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德尔松G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佚名 网络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1847),德国犹太裔作曲家。为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被誉为浪漫主义杰出的“抒情风景画大师”,作品以精美、优雅、华丽著称。
门德尔松从小就受到严格的音乐训练,生活与创作经历一帆风顺,所以他的作品风格轻松优美,富有诗意。他在短暂的一生中笔耕不辍,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包括交响曲,序曲,清唱剧,钢琴曲以及其他作品。钢琴曲当推他首创的钢琴体裁形式:无词歌。
门德尔松所写两首钢琴协奏曲都是年轻时的作品,1832年门德尔松写出了第一钢琴协奏曲,五年后有创作了第二钢琴协奏曲,都是浪漫色彩浓厚的音乐,技巧都相当华丽,充分显示了青年的朝气,许多独创之处也预示了后期作品的杰出出现。
琴曲鉴赏
第一乐章:热烈的快板,G小调,4/4拍子,奏鸣曲式。在渐强奏的短小序引后,钢琴立即弹出粗犷的戏剧性第一主题。降B大调的第二主题则由钢琴柔和地演绎出来。 发展部由第一主题开始,由木管吹出第二主题后,钢琴就以琶音交织。再现部后,信号曲高鸣,不间断地接到第二乐章中。
第二乐章:行板,E大调,3/4拍子,简单的三段式。独奏钢琴表情丰富地喃喃自语后,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优美安详的第一段主题,中段里钢琴则以细致的音形活跃着。
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G大调,4/4拍子,回旋曲式。在急板的短小序引后,钢琴豪爽利落的回旋曲主题,以威风凛凛的气势登场。此后和管弦乐相互竞奏着,并纵横无尽地展开。独奏钢琴是尽情地奔驰的,频频出现双手以四个八度音弹奏的方式,特别醒目。
个人成就
在创作上,首创了高雅纯净、形式短小的钢琴曲"无词歌"(Songs Without Words),创作了著名的《仲夏夜之梦》序曲、《苏格兰交响曲》和《意大利交响曲》,把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特点交织在一起,音乐既含有古典主义的逻辑性,又带有浪漫主义的幻想性;他创作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具有华丽的技巧与甜美的旋律,是举世公认的精品。
在音乐的启蒙运动上,门德尔松使被人们遗忘了几乎一百多年的作品——巴赫的《马太受难曲》重放光芒,这是音乐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从此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巴赫。
在音乐教育上,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为后来德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发明了指挥棒。
门德尔松是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曲式大师,古典主义的传统与浪漫主义的志趣在他作品中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赋予作品以一种诗意的典雅。他善于将美妙的旋律纳入正规的古典曲式,他不仅是一位热情歌颂自然的诗人,还是一位善于用虚无飘渺画笔的风景画家,他的音乐被称为“描绘性浪漫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