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炎健《秋窗风雨夕》介绍
佚名 网络谭炎健,海南省琼海市人。广东省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会长,著名笛箫专业导师,星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副主任、讲师,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管乐研究会会员、中国竹笛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音乐家协会会员。作品有《刘三姐。葫芦丝专辑》、《发烧神笛》、《中国洞箫。天籁箫音》等。
谭炎健,海南省琼海市人。中国著名竹笛演奏家,星海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竹笛专业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竹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竹笛、葫芦丝、巴乌学会会长,广东音乐家协会理事。
1970年—1975年,谭炎健就读于星海音乐学院,师从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黄金成副教授。197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1980年,他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跟随我国笛子大师陆春龄教授和谭谓裕先生学习,同时得到著名演奏家俞逊发先生的精心指导。
他的演奏风格独特、热情奔放,韵味浓郁、细腻典雅,音色圆润甜美、清脆嘹亮、自然流畅、华丽优美、玲珑剔透、悠扬悦耳,犹如行云流水。
除了笛子外,他还擅长演奏巴乌、葫芦丝、洞箫等中国管乐器。其中,他所演奏的葫芦丝单曲《知音》,感情丰富,余韵绵长,将葫芦丝特有的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一直为广大的葫芦丝爱好者所热爱。
作品有《刘三姐。葫芦丝专辑》、《发烧神笛》、《中国洞箫。天籁箫音》等。
《秋窗风雨夕》是我国著名古典名著《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中女主人公林黛玉所作的一首古风体诗。
林黛玉病卧潇湘馆,秋夜听雨声淅沥,灯下翻看《乐府杂稿》,见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秋窗风雨夕》。” 《春江花月夜》系初唐诗人张若虚所作,是一首写离愁别恨的歌行。本诗在格调和句法上都有意模仿它。“代别离·秋窗风雨夕”,“代别离”是乐府题。代,犹“拟”,仿作的意思。用“代”字的乐府题,南朝诗人鲍照的集中特多。一般情况下,乐府诗不另外再加题目,这里因为又仿初唐歌行《春江花月夜》而作,所以又拟一个字面上与唐诗完全对称的、更具体的诗题。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续。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挑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