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乌萨切夫斯基(Vladimir Ussachevsky)简介
佚名 网络弗拉基米尔·乌萨切夫斯基,1911年11月3日生于中国内蒙古海拉尔,1990年1月2日卒于美国纽约。父亲为俄国军官,母亲为职业钢琴家。1930年定居加利福尼亚,师从C.马代学习钢琴。1931一1933年入帕萨迪纳专科学校学习,后获波莫纳学院奖学金(1935年获学士学位)。到纽约罗彻斯特的伊斯曼音乐学院师从汉森、B.罗杰斯和F.罗伊斯学习作曲(1936年获音乐硕士学位,193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也曾师从B.菲利普斯。从美国军队退役后,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师从吕宁进行博士后研究,1947年为该校教师,后任教授(1964-1980)。从1970年起任犹他大学驻校作曲家数年,1980—1985年任该校教师。
乌萨切夫斯基的早期作品受柴可夫斯基和拉赫玛尼诺夫式的俄国教堂音乐影响。但后来他对电子音乐资料产生了兴趣(1951),作有电子音乐《变调》(Transposition)、《回声》(Reverberation)、《试验》(Experiment)、《作曲》(C0111position)和《水下圆舞曲》(Underwater Valse)。其作品《声音的轮廓》(Sonic Contours)由斯托科夫斯基指挥首演(纽约,1952),钢琴声部因添加了发声装置而变形。与吕宁建立了富有成果的合作关系,他们为磁带录音机(Tape Recorder)公司创作了《咒语》(Incantation,1953)一曲。
乌萨切夫斯基与吕宁尝试着将录制的电子音响与人演奏的传统乐器声合成,创作了第一部作品《狂想变奏曲》(Rhapsodic Variations),1954年在纽约首演。几个月后,瓦雷兹的《漠》(Deserts)诞生,有效地将电子音响与乐器声组合起来。他们的第二部作品为磁带录音机和乐队而作的《组诗和钟》(A Poem in Cycles and Bells),由洛杉矶天使爱乐乐团首演(1954)。1956年,由沃森·韦尔斯创作的《李尔王》(King Lear)在纽约市立艺术中心上演时,为其提供背景音乐,同时也为在纽约戏剧协会上演的马格拉特·韦伯斯特的《回到玛士撒拉》(Back t o Methuselah)制作背景音乐(1958)。伯恩斯坦受委托指挥了磁带录音机与乐队的《音乐会曲》(Concerted Piece)的演出(1960)。为纪录片《了不起的航行》(The Incredible Voyage)录制电子配乐(1965)。乌萨切夫斯基单独创作的乐曲有为磁带录音·机创作的《曲作一首》(A Piece,1956),《在声音中学习,又及》(Studies in Sound,Plus,1959)。
乌萨切夫斯基是哥伦比亚一普林斯顿电子音乐中心的创建人之一(1959)。在电子音响的展示会上做过讲座,曾前往苏联和中国表演他的音乐,先后两次获古根海姆研究基金(1957、1960)。1968年用电脑音响合成器开始进行音乐试验,创作了《斗争》(ConfBct,1971),意在反映两位古神的神秘斗争。1973年当选为美国国家文学艺术协会会员。作有数部磁带录音和无电传音乐器和(或)人声的作品,包括《创世记3幕:“埃努姆·伊莱沙”序曲》(3 Scenes from Creation:Prologue‘'Enumu Ellish”,两队合唱和磁带),为女高音、女中音和磁带录音而作的《间奏》(Interlude,1960),为女高音和合唱而作的《创造尾曲》(Epilogue‘'Spell of Creation”,1971),为独奏乐器、管弦乐队和磁带录音而作的《对话》(Colloquy,1976),为电子阀键乐器、6件管乐器、弦乐器和磁带录音而作的《庆祝1981》(Celebration,1981),为铜管乐器五重奏和磁带录音而作的《对话与对比》(Dialogues and Contrasts,1984)。磁带配乐和(或)音响:《去抓小偷》(To Catch the thief,电影,1954),《看穿世事的男孩》(The Boy Who Saw Through,电影,1959),《没有出口》(No Exit,电影,1962),《哀悼成为伊莱克特拉体印刷》(Mourning Becomes Electra,M.D.拉维的歌剧音响,1967),室内乐。人声:男中音、朗诵、合唱和乐队《大赦年康塔塔》(Jubilee Cantata,1937—1938);为合唱和管风琴,管风琴与5件铜管乐器,或7件铜管乐器而作的《诗篇二十四》(1948);取材于里尔克的女高音和钢琴曲《秋歌两首》(2 Autumn Songs,1952);女高音、合唱和铜管乐器的弥撒短曲(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