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戏曲名家

频道主页

京剧名角:老生 杨宝森

佚名  网络 

  杨宝森(1909.10.9—1958.2.10),字钟秀,别号时斋,原籍安徽合肥,祖居北京。曾祖父杨贵庆工刀马旦。祖父杨桂云(字朵仙)是清朝末年与谭鑫培同时代的著名京剧演员,为“四喜班”的著名花旦,其长子孝亭,艺名小朵,亦演花旦;次子孝方(毓麟),艺名幼朵,长于武生,兼工铜锤花脸,中年因病退离舞台。杨宝森系孝方的长子,堂兄杨宝忠(孝亭之子)后来成为著名琴师。杨宝森秀逸拔俗,温文尔雅,谦逊好学,肯于钻研,他的书法、绘画俱见功夫。他自幼喜爱京剧老生行当,而未能依从其祖父让他继学旦角之愿。杨宝森幼年师事裘桂仙,开蒙学戏,练习毯子功,后拜鲍吉祥学习老生,宗余(叔岩)派。他10岁左右便“带艺搭班”,长期在俞振庭的斌庆社求艺并演出。

  杨宝森在童年时期嗓音明亮,12、13岁时专攻余派,16岁时演出《打渔杀家》,效果很好。他还在《上天台》中饰演过刘秀,《断密涧》中饰演过王伯党。在《珠帘寨》“收威”中的起霸,功架一丝不苟。偶尔演出的《定军山》、《阳平关》、《战太平》等戏,也博得北京、上海等地观众的赞赏。在此时期,他所演的《捉放曹》、《击鼓骂曹》、《洪羊洞》、《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桑园寄子》、《卖马》、《碰碑》、《汾河湾》等剧,均获得很好声誉,有“小余叔岩”之称。在他童年时期就擅长演出《文昭关》一剧,与于连泉(筱翠花)合作时间较长,也曾佐程砚秋、荀慧生演出。杨宝森在青年时期,因身体关系,使得变声期拖长,因此曾有一较长时期的休养未登舞台。在此期间,他以乐观的态度和勤奋的精神坚持练功、吊嗓、习字、绘画、练琴,甚至傍晚散步时还边走边哼唱唱腔,一声一字地推敲,逐字逐句地揣摩,潜心研习余派的演唱技巧。杨宝森虽未正式拜在余叔岩门下,但遇有机会便登门求教。他多方求师访友,拓宽学习之路,曾得到名师陈秀华及堂兄杨宝忠的许多指点,他曾向名票、余派研究家张伯驹先生问艺,也曾向王凤卿、王瑶卿求教,力求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当其健康得到恢复而重登舞台时,他在唱、念及表演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长进。在继承余派艺术的基础上,他根据本人倒仓后的嗓音条件,并结合他多年的艺术实践、创出一种崭新的唱法,自成一家,成为杨派艺术的创始人。在30年代末,他与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一起并称为“四大须生”。1939年,他曾组织宝华社挑班演出。在50年代,其艺术造诣日臻完美,杨派艺术渐渐流行。

京剧名角:老生 杨宝森          

  杨宝森的演唱,颇具余派稳健含蓄、韵味醇厚的特点,在吐(咬)字、发声、行腔等方面的技巧,也体现了余派那种“刚柔相济”、“曲中有直”、“圆而不滑”、“平中见奇”的艺术特色。然而,在倒仓后其歌喉拙于立音,声音发出时爆发点位置偏低,且带沙哑之音,表现不出余派的脑后音,听来感觉宽厚有余而尖音不足,而且缺少清脆、刚亮之音。对此,杨宝森能扬长避短,就玉塑型,充分利用自己嗓音偏低、音域宽广、嗓子坚韧耐久、胸腔共鸣较好的长处,竭力调动鼻音,使声音听起来不觉干涩,并且其头腔的共鸣使用得当,泣音的运用也收到良好效果。至于“绷音”、“衬音”、“闷音”、“趴音”以及大幅度的“擞音”,在他的唱法当中也表现得非常明显,尤其是“水擞”、“疙瘩腔”、“哭腔”的运用十分巧妙。各种演唱技巧配合得当,使其声音甜美隽永,柔和圆润,宽畅饱满。他以那醇浓的韵味、低回婉转的旋律及稳健的节奏来表现苍凉、悲哀、凄惨、沉郁的感情,有很好的艺术效果。杨宝森重视四声的运用和喷口的展现,以及复音字的字头、字腹、字尾的处理,收声、归韵十分讲究。他吐字坚实有力,实中有虚而不轻飘,使得每个字、每个音听起来都十分饱满、醇厚。他在唱腔处理方面更有新意:高低音的变化幅度虽然不大,但是把抑扬、强弱、虚实、大小等种种关系表得错落有致、柔中见刚,其旋律与节奏舒展流畅,气口处理巧妙得当,有时一气呵成,声情并茂,振奋人心。

京剧名角:老生 杨宝森

  杨宝森的演唱注重从人物性格出发,在他的代表作中,许多剧中人物的音乐形象和舞台形象都十分出色,如:《伍子胥》中悲愤、落魄的伍员,《杨家将》中大义凛然的杨继业和正直、机智的寇准,《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中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击鼓骂曹》中傲然不屈的祢衡,《洪羊洞》中忠心为国的杨延昭以及《捉放宿店》中悔恨交加的陈宫等等,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杨派艺术所以能取得很大成就与其密切的文武场面上的配合是分不开的,常为余叔岩司鼓的杭子和与名琴师杨宝忠,都是杨宝森亲密的合作者。杨派唱腔因有鼓师杭子和、琴师杨宝忠伴奏,唱、打、拉相得益彰,堪称“三绝”。杨宝森是继余三胜、谭鑫培、余叔岩前三辈韵味派老生之后的第四辈韵味派老生,而谭鑫培的谭派、余叔岩的余派、杨宝森的杨派,已成为一脉相承的一大派系,也是京剧老生行当中的主派系。杨宝森先生曾任天津市京剧团团长,其门徒和追随者有汪正华、梁庆云、马长礼、李鸣盛、蒋慕萍、程正泰、朱云鹏、叶蓬等人,再传弟子有张克、于魁智等。

京剧名角:吉林省京剧院麒派老生 裴永杰

京剧名角:吉林省京剧院麒派老生 裴永杰

戏曲名家

后三鼎甲_汪桂芬_京剧名角

后三鼎甲_汪桂芬_京剧名角

戏曲知识

杨宝森_老生_京剧名角

杨宝森_老生_京剧名角

戏曲知识

余叔岩_老生_京剧名角

余叔岩_老生_京剧名角

戏曲知识

京剧老三鼎甲_程长庚_京剧名角

京剧老三鼎甲_程长庚_京剧名角

戏曲知识

后三鼎甲_谭鑫培_京剧名角

后三鼎甲_谭鑫培_京剧名角

戏曲知识

京剧老三鼎甲_张二奎_京剧名角

京剧老三鼎甲_张二奎_京剧名角

戏曲知识

京剧老三鼎甲_余三胜_京剧名角

京剧老三鼎甲_余三胜_京剧名角

戏曲知识

奚啸伯_老生_京剧名角

奚啸伯_老生_京剧名角

戏曲知识

京剧名角:耿其昌和李维康

京剧名角:耿其昌和李维康

戏曲知识

高庆奎_老生_京剧名角

高庆奎_老生_京剧名角

戏曲知识

后三鼎甲_孙菊仙_京剧名角

后三鼎甲_孙菊仙_京剧名角

戏曲知识

京剧名角:毛世来 京剧教育家

京剧名角:毛世来 京剧教育家

戏曲名家

京剧名角:陈少云:当今“麒门”掌旗人

京剧名角:陈少云:当今“麒门”掌旗人

戏曲名家

京剧名角:李鸣岩--宝刀不老 剧场震撼

京剧名角:李鸣岩--宝刀不老 剧场震撼

戏曲名家

京剧名角:老生 杨宝森

京剧名角:老生 杨宝森

戏曲名家

豫剧简谱[拷红]第三场

豫剧简谱[拷红]第三场

豫剧唱谱

猪八戒拱地【全剧】

猪八戒拱地【全剧】

地方戏谱

单弦/牌子曲《红娘子》简谱

单弦/牌子曲《红娘子》简谱

地方戏谱

京剧名家作品下载 | 30位当代京剧名家表演唱片CD音频合

京剧名家作品下载 | 30位当代京剧名家表演唱片CD音频合

戏曲下载

越剧简谱[十八相送]电影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曲

越剧简谱[十八相送]电影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曲

越剧唱谱

《京剧》艺术特点及历史溯源简介,京剧代表曲目与主要

《京剧》艺术特点及历史溯源简介,京剧代表曲目与主要

戏曲知识

湖北大鼓《红辣椒》简谱

湖北大鼓《红辣椒》简谱

地方戏谱

拉场戏【马前泼水】曲谱

拉场戏【马前泼水】曲谱

地方戏谱

晋剧《打金枝/唐王、王后唱段》简谱

晋剧《打金枝/唐王、王后唱段》简谱

其他唱谱

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刘茹慧介绍

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刘茹慧介绍

戏曲名家

戏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编剧:冀福记

戏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编剧:冀福记

戏曲名家

秦腔演奏及作曲家:邓增奇

秦腔演奏及作曲家:邓增奇

戏曲名家

秦腔表演艺术家:田德年

秦腔表演艺术家:田德年

戏曲名家

京剧老三鼎甲 张二奎

京剧老三鼎甲 张二奎

戏曲名家

京剧老三鼎甲 余三胜

京剧老三鼎甲 余三胜

戏曲名家

老生 余叔岩

老生 余叔岩

戏曲名家

秦腔表演艺术家任哲中

秦腔表演艺术家任哲中

戏曲名家

毛世来_京剧教育家

毛世来_京剧教育家

戏曲名家

钢琴 吉他 长笛 电子琴 架子鼓 萨克斯 手风琴 口琴 陶笛 小提琴 单簧管 ukulele 小号 双簧管 圆号 长号 电钢琴 电吉他 贝司 风笛 口风琴 马林巴 竖琴 大提琴 竖笛
古筝 二胡 笛子 洞箫 古琴 中阮 葫芦丝 琵琶 巴乌 尺八 唢呐 板胡 高胡 京胡 柳琴 三弦 扬琴 月琴 马头琴
曲谱大全 戏曲学习 交响乐 歌剧学习 乐理知识 乐器种类 名家名曲 音乐百科 著名乐团 乐器考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