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钢琴的5个误区
佚名 网络在中国,学钢琴的琴童千千万,但无论是谁,总会听到身边各种误解钢琴的声音。当然很多误解无关痛痒,但以下五个误区,千万别被影响到了哦!看完如果以后还有人误解,也可以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哦!
误区一:级别一定要高
家里有客人来,基本上第一句都会被问到:“几级啦?”要是有几个都在学习的琴童,总觉得级别最高的人才是最厉害的……
事实上,钢琴级别只能说明拥有这级别的人能够熟练弹奏该级别的一些曲子。
其实就算4级的人多练一段时间也能弹熟6级的曲子。如果只看级别,它的参考意义并不大。
考级只是通过定目标来勉励自己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为了满足虚荣心。所以,不要仅仅为了考级而练琴。国内文化课教育已经是应试教育了,所以请尽量别让钢琴教育变成了“应级教育” 。
误区二:技巧要酷炫
“技巧够,但缺音乐感”是国外很多老师给中国琴童的评语。
的确,弹琴的技巧很重要,但音乐本身注重的是情感的表达。
就像唱歌一样,很多唱歌节目中,歌手想着怎么秀技巧,秀唱功,音飚到耳膜震破;其他嘉宾都在感叹技巧怎么怎么厉害,但是,这样的歌真正能打动你吗?反正小编是不喜欢这种纯炫技的歌滴。
误区三:练琴时间越长越好
绝大多数钢琴大师每天练琴时间都很长,但不意味着只要每天都在琴房闷足10个小时就一定能成为钢琴家。
大家都知道,做一件事时间太长,会产生疲劳感和抵触情绪。
孩子如果每天练习时间太长,即使手还在琴键上,脑袋里也许早飞到小小伙伴家了!
此外,年龄小的孩子练琴时间过长,身体感到疲劳,再练下去容易产生肌肉紧张等不适。因此,过长的练琴时间不仅不利于技术进步,反而有可能对手指机能带来损害。
误区四:昨天没练琴,今天多练会儿
“我们孩子昨天作业太多,没来得及练琴。今天让他多练一个小时!”
“昨天周末全家出去玩回家太晚了就没练琴。今天一定补上!”
……
这些情况你遇到过吗?
虽然看似昨天没练,今天多练会儿,两天总的练习时长差不多,但是效果肯定不一样。
郎朗曾说:“小时候我很喜欢看足球赛,但不论有任何其它事情,练琴都是我每天必须完成的事情。每次球赛看到一半,我就得去练琴”。
“钢琴之王”李斯特每天琴不离手,虽然钢琴技巧已经十分娴熟,但为了取得更大进步,他仍然从基本功练起。三度、六度、八度、指法练习、震音、华彩段是他每天必须的练习。
每天练,不仅是巩固,还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误区五:肢体语言要练习
肢体语言不是单纯靠老师口头上的讲述来培养的,比如“你头再低一些,眼睛闭起来……”等等。
如果你能做到发自内心的、不由自主的感受和陶醉,那么你表现的肢体细节才能感染听者。
也就是说,只有演奏者能真正了解乐曲了,能发自肺腑地去在琴上‘歌唱’了,就会有好的肢体语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