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洞箫制作者的角度来谈一谈洞箫的音色问题
佚名 网络对于习箫者来说,音色一直是一个谜一样的词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貌似严丝合缝的说辞,因为说到底,音色是一个主观的概念,这是一个共识,这也是导致众说纷纭的原因,本文将从一个洞箫制作者的角度来浅谈一下洞箫的音色问题,希望可以给箫友一点参考,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本文将要重点阐述以下几个关键词语:音色、泛音、共鸣、张力等等。
从一个演奏者或者一个听者角度,音色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声音发出之后被人耳听到后的一个主观感受,比如你听箫声、埙音以及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感觉是不一样的,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否喜欢。就是同一种乐器,就那我们的洞箫来说,每一支洞箫吹出的箫声,也是不一样的,这里的区别,被我们称为音色这个词语。那么我们从制作者、从物理学的角度先来说一说音色这个概念的具体含义。
音色是声音的一个属性,从我们乐器角度来说,乐器作为发声体振动发声的频率绝对不是单一的,都是由不同频率同时出现的,其中有一个频率的声音是主要的频率也叫基频或者基音,这个音频呢就决定了声音的声高。其中除了基频以外的其他频率的声音被我们称为泛音,这些泛音都比基音的波长短,且强度都相当弱,所以它盖不过比较强的基音,我们就可以依据基频来调准乐器的音高。而泛音的多少、泛音的频率、泛音的强弱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决定了我们乐器的音色,简单来说,就是基音决定音高,泛音决定音色。
比如我们的弦乐器,当一根弦发生振动的时候,会产生一个基波,这个声音被我们称为基音。而这根弦在振动的时候,弦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六分之一等部分也同时振动产生声波,其频率恰恰是整根弦振动产生的基音的2倍、3倍、4倍、5倍、6倍……但音响却很微弱的,一般不易被听出,叫倍音(也被叫做第2、3、4、5、6……泛音)。如下图。
我们说回到管乐,说回到箫。也许是我在声学研究中很是浅薄,虽然如今,对于管乐器的声学原理貌似被研究的十分透彻,但是我一直觉着并非那么明朗。大家都知道箫是边棱发声的乐器,我们耳朵听到的并非是我们吹出来的声音,因为我们的气束摩擦箫的吹口产生的声音非常的微弱,是几乎是听不见的。那么我们听到的声音是怎么一回事呢?结合前辈们的研究,我们来解释一下。
气束与出口摩擦发出的声音,具有一定的频率,而我们吹箫的同时,箫管内形成的空气柱也同时在振动,当边棱声的频率与空气柱的振动频率接近的时候,发生了耦合效应,声波被突然放大了,我们耳朵听到的就是这个声音。在我们没有更快的加速气束的时候,我们听到的声音就是基音,应该说主要是基音。那么这时候的泛音又是怎么回事呢?我想道理是一样的,气束摩擦吹口,发出的边棱声也会有相对基音的二倍三倍四倍等等频率的声波,而箫管内的空气柱振动也不是单一的,箫管的一半、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段等都同时在振动。这些频率的声波和空气柱振动都发生了耦合,只是基音的振幅最大,所以耦合后,我们听到的声音主要是基音。
当我们加速气束与吹口摩擦,边棱音在一个临界点的时候就发生了变化,主要的音波不再是基音,而是二倍音。那么经过与箫管内的空气柱振动耦合之后,我们听到的就是二倍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全按暖吹是低音5,超吹就是中音5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当我们吹出倍频率的声音的时候,同时产生的泛音在减少,没有吹基音的时候多。这个问题,我阅读很多专业论文,从理论上一直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答案,即使有,也不严谨。但是实际测试,确实如此,当我们在吹出倍频率音的时候,那个基音的频率从仪器显示确实是几乎没有了,存在一点也许还是干扰误差。但是真的没有了吗?为什么会没有了呢?所以,我经常说,管乐器的发声原理并非如此简单,希望各位专家给我指明。
其实说到这里,我依然无法说明共鸣这个词,我一直固执的认为,泛音越是丰富,共鸣就越好。有专家试着把音频和倍频的声波进行合成,就会发现,合成之后的声波频率没有改变,是其最大公约数,但是波形发生了变化,如下图。
这样也许就可以解释共鸣这一个词语了,因为泛音的丰富,导致我们同时听到很多个频率的声音,这些频率相互交错,使得声音变得丰富起来,不再那么单一,而从我们制作乐器的经验来看,共鸣不光与泛音的丰富有关,与泛音的属性也是有关系的,如泛音的频率,泛音的强弱。
这里还有一个词语叫张力,我大概解释一下,我认为的张力,就是通过口风和气息的控制,吹奏一个音的同时,可以激发更多泛音、可以加大多大强度,这个耐受力,就是张力。比如有的箫,可能你稍微加压,音高立马就跳到高一个八度的音上了,这就是说这把箫的张力不够。
我们知道箫声是一组谐波组成或者叫泛音列。从制作者的角度来说,我们一直都是追求一件事,就是调整一个比较完整、规整的谐波,完整是说这个泛音列中的不同频率足够多,规整是说这个泛音列中的不同频率倍数规律明确。
另外最后想要说明的一点,音色不是音质,我们经常听到箫友们说音色这个概念,其实是在说音质,音质是一个更综合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