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粤曲的文化价值
佚名 网络粤曲是广州方言区流行最广的一大曲种,已有150多年历史,它以港澳为主要活动区域,流行地区扩及两广,甚至凡有粤籍华人聚居的世界各地,均有演唱与流传。粤曲非常鲜明地体现出岭南文化特色,向为岭南文化研究者及曲艺界人士所关注,但尚未从区域文化研究的层面充分认识粤曲在形成、发展与传承中积淀与凸显的文化特质,尚未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体认粤曲的精神价值与文化记忆价值。
以往的粤曲研究主要集中在优秀唱段的辑录、基本常识的普及、教学方法的总结、粤曲创作方法的探究等方面,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也有学者关注到文化生态对当代粤曲的影响,提出粤曲生存与发展的思考,这些工作为粤曲普及、研究及传承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粤曲研究的不足也是明显的:
第一,尚未树立粤曲为独立曲艺种类的观念。尽管学术界、文化界已有共识,认为粤曲是传统曲艺的重要种类,但目前多数粤曲研究却是在粤剧研究的前提下被论及,诸多论著虽爬梳了粤曲源流、总结了唱腔特点,但尚未完全厘清粤曲发展的历史,把握粤曲的艺术个性与文化品位。这种偏颇势必导致粤曲的艺术个性与艺术品位模糊,也不利于对与之关系密切的粤剧艺术研究与推广的深入开展。
第二,尚未进行系统深入的理论探讨。多数粤曲研究尚处于普及粤曲演唱教育阶段。唱段辑录采取汇集或单独印行名家名曲名腔演唱集的形式,以精品传播的方式培养观众、继承传统;而粤曲教学方法、写作方法的总结则从粤曲演唱、创作等角度普及粤曲。总体来看,演唱集的出版与演唱方法的探究都属于普及与浅层次的欣赏,未能站在文化传承的时代性角度把握粤曲艺术的活态性、流变性特点,未能从根本上开掘粤曲传承与发展的持续动力。
第三,尚未重视粤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粤曲的形成、发展与传播十分典型地表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传承性及流变性的特点,粤曲流播的广泛区域,乃至海外华人群体经久不衰的粤曲演唱已表明其在海内外华人精神生活中的记忆价值,体现出文化迁移、文化渗透与文化认同的深刻内涵。忽视粤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势必会遮蔽其具有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典型个案的价值和意义,不利于其曲艺史、文化史地位的确立。
粤曲不止是一种娱乐方式和文艺样式的演绎,而是一种更为重要的符合区域文化认同的审美活动与民族记忆的延续,蕴含着岭南文化的精神品格。粤曲的形成、发展与传承过程清晰地呈现出开放融通、包容并蓄、择善而从的岭南文化属性,无论是曲本的撰作、唱腔的磨砺、拍和的选择,还是本土的传唱、异域的流播,粤曲在政权更迭、时代变迁的历程里逐渐形成独特的演出形态和演唱风格。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把粤曲当成一种艺术样式来欣赏和研究,而应该关注其蕴含的族群认知、价值观念、思辨精神等因素,并由此探究影响粤曲艺术特质的形成原因,由此充分认识粤曲的曲艺史、文化史地位,确认其对岭南文化研究及相关地域文化研究的典范价值。
回溯粤曲形成与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它是以民众日常生活需要的形式生存与发展的。它曾经是失明艺人谋生的手段,是普通百姓喜庆堂会的消遣,是文人雅士寄托幽情的知音,是粤人背井离乡时维系乡情的纽带。粤曲以一种立体的复合的活动形式满足了人们在不同时空中的情感诉求,实现了传承主体的日常需求与族群的文化记忆之间的交流与互补。今天仍然能够在广州、港澳以及粤籍人士聚居的世界各地听到的浓郁的粤曲音韵提醒我们,文化的传承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必须依靠传承主体的实际参与来维护其独特的文化基因及文化传统,这样才能避免族群记忆链条的断裂,才能延续文化遗产的生命,而这也是我们研究区域文化、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必须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从宏观的方面讲,也就是一方面要让文化遗产的传承在历史脉络的牵引下经受当代时空环境的考验,将传统与新变、趋同与差异辩证结合,揭示粤曲存活于当代的文化特质,探究其新的价值选择的意义;另一方面,既要理解文化遗产在传播中的活态流变,对其发展与消亡怀有宽容的态度,又要努力探究其生存发展的文化基因,创造粤曲生存与发展的良性生态,制定适宜的保护政策与措施,避免功利性的保护带来的毁灭性破坏,让积淀着人类厚重精神财富的这一文化遗产葆有鲜活的现实生命和长久的精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