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炎健洞箫曲介绍
佚名 网络洞箫,吹管气鸣乐器。流行于中国民间的吹管乐器,简称作箫,是最常见的民族乐器,多用九节紫竹制作,亦可用白竹制作。常用与古琴合奏或用于传统丝竹乐队中,也有用来独奏的。
把两支箫分别刻上龙凤来配对的称“龙凤箫”。独奏曲目有《鹧鸪飞》、《妆台秋思》、《柳摇金》等,琴箫合奏曲有《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等。
1. 管乐器。简称箫。古代的箫以竹管编排而成,称为排箫。排箫以蜡蜜封底,无封底者称洞箫。后称单管直吹、正面五孔、背面一孔者为洞箫。发音清幽凄婉。
《汉书·元帝纪赞》:“ 元帝 多材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箫。”颜师古注引 如淳 曰:“箫之无底者。” 元仇远《宿集庆寺》诗:“听彻洞箫清不寐,月明正照古松枝。”巴金《春天里的秋天》:“‘ 林,你还爱我吗,像从前那样?’她忽然问,声音像春夜吹的洞箫,阴云遮了眼睛,像是要落雨了。”
2. 汉王褒《洞箫赋》的简称。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子渊《洞箫》,穷变於声貌。” 唐李德裕《雨中自秘书省访王三侍御以诗赠之》:“ 王褒 轶材晚始入,宫女已能传《洞箫》。” 清钱谦益《赠徐存永陈开仲过访见赠》诗之一:“空传父老摩铜狄,无复宫人记《洞箫》。”
箫的来历
箫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我国考古发掘最早的乐器是属于新石器时期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骨笛,距今有八千多年的历史。贾湖遗址延续1500年即9000年前到7500年前,发现的骨笛包括5孔,6孔,7孔,8孔,众多实物证明,骨笛在此由5孔发展到8孔的完整历程。历史上亦称为笛,唐以后方专指竖吹之笛。原称“洞箫”,现简称“箫”。我国古老的吹奏乐器。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
箫笛同源,都是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新石器时代开始以竹制作。在秦汉至唐,箫是指编管的排箫。
相传此种乐器原出于羌中。清代以前的箫多指排箫,汉代的陶俑和嘉峪关魏晋墓室碑画上,已可见到吹洞箫的形象。但单管箫当时多称“笛”。
箫在汉代时称为“篴”、“竖篴”或“羌笛”。羌笛原为古代居住在四川、甘肃一带的羌族人民的乐器,最初只有4孔(3个音孔加管口1孔),西汉京房(字君明,公元前77——前37年)在后面加了一个最高音孔后,成为5孔箫。
箫的发展
西晋乐工列和、中书监荀勖所改革的笛为6 孔(前5、后1),其形制与今天的箫已非常相似了。东晋的桓伊,擅长音乐,他有一支蔡邕的柯亭笛(箫),是江南数第一的吹箫名手,地位和声望都已很高。他曾为素不相识的王徽之吹奏过三段乐曲,在历史上被传为佳话。
魏、晋、南北朝时,箫已用于独奏、合奏,并在伴奏相和歌的乐队中使用。
唐代以前,笛箫通常不分,至唐代,出现了前面六孔、旁边一孔,加有竹膜的笛子,此时笛箫概念基本分开,横吹为笛,竖吹为箫。清代,箫的形制完全一样。
箫同笛的发声原理完全相同,即:从口缝中喷出的气流(即口风)至箫笛吹口处,经过吹口尖棱的分劈后产生涡旋而形成没有稳定音高的边棱音。边棱音再经过管内气柱的谐振,就可获得稳定的音高。
箫和笛由于激振方法的差异,共鸣方法的不同(笛贴有笛膜,箫却无),不仅音量相差悬殊,音色也就迥然不同。笛子的音色粗犷、高昂、清脆、嘹亮,而洞箫却柔弱、秀雅。
洞箫由于音量小,用途不及笛子广,厂家对洞箫的制作不象笛子那样讲求。因此,要觅得一支音色纯美的洞箫不容易。影响洞箫音色有三方面因素,即所选材料是否得当、制作是否科学,以及演奏方法是否正确。
洞箫为次中音乐器,音区比曲笛低纯四度,音域与笛子相似。
洞箫通常上端封口的竹节边缘开吹孔,管身开有指孔6个(六孔箫)或8个(八孔箫),前5孔或7孔,后1孔,,近尾端有出音孔2-5个。底端为开管。八孔箫又有正反手之分,持箫时以右手在下左手在上为正手,反之为反手。一般内径为16mm,从吹口端至下端调音孔的长度为520mm左右,全长为800mm左右。
箫的定调不一,常见的为G调,6个音孔全闭时,筒音为(d1),通过超吹,音域由(d1——e3),有两个八度另一个大二度。箫的音色柔和箫的定调不一,常用的箫多为G调,能吹G、D、C、F、降B调。箫的音色柔和、轻细、典雅而甘美。低音区发音深沉,弱奏时很有特色;中音区音色圆润、优美;高音区发音紧张。箫的音量较小,适于独奏或重奏。乐队用几支箫同时演奏效果较佳。单用一支箫演奏时,配器上要注意音量对比适度。
由于它具有动人的音色和高雅的神韵,历来为骚人墨客所讴歌吟咏,也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并在诗词伴奏,琴箫合奏等多种民间合奏曲中广泛应用。箫作为独奏乐器登上音乐舞台,则是近些年的事。
管乐器音域的宽窄,除了决定于制作工艺是否优良,吹奏技巧是否得当,以及指法组合是否恰当等因素而外,还同管乐器的量度有关。
量度是物理学名词,是指管乐器吹奏一端的内径同管长的比值。量度对管乐器的声学性质(音色和音域)有着重大影响。例如五度超吹乐器的单簧管,若不借助高音孔就无法吹出比基音高十二度的第二泛音,就没有现今宽广的音域;中国的管子同样是五度超吹乐器,却毋须借助高音孔就能轻松地奏出第二泛音来。
单簧管与中国管子音乐声学性质上的这一差别,乃是由量度决定的。原来就五度超吹乐器来说,量度越大,超吹音就越容易被激发;量度小,超吹音则不容易被激发。可在箫笛一类八度超吹的管乐器上,量度对它们声学性质的影响,就恰恰同五度超吹乐器相反:量度越小,超吹音越容易被激发。
人们根据常识就可以知道,管乐器的管子越长音越低,管径越大音也越低。因此,低音管乐器的内径大、管子长;高音管乐器的管径小、管子也就短。但是管径的粗细、管子的长短都是有限度的。笔者曾对箫、笛一类的管乐器作过实验分析:当箫、笛的管子长到一定限度时,基音就无法吹出,所吹出的也只能是第一泛音。
洞箫为次中音乐器,音区比曲笛低纯四度,音域与笛子相似。洞箫的常用音域为d1——e3;若演奏得当,音域则可扩为d1——g3或更宽。
洞箫的音色同笛子相比,显得格外的恬静、秀雅,但音量小、发音不及笛子敏锐,便成了洞箫的弱点。
洞箫的音色同管径和吹奏方法密切相关,除此之外,制作方法是否得当也同样重要。洞箫同所有的乐器一样,音色具有大音色与小音色的区分。如小提琴,名琴同一般的琴所奏出的虽然都是小提琴的音色,但它们之间的音质却有天渊之别。制作精当的箫、笛,由于发音敏锐,演奏起来省力,其音色、音量的控制亦十分方便,使演奏者能随心所欲。音色能否随意变化和音量能否自由控制,是箫、笛制作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吹口开挖得当与否是制作的关键所在。
洞箫和笛子一样,谈及音准,人们总认为是制作上的问题。实际上箫、笛的音准,不仅取决于制作是否精当,同时也取决于演奏者的演奏方法是否得当,即:指法组合以及运气的方法是否得当。
就洞箫音准的具体问题来说,它涉及到相对音高与绝对音高两个方面的问题。所谓相对音高的准确,就是指各音孔之间的音程关系的准确,绝对音高的准确当然就是指各音孔的音高应该与所对应的绝对音高符合——也就是筒音是否为准确的d1。
箫笛演奏者每当发现箫或笛的音不准时,总是用挖补音孔的办法来补救:音嫌低就将音孔挖大,音嫌高就将音孔补上一点。这办法看起来很有效,但未必切合实际。假若是个别音孔的音不准,应该用此方法,若是多个音孔的音都欠准确,这样的校音方法就绝不是良策。因为这样校音以后,不仅影响了箫、笛音孔大小的统一而影响美观,同时也证明不是原先音没校准,而是吹奏方法可能与制作者校音时吹奏方法不一致。此时只要修整一下吹口就行了,尤其是洞箫,修整起来远比笛子方便得多。
洞箫由于音调比笛子低,管径也比笛子细,因此音孔的间距也就比笛子大。如今按照十二平均律制作校音,六孔洞箫的音孔设置也就存有矛盾:过分靠近第三孔,下手的按孔就困难;偏下则音准就存在着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只有用小指按第一孔;若此,则不如使用八孔洞箫——八孔洞箫不仅保证了音准,也方便了转调。
洞箫同笛子一样,属于八度超吹乐器。由于其管长有一定限度,管径又不是太小,因此其泛音不是很多,只能奏出第一、二泛音,和极个别的第三泛音,音域相对较窄。构成各个音级的音高是由音孔位置决定的,音孔开挖位置具有随意性,因此音准的选择就具有很大的随意性。音孔位置是否得当,它直接关系到洞箫的音域。这是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
箫不仅适于独奏、重奏,还用于江南丝竹、福建南音、广东音乐、常州丝弦和河南板头乐队等民间器乐合奏,以及越剧等地方戏曲的伴奏。在古曲《春江花月夜》中,一开始洞箫奏出轻巧的波音,配合琵琶模拟的鼓声,描绘出游船上箫鼓鸣奏的情景,在整个乐曲中,箫声绵绵,流畅抒情。
谭炎健,海南省琼海市人。广东省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会长,著名笛箫专业导师,星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副主任、讲师,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管乐研究会会员、中国竹笛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音乐家协会会员。作品有《刘三姐。葫芦丝专辑》、《发烧神笛》、《中国洞箫。天籁箫音》等。
谭炎健,海南省琼海市人。中国著名竹笛演奏家,星海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竹笛专业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竹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竹笛、葫芦丝、巴乌学会会长,广东音乐家协会理事。
1970年—1975年,谭炎健就读于星海音乐学院,师从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黄金成副教授。197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1980年,他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跟随我国笛子大师陆春龄教授和谭谓裕先生学习,同时得到著名演奏家俞逊发先生的精心指导。
他的演奏风格独特、热情奔放,韵味浓郁、细腻典雅,音色圆润甜美、清脆嘹亮、自然流畅、华丽优美、玲珑剔透、悠扬悦耳,犹如行云流水。
除了笛子外,他还擅长演奏巴乌、葫芦丝、洞箫等中国管乐器。其中,他所演奏的葫芦丝单曲《知音》,感情丰富,余韵绵长,将葫芦丝特有的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一直为广大的葫芦丝爱好者所热爱。
作品有《刘三姐.葫芦丝专辑》、《发烧神笛》、《中国洞箫.天籁箫音》、洞箫专辑《红楼梦》、竹笛专辑《红楼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