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肖邦钢琴作品
佚名 网络练习曲
肖邦《练习曲》是高度艺术性与明确技术训练目的完美结合的典范,是钢琴教学与演奏的常用曲目。他的许多《练习曲》被加上了各式各样的标题,我们这里就欣赏一下被加上了标题的几首。
第一号《C大调练习曲》,有人称为《逃亡圣咏曲》。这是练习琶音的乐曲,当把琶音还原为和弦时,似为一首圣咏合唱曲,“圣咏”之说由此而来。其实我们听赏中并无“圣咏”或逃亡的印象,那似驰骋、如飞翔的琶音,倒是很象唐诗名句“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的海阔天空的景象。
第三号《E大调练习曲》,又名《离别曲》。曲调极为迷人,据传肖邦自己也认为是他最优美的旋律,慢板:
李斯特曾说,花上三年时间能写出这样的曲调也值得。乐曲中间有激动的对比部分,然后再现开始部分。据肖邦的一个学生回忆,当他弹完这首乐曲对,肖邦抓住他的手说:“啊,我的祖国!”看来,这是抒发对祖国离别情感的音乐,称《离别曲》是适合的。
第五号《bG大调练习曲》,又名《黑键练习曲》。快板,光彩夺目,美丽无比。“黑键”,是因为右手全部在黑键上弹奏。这等于全部在五声音阶里进行。对西方人来说,有新鲜的异国情调,对我们中国听众则格外亲切。
第十二号《c小调练习曲》,也就是著名的《革命练习曲》,写于1831年。当时他已决定离开维也纳去巴黎。在路途中得到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他悲痛万分,愤怒不已。《c小调练习曲》正是他当时心情的反映。音乐由右手猛烈的七和弦开始好象晴天霹雳,紧跟着,左手悲痛的音流倾泻而下:
有如打开感情的闸门,左手的怒涛再也止息不住,右手主题出现了:
音乐交织着威武不屈、愤怒的抗议,和对祖国灾难的哀痛,甚至是哀哭。然而,音乐没有停留在悲哀里,斗争没有止息,最后音乐汇成势不可挡的力量,并用大三和弦结束,表明了作曲家对祖国光明未来的信念。“革命”的名字,恰到好处。
第十三号《bA大调练习曲》,有两个别名:一个叫《牧羊人的笛子》,这是据肖邦的学生回忆,肖邦曾说过一个故事,大意是:一个牧羊人为避风雨,进入山洞。远处风雨大作,牧羊人在洞中拿起笛子,悠然吹奏起来,肖邦是在这种想象下作曲的。另一个名字叫《爱奥利安竖琴》,这是舒曼起的名字。爱奥利安是风神,那就是风吹竖琴了。照我的感觉,将该曲理解为:和煦春风吹托下的竖琴伴奏着的牧笛,似乎比较符合曲意。听听开头,舒展的快板:
符杆朝上的是牧笛悠然的曲调,伴奏是bA大三和弦的分解形式,如同竖琴一样,音乐安祥、温暖,但又是流动的。全曲就是这样连绵不断地流动下去,有色彩的变换,没有相反情绪的冲突,始终是那么难言的美好,结尾前流到高音区,透明,更是一尘不染。欣赏中也会想到关于这首乐曲的一句名言:“和声本身在歌唱”。除了倾听上方牧笛式的单纯曲调外,还要特别体味和声的微妙变幻。但并无“风雨大作”的迹象。
第21号《bG大调练习曲》,又名《蝴蝶》。乐曲短小,可爱。音乐轻巧、跳动,确有美丽的蝴蝶在红花绿叶间上下翻飞的印象,主要曲调线是:
第23号《a小调练习曲》。还称为《枯木》、《冬天的旋风》。这首乐曲,开头只用了EFC三个音,慢板:
是沉思?是远方的号角?凝重中透露出前进的脚步声,微弱中,潜藏着巨大的力量。我们不禁想起舒曼的名言:“肖邦是花丛中的大炮”。上面那个主题紧接着重复一次,是用圣咏合唱的形式,力度更弱,好象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当合唱的声音刚刚消失之际,突然间,好似一团旋风从高空席卷而下,下落到低谷之后又返转而上,于是掀开了波澜壮阔的场面。音乐的性质,语言实在难以形容。小调的基调,有压抑感,可又那么光彩华丽;有时象阴冷的寒风横扫落叶,可又那么美丽动人;我们能体验到悲愤痛苦的心情,但同时又有胜利的曙光在闪耀。前进的力度在增长,最后形成了勇敢坚定的意志,尽管是悲壮的结束。
这首作品,是运用钢琴特有艺术性能的典范之一。它展示的,是钢琴独有的美,是地道、纯粹的诗化的钢琴语言。
回头看乐曲的两个别名:《冬天的旋风》,是有冷与风的形象,只是不要忘记其中的激情与热情;而《枯木》,只是在由“枯木”联想到秋风时,才能和实际感受衔接起来。
第二十四号《c小调练习曲》,又名《大海练习曲》。千真万确,这里准会联想到海。这是激动的,在大幅度的律动中掀起巨浪的海。我们会感到排排海浪浪尖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和浑厚雄伟当中色泽的变化。还要留心,一条深情有力的旋律在浪涛中时隐时现。结尾,雄伟深广。
以上,我们简介了有别名的练习曲,但切不可以为没有别名的就是艺术性较差的,完全不是。例如,曲折迭宕、势如破竹的第四号《#c小调练习曲》,明快艳丽、朝气勃勃的第八号《F大调练习曲》,还有那焦急不安、无可奈何的第九号《f小调练习曲》,以及梦幻般美丽的第十四号《f小调练习曲》等等,可以说,每一首都是脍炙人口的。
奏鸣曲
肖邦的钢琴奏鸣曲中,演奏得最多的是降b小调和b小调两首。
《降b小调奏鸣曲》完成于1839年。乐曲分四个乐章。对于乐曲的形式结构,人们多有不同看法。比如舒曼就以为不该叫作“奏鸣曲”。多数意见认为,构思的原则还是奏鸣曲式的,只不过不是传统规范中的奏鸣曲罢了。
这是肖邦创作中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乐曲的悲剧性、戏剧性,以及宏大的规模,都堪与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相媲美。第一乐章开始有四小节缓慢的引子,立刻将听者引入悲哀、疑虑、沉重的情绪中。第一主题是急速的短句,被惊惶不安的气氛笼罩着。第二主题在bD大调上,情绪趋于平稳,但仍不能说稳定。第二乐章是快速的谐谑曲。名为“谐谑”,情绪上可不是诙谐的。正相反,有人形容这乐章是“犹如低云密布,雷声隆隆,大风咆哮”的感觉。第三乐章是著名的《葬礼进行曲》,经常被单独拿出来演奏,许多国家在悼念对国家民族贡献卓著的人物去世时,都演奏这一乐章。音乐生动、鲜明地描绘出送葬的行列步履沉重的由远而近的形象。中段的一条旋律既象来自明媚的“天国”,又象是对死者高洁品格的回忆:
俄罗斯著名评论家斯塔索夫说这是“绝无仅有的作品”,是“在钟声悲鸣中整个人类沉痛的行列”。李斯特说“这里哀悼的不仅是一个英雄的逝世,而是整个一代的死亡”。据说肖邦本人从不拒绝弹“葬礼”,但弹完后就不再弹任何别的音乐了。最后一乐章极为别致,没有和声,是双手相距八度奏同音的疾速音流。大钢琴家鲁宾斯坦说这是英雄和无名战士“墓地上一阵阵吹不完的风的天才描写。”
《b小调奏鸣曲》写于1844年。也是四个乐章,同样是肖邦最宏伟的作品之一。不同的,是明朗、抒情的成分多一些,而戏剧性的对比、冲突同样存在着。整个音乐所包容的艺术形象异常丰富。第一乐章第一主题本身,就包含着潇洒、敏捷、刚毅、有力等的性格;快板:
第二主题是柔美如歌的。有人说象夜曲,然而是“早晨的夜曲”,象是在早晨的新鲜空气中,还飘散着的花朵香气呢:
以这两个主题为基础的整个第一乐章,乐思丰富,优美,有人甚至说“优美得没法形容”。
第二乐章是优雅轻快的谐谑曲,评论家说“不但有谐谑曲明朗清脆的音响,而且也有一种超凡的、可爱的、急躁的性格”。
第三乐章是很慢的慢板。三段体。歌唱性的B大调主题基调明朗,又有庄重、静穆感,很象一个人在大自然中慢步静思。E大调的中段有点冗长,可那浪漫、梦幻般的色调,使人听而忘返。
第四乐章回到b小调,极快板。音乐一扫前两个乐章那些安祥的情境,刹时变得猛烈、激动,很快变得雄心勃勃、坚韧不拔。主要乐思的核心音调是:
乐章的结尾部转入B大调,壮丽堂皇,有如英雄胜利的振臂欢呼。
夜曲
《夜曲》为英国作曲家费尔德(1782—1837)所首创。他采用平静的和弦伴奏下的优美旋律这种形式,表现夜的幽静和梦幻的情调。肖邦继承了这种形式,又极大地发展、创新了这种形式。肖邦的《夜曲》,包含了相当多样的意境,甚至是热情的戏剧性形象。令人惊疑的是,无论音乐多么复杂、激动,却仍不失“夜”的总的感觉。由于肖邦赋予了《夜曲》以新面貌,后人都将《夜曲》看作是肖邦创作特有的标志之一。
肖邦的《夜曲》,几乎每一首都是那么迷人。其中最为广大听众熟悉的可能是第二号《bE大调夜曲》,它的主旋律早已深入人心:
还有第五号《#F大调夜曲》主旋律同样的美好:
可以听出,曲调多了些华彩性。第八号《bD大调夜曲》的主旋律比较舒展: 这三首《夜曲》都描写、抒发了夜的美妙,充满了温柔、幸福,有时是甜蜜的心情。所不同的是,“bE大调”比较单纯些,“#F大调”有相当激动的展开,而“bD大调”则更加幅度宽广、丰富多彩,并偶尔掠过忧郁的影子。
第十三号《c小调夜曲》,与前三首是截然相反的情绪,戏剧性的对比异常鲜明。乐曲分三大段。开头的慢板,节奏严整的伴奏徐缓持重,旋律如同说话的语调一样,高贵地诉说着什么不平的事情:
中段开始是圣咏般的和弦进行,从容而又威严,蕴涵着内在的力量。这力量开始是片断的显露,逐渐积累,显露的片断在增大,终于,酿成双手八度齐奏从上往下排山倒海式的暴发,此时,真是身在“黑夜”心在“白昼”了。经过中段的暴发,“夜”再也无法平静,当第一段再现时,同样的曲调用了织体完全不同的伴奏,原来严整的节奏现在变成了惶惶不安的三连音,音乐变得哀怨、悲痛,久久不能平息。在增加了一段扩充的终止后,才勉强安静下来,最后消失在延长音里,可留下的沉重心绪始终没有消失。
前奏曲
肖邦在24个大小调上写了24首《前奏曲》。关于这些乐曲,曾有各种不同的评说。有的认为是《练习曲》的雏形,甚至认为有些是草稿,有的认为是音乐的格言,有的认为是即兴式的音乐意念,类似“音乐瞬间”。有的钢琴家将24首当作一个套曲,从头至尾连续演奏,有的按自己的理解重新组合。的确,这些作品有长有短、情趣各异、手法多样,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五颜六色。
我们知道肖邦生前曾不肯出版自己的某些作品,而后人将其出版后都公认是音乐的珍品。由此判断,肖邦对正式发表自己的作品是十分严肃的。既然肖邦于1839年将这批《前奏曲》出版,恐怕不会是草稿。事实上,随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珍爱这些《前奏曲》。下面介绍其中常被演奏的两首。
第15号《bD大调前奏曲》,又名《雨滴前奏曲》。这里又遇上了别人为乐曲起名的事情。说来耐人寻味,标题音乐是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之一,但是肖邦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却从不为自己的作品加上一个说明音乐内容的曲名。对于别人给他的乐曲命名,他也十分反感。可见,浪漫主义音乐,根本上在于音乐的气质本身,不在于有名无名。肖邦反对一个具体的名称,说明他的音乐有广泛的概括性。所以,我们欣赏那些已被命名的乐曲时,只能将名称作为理解的一个媒介,一个入门的途径,绝对不必限制自己联想、体验的自由。比如这首《雨滴》的得名,显然是伴奏部中一个bA(#G)音,几乎从头至尾在八分音符平稳的律动上,持续不停,恰似从屋檐上滴下的雨珠,滴滴答答不绝于耳,行板:
雨滴声衬托出恬静,心中升出高尚、美丽的歌。随着雨滴声声,慢慢地,思绪转向沉重,在低音区出现了小调的曲调,雨滴声化为了宏亮的钟声,心情激动起来。最后又回到开头的安静,仍在雨滴声中结束。
第24首《d小调前奏曲》,有人称之为《雷雨时的祈祷》。这里确有雷雨闪电的气氛而“祈祷”,则绝无此事。这首作品与《革命练习曲》写于同时,也同样是沙皇俄国军队攻占华沙这一事件,在肖邦心中激起的惊涛骇浪。所以,音乐的性质与《革命练习曲》相似。所不同的,这里只有愤怒,“来不及”在悲哀中逗留;这里是慷慨激昂,不屈不挠,已经没有眼泪。左手低音从头至尾这样轰鸣,似沉雷,如战鼓:
主题音调坚定、果敢,一派英姿:
冲击力直达末尾,最后三次猛击钢琴最低音区的主音D,以表达作曲家那义无反顾、钢铁般坚强的意志。
玛祖卡舞曲
玛祖卡舞曲是肖邦另一个独特的创作领域。在整个钢琴音乐文献中,提起《玛祖卡》,首先想到的就是肖邦。其他作曲家也有《玛祖卡》。但唯有肖邦写了大量的、闪耀着特异光彩的《玛祖卡》。在肖邦本人的作品中,《玛祖卡》也很特殊。一是这批作品,最具波兰泥土的芳香。另外,这是他较少带有戏剧性、悲剧性成分的创作领域之一。
玛祖卡舞,是波兰玛祖维亚地方的民间舞蹈。它的音乐,都是三拍子的,典型的节奏是:
此外还有库亚维亚克舞曲和奥别列克舞曲也都是三拍子的。肖邦的《玛祖卡舞曲》,是集合上述三种舞曲的特点创作出来的。玛祖卡舞曲的典型节奏,在肖邦《玛祖卡舞曲》中经常显露,但肖邦是出神入化地应用它,远不是刻板地重复民间节奏。旋律,肖邦是天才地吸取民间音乐的精华,按照高度专业化的艺术标准创造出来的。和声、调式更有肖邦独出心裁的创造。尽管如此,《玛祖卡舞曲》的波兰乡土风格毫不减弱;相反,是以更高雅、更诗意的风度,婷婷玉立于钢琴音乐的百花园之中。评论家们说,《玛祖卡舞曲》是肖邦对故乡、土地、人民和对人民光辉精神的生动感觉,是波兰人民的“整个灵魂”。
由于《玛祖卡舞曲》是这么波兰化的音乐,有位波兰钢琴家说只有波兰人才能弹好。然而,值得中国人自豪的一件事是,1955年在华沙举行了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国钢琴家傅聪不但获得了第三名,而且还得了《玛祖卡》的最佳演奏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