是插入在相邻的两个音级之间,它与这两个相邻的音级都形成了半音关系。
9.2.3 从近关系调式中借用来的半音
不但是导音对主音的倾向性被借用到其它音级上,属七和弦对主和弦的倾向性也被借用在其它的音级(和弦)上。这样就形成了副属和弦、副属七和弦、副下属和弦……这一系列和弦可以看作是基本调的近关系调中的属和弦、属七和弦、下属和弦……,那么由这些和弦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音级,就成为新的“调式变音”。
这种调式变音常用的有(以C自然大调式为例):#F音(D#FA和弦)、#G音(E#G B和弦)、#C音(A#C E和弦)、bB音(CEGbB和弦),并且这种和弦一般要进行副主和弦。
但由于该部分内容涉及到《和声学》中的知识,故不在此进行深入的讲解,只作简要介绍,要进一步学习该部分知识请参阅《和声学》的有关章节。
第三节 区域性的调式变音
区域性的调式变音也可以看作是调式中的音级,它的出现只限于某一地区、某一民族的音乐中,如壮族的“飞歌”、豫剧音乐中的升高的变征音、秦腔音乐中的“哭音”、“花音”等,都是属于这种性质的“调式变音”。
区域性的调式变音可在《民族音乐学》学习,在本课程中不做详细讲解。
苗族飞歌 贵州
第四节 调式半音阶
由十二个半音所构成的音阶叫做半音音阶,简称半音阶。可分为调式半音阶和现代半音阶,本教程只讲授调式半音阶的内容。
调式半音阶不是独立的半音阶,它要以于大调式或小调式为基础,在其大二度音阶之间插入半音而成。因此大调式的半音阶与小调式的半音阶是有所不同的。
野蜂飞舞 哈巴涅拉舞曲
1、大调半音阶:
大调式的原有音阶保持不动,在其大二度之间插入半音。
上行时,在原有音阶中插入升Ⅰ级、升Ⅱ级、升Ⅳ级、升Ⅴ级、降Ⅶ级。
下行时,在原有音阶中插入降Ⅶ级、降Ⅵ级、升Ⅳ级、降Ⅲ级、降Ⅱ级。
简单总结为上行用升音级、下行用降音级,但升Ⅳ级和降Ⅶ级一直保持不变。
2、小调半音阶:
小调式的原有音阶保持不动,在其大二度之间插入半音。
小调半音阶的上行与下行是完全一样的:在其小调音阶中插入降ⅱ级、升ⅲ级、升ⅳ级、升ⅵ级、升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