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暗示我孩子没有音乐细胞,还要继续学琴吗?
佚名 网络孩子学习钢琴已经一段时间了,进度却进展的很缓慢或丝毫没有进展。
老师暗示您或明白表示,孩子不适合往音乐方面发展,未来的成就预期可能不高,甚至继续学琴,教学都有困难。
这个时候你可能会问:
我的孩子有没有“音乐细胞”、“音乐细胞”可以培养吗?
没音乐细胞还要继续学钢琴吗?
继续学下去会浪费精力和时间吗?
想得到答案,先问下孩子,问下自己这几个问题。
1、问问孩子爱不爱音乐
如果您让孩子学习音乐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成为音乐家,那么,您可以毫不犹豫地立即停止孩子的钢琴课程。
如果你只是希望让孩子有音乐的体验,才安排孩子参加钢琴课程。那么请你务必认真的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孩子喜欢学音乐吗?
即使孩子的进度比同年龄的儿童缓慢很多,甚至老师也表明孩子在音乐方面不具特殊潜力,如果您的孩子本身并不因此受挫,仍然乐在其中,那么我们其实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曾经有位女孩这样写道:
我五岁大就开始学钢琴。七岁时,钢琴老师告诉爸妈,让我继续学琴不只浪费她的时间,也浪费他们的钱。“两年了她还不会看音符;在音乐上她永远无法达到什么境界。”她语重心长的解释。在决定停止我的音乐课程前,妈妈问爸爸的意见,爸爸反问:“她喜欢音乐课吗?”“喜欢!”妈妈说,“非常喜欢。”“那就让她跟着别的老师学。”爸爸简单的回答。谢谢他们的决定,当时我太小,还不了解停止音乐课的后果。我的父母看我弹钢琴很快乐,觉得喜爱音乐比熟练音乐技巧更重要。
虽然这位女孩表示她的老师并没有判断错误,她真的不是音乐神童,也没有大师级的演奏技巧,但她后来读到大学的艺术学位,并对于音乐的弹奏和喜爱不曾间断过。音乐更深深的牵动她的生活。
2、天份的标准该如何定呢?
天份的标准该如何定呢?由谁来定呢?即使是智力测验或性向测验专家,都无绝对的把握和资格来判定任何人具有天份与否,更何况,判定的标准在哪里? 如果能力不及莫扎特,是否都算不及格呢? 那么,全世界的音乐系校,大概全部要关门了。
如果孩子已有六分天份,但在父母或老师眼中,至少要八分才算天份,孩子若喜欢音乐,是不是也要被摒弃在外,无资格进入音乐的世界中学习呢? 甚至即使孩子处处显露不出半点天份,却仍然对音乐有满腔的执着和热爱,您认为这样的孩子该不该给他(她)学习音乐的机会呢?更何况,即使是有天份的孩子,也不是每一个在学习的最初阶段,就一定崭露头角,有些是经过许多年毫不起眼的默默学习之后,才突然绽放出她(他) 的才华,让众人跌破眼镜的例子不是没有,可能比一开始就受到瞩目的还更多呢!
3、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发展模式,没有任何两个孩子是一模一样的,即使是双胞胎也是独立不同的个体。书上的理论只是综合多数儿童的平均状况,是一般情况时的参考依据。
孩子对音乐十分有兴趣,但学习状况却落后,也许是孩子正以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在摸索了解音乐,旁人用传统的标准判断,未必真能了解孩子。孩子的能力发展速度,快慢因人而异,早熟或大器晚成的例子,应该屡见不鲜吧,只凭一位老师的看法不尽然是绝对的,也许问题还可能出在老师个人的教法及风格上,或使用的教材不适合孩子。
我们知道有些孩子并非不喜欢音乐或能力有问题,只是不适应某位老师的教导方式或某套教材的编排方式。
4、老师判定没有天赋?要听吗?
如果您的孩子是有兴趣的,但老师却无法从孩子身上看到希望和给予肯定,尝试和老师沟通之后若还是无效,不妨也学前面提到的那位父亲,换别的老师学吧!当音乐学习进展不顺利时,钢琴课是不是浪费钱,要看您对学音乐的价值定义是如何,也要看孩子从中获得的是什么,以及自己有没有努力激发孩子的学习潜力。
读到这里还没有答案?下面著名钢琴家茅为蕙接受《父母必读》杂志采访时奖的一段话,或者能给您答案。
茅为蕙:
先觉得99%初学的琴童家长都不知道自己孩子有没有才能,这些孩子中大部分也未必是音乐方面的神童。孩子可能耳朵很好,但足手很软,孩子可能记忆力很好,结果音不准。有的孩子各方面都具备,但过于内向,家里弹很好,出去演奏却不行,这样还是做不了音乐家。
我一直认为不管怎么样,让孩子学音乐,无论钢琴也好,小提琴也好,对孩子一生部是有多好处的。不管这个孩子以后做什么,企业家、医生还是律师,做任何行,他小时候在音乐世界里,哪怕只是转了一大圈又出来了 , 音乐対他以后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孩子学琴,就算他五音不全,在音乐上一点才能也没有,也不会是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