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笛子从这三步入手,让你的笛子一吹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佚名 网络《第一笛子入门》
1、嘴唇自然闭合,双手捧着笛子两端,左手握笛头,右手握笛尾,将吹孔臵于嘴唇下沿,对准吹孔 吹气。
2、当气息冲出时,只让出小空隙使气息通过,并使成为一束气柱往吹孔下方斜着吹去。其原理就如同吹响 笔套一样。
3、为使气息冲出时不将两唇冲开,而致气息散掉,两颊肌肉必须用劲,保持气息的出口很小。
4、吹出来的声音要求纯净,避免夹杂气声。
5、要对着镜子常练,休会如何对准气孔,使发音位臵正确,不偏不倚,使气息全部化为笛音。
6.舌头的运用 舌是一种由纵横交错的肌肉组成的综合体。它在口腔内的不同运动方式,对笛音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演奏中利用舌体纵横肌肉的交替收放,使舌体与上腭时而近贴,时而离开造成呼气的时断时续,便产生分奏的音乐效果。
7.在任何情况下,吹出来的气都是辐射状散开的。我们的口型的做的,就是控制好这个散开的夹角大小。在这里我提个建议,希望把嘴唇收紧一点,把手指放在下巴下方的外面,如果是男生,大概位置就在下巴长胡须的地方,贴住。然后往下呼气,如果下巴感觉不到气流但手指可以感觉到,应该就是正确的口型啦。
8.气流与音高的关系,归根结底原因都是气流没有控制好。我们说超吹和急吹的气流要快,注意,是快,而不是多!当然,呼呼吹气进去,就算是用尽了力气,也吹不好。我们要做的,是控制它的流速而不是流量。这一点请同学们务必注意。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好比一条河,要让它流得更快,有两种方法,一是缩小它的河道宽度,如果河变窄了,河水自然就比较快了。
9.要加快气流的速度,一种方法就是缩小风门,第二种方法,就是加大腹部的力度。
10.追求指法的花俏,手指的运动幅度很大,这也是应该避免的。一般呢,手指不能离笛身太远,2到3厘米足够,过长呢,一来增加手指运动的时间,二来呢,手指容易疲劳。所以,手指不应该离笛子过远。当然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手指应该适当弯曲,放松,不要僵直,这对手指的灵活性能否发挥有很大影响。
《第二,理音色方面的问题》
一、吹不响或很难吹响
首先检查笛膜是否漏气,然后再检查笛腔内有无异物。
然后全不按,若吹不响,应该是气流问题,参照上面介绍的第四点。
二、低音没问题,高音高不上或高上去后有杂音。
这是新手易出现的常见问题。
原因之一是手指跑气(未按实)
原因之二(同时也是最可能的原因),当气流加急的时候,风口会自然加大,导致气流发散。
实际上,吹高音的时候风口反而要小些才好,收紧肌肉管住嘴唇即可解决。
原因之三,气流角度偏小,适当调整笛子,使气流与笛子所在水平面垂直(或近乎垂直)即可解决。
三、高音没问题,低音低不下来,或低下来后音量偏小。
这是新手易出现的常见问题之二。
原因分析:由于新手在吹气方面不是很纯熟,易吹不响或吹不饱满
这时,他们往往采取加大气流流量的方法来达到发音的目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改变风口,改变口型,改变笛子的位置),从而气流偏急。
解决办法:适度收紧风口,在保等风口大小不变的前提下缓缓用气,再适度调整笛子的角度,直到发出低音为止。
四、声音单调,无弹性
原因之一,笛膜问题,详见上文第三点。
原因之二,同时也是最可能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气流问题
分析:由于吹者采用传统的呼气方法,气流无变化,导致声音无弹性。
解决方法:
吸足气(应该采用胸腹兼施的方法,彻底放松身体并舒展开胸腹,切忌弯腰驼背,也不可僵直得像个雕像)。
呼气,一紧一松交替,然后逐渐加快频率。(这个用专业的说法,叫气震音),气震音分为两种,一种靠舌,另一种,靠腹部,也称腹震音。所谓腹震音就是通过腹部的收缩和扩张来让气流产生一紧一松的交替的一种方法。
这里有一个常见的误区,初学者常常会靠改变口型,改变风口的大小来控制气流的松紧交替,这样让人觉得很做作,听起来很不舒服。请注意,声音的源动力,来源于腹部,而不是嘴唇。
《第三,习笛告诫》
练习持之以恒,技艺方能精益求精
任何成绩的取得都是刻苦努力的结果
不愿作艰苦实践,不想付出辛勤劳动下功夫去练
而想长个窍门、捷路取得成功,那是不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