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双钢琴奏鸣曲
佚名 网络 专辑介绍:
这是阿格里奇(Argerich)与拉宾诺维奇(Rabinovitch)演奏的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375a),Teldec,CD编号4509 91378-2。唱片上另有莫扎特的《C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521)与《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381/123a)。
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
MOZART:Sonata forPiano Duet in D
这首双钢琴奏鸣曲,D大调,K448/375a,作于1781年,为与他的女弟子约瑟华,奥文隆汉玛一起演奏而作。共3个乐章:1.抖擞的快板,D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由强度齐奏始,接着是辉煌的经过句,以属调弱奏呈示柔美的第二主题,第二钢琴声部呈示后,2架钢琴彼此摹仿。又经辉煌的经过句,在第二钢琴声部支持下,第一钢琴奏出结尾主题。发展部第二钢琴引出第一钢琴新的主题,齐奏后接着一段互为对答部分。再强奏而进入再现部,第二主题移到D大调,发展部出现的主题以主调回到第一钢琴声部,2架钢琴的低音将它继续奏下来而结束。2.行板,G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由第一钢琴声部的右手呈示,经经过部而进入第二主题部,通过第一钢琴声部连接于第二钢琴声部的结尾主题结束呈示部。发展部出现由第二钢琴向第一钢琴声部转移的新的主题。再现部主要再现发展部出现的主题,省略了呈示部结尾主题,以优美的尾奏结束。3.很快的快板,D大调,回旋曲式。第一钢琴呈示的回旋主题,很像是把土耳其进行曲逆行,第一插句为A小调,第二插句为G大调。第二插句后,2架钢琴对答,第一插句以D小调出现,主题再现,在长长的音群后,主题再现,以较长的尾奏作华丽的结束。
莫扎特:C大调双钢琴奏鸣曲
MOZART:Sonata for Piano Duet in C
这首为双钢琴而作的《C大调奏鸣曲》,K521,作于1787年。共3个乐章:1.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前半部是强有力的四手齐奏,后半部却是弱奏,形成明显对比。经经过句后,属调表现第二主题,再经华丽的经过句,由第二主题节奏构成呈示部结尾主题。发展部并没有发展已呈示的主题,而是出现新的音型。在再现部第二主题以主调再现,经经过句呈现结尾主题而结束。2.行板,F大调,三段体。第一段采用以主要主题为中心,有反复记号的三段体。接着为D小调部分,在第二钢琴伴奏下,第一钢琴奏悲痛的主题,第二主题将它承接下来加以转调,第一钢琴以D小调进行这一部分收束。最后第一钢琴作反复的再现。3.小快板,C大调,回旋曲式。先以第一钢琴表现回旋主题,并给以反复,四手齐奏的音型开始第一个插入句。再现主题后,第二个插入句为A小调,第一钢琴以弱奏回答第二钢琴强奏。经32分音符快速音群反复后,转为大调,第二钢琴表现后转为小调,主题再现而结束。
这是阿格里奇(Argerich)与拉宾诺维奇(Rabinovitch)演奏的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375a),Teldec,CD编号4509 91378-2。唱片上另有莫扎特的《C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521)与《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381/123a)。
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
MOZART:Sonata forPiano Duet in D
这首双钢琴奏鸣曲,D大调,K448/375a,作于1781年,为与他的女弟子约瑟华,奥文隆汉玛一起演奏而作。共3个乐章:1.抖擞的快板,D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由强度齐奏始,接着是辉煌的经过句,以属调弱奏呈示柔美的第二主题,第二钢琴声部呈示后,2架钢琴彼此摹仿。又经辉煌的经过句,在第二钢琴声部支持下,第一钢琴奏出结尾主题。发展部第二钢琴引出第一钢琴新的主题,齐奏后接着一段互为对答部分。再强奏而进入再现部,第二主题移到D大调,发展部出现的主题以主调回到第一钢琴声部,2架钢琴的低音将它继续奏下来而结束。2.行板,G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由第一钢琴声部的右手呈示,经经过部而进入第二主题部,通过第一钢琴声部连接于第二钢琴声部的结尾主题结束呈示部。发展部出现由第二钢琴向第一钢琴声部转移的新的主题。再现部主要再现发展部出现的主题,省略了呈示部结尾主题,以优美的尾奏结束。3.很快的快板,D大调,回旋曲式。第一钢琴呈示的回旋主题,很像是把土耳其进行曲逆行,第一插句为A小调,第二插句为G大调。第二插句后,2架钢琴对答,第一插句以D小调出现,主题再现,在长长的音群后,主题再现,以较长的尾奏作华丽的结束。
莫扎特:C大调双钢琴奏鸣曲
MOZART:Sonata for Piano Duet in C
这首为双钢琴而作的《C大调奏鸣曲》,K521,作于1787年。共3个乐章:1.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前半部是强有力的四手齐奏,后半部却是弱奏,形成明显对比。经经过句后,属调表现第二主题,再经华丽的经过句,由第二主题节奏构成呈示部结尾主题。发展部并没有发展已呈示的主题,而是出现新的音型。在再现部第二主题以主调再现,经经过句呈现结尾主题而结束。2.行板,F大调,三段体。第一段采用以主要主题为中心,有反复记号的三段体。接着为D小调部分,在第二钢琴伴奏下,第一钢琴奏悲痛的主题,第二主题将它承接下来加以转调,第一钢琴以D小调进行这一部分收束。最后第一钢琴作反复的再现。3.小快板,C大调,回旋曲式。先以第一钢琴表现回旋主题,并给以反复,四手齐奏的音型开始第一个插入句。再现主题后,第二个插入句为A小调,第一钢琴以弱奏回答第二钢琴强奏。经32分音符快速音群反复后,转为大调,第二钢琴表现后转为小调,主题再现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