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班贝尔格四重奏组(Alban Berg Quartet)介绍
佚名 网络一转眼,距离上世纪最重要室内乐团体之一阿尔班。贝尔格四重奏组(下简称ABQ)解散已经过去了整整七年。依稀还记得,2008年7月,首次来访内地的ABQ在国家大剧院画上了他们近四十年辉煌演出经历的句号。而它留给全世界乐迷的录音财富是巨大的,作为一个时间跨度极大、又热衷于现场演出的四重奏组,一代代乐迷聆听着他们的贝多芬、莫扎特成长,跟随着他们舞动着的琴弓认知一首首当代新曲目,仔细想来无不是美妙的记忆。
和很多伟大的四重奏组合相比,ABQ的优势其实在于两点,第一是上佳的平衡感、凝聚度,第二则是借助天时地利成为了继巴瑞利(Barylli)四重奏组之后、上世纪中叶维也纳地区最早的职业弦乐四重奏团体之一。更早一代的罗塞四重奏组虽然更大牌,乐手们却并非纯粹是全职、独立地演奏四重奏,而此时另一个奥地利名组科利什(Kolisch)已经去了美国。
事实上,我们所知道的ABQ由两个阶段构成——第一阶段是70年代为Teldec厂牌录音的那一个(暂且称为“老ABQ”),而第二阶段是80、90和新世纪里为EMI厂牌录音的那一个(“新ABQ”)。新老交替时,有两个成员是不变的:第一小提琴手皮希勒(Günter Pichler)和大提琴手艾尔本(Valentin Erben)。具体情形是:1978年第二小提琴手麦茨尔(Klaus Maetzl)推出,以舒茨(Gerhatd Schulz)接替;1981年中提琴手拜鲁尔(Hatto Beyerle)宣布退出,由卡库斯卡(Thomas Kakuska)接替。与此同时,Teldec那边的合同终止,他们转入EMI旗下着手录制贝多芬,所以我们今天所看见的橙色盒子贝多芬弦乐四重奏全集是ABQ交替期的产物,其实有五个人参与了进来。
ABQ刚建立时组员都是维也纳音乐学院的年轻教授。而用“阿尔班。贝尔格”名字自己的组是因为组内的第一小提琴手皮希勒在维也纳音乐节上聆听了老牌四重奏组拉萨雷(LaSalle Quartet)所演奏的勋伯格,大受感动。从此,他们立志于第二维也纳乐派的作品演绎,果真以以演绎贝尔格的《抒情组曲》建立起了早期声誉。为了夯实基础,他们联系到了大洋彼岸的的拉萨雷组内第一小提琴手瓦尔特。列文(Walter Levin),获得去美国进修一年的邀请,这一经历对他们理解现代曲目及风格的成型起到了关键作用,贝尔格的遗孀感动其精诚,答应施予“贝尔格”的冠名权,并赞助了他们最早的一系列音乐会。
早期十年间,老ABQ逐渐稳定了自己的发音特色——追求清晰、准确,在增二音度不用滑音,在连奏音阶时更加干脆利落,在突强(sf,sforzando ,贝多芬常用)目标更加明确,往往有大起大落的势头。不过有一个小细节值得注意,第一小提琴皮希勒有一点点轻微的、早进拍子的倾向,不过并不明显,也可以视作一种激情的体现。
Teldec所出品的那套8cd录音是有另一番重要价值的:让我们了解了历史上ABQ的全貌。70年代的老ABQ,虽然在勃拉姆斯的演绎上值得商榷,海顿与莫扎特偏冷偏硬,德沃夏克也有点“赶”的感觉,但舒伯特、韦伯恩和贝尔格都非常出色,笔者觉得甚至优于新ABQ,也许是老一代果敢的气质与第二维也纳乐派天生较吻合。自然,上佳的模拟录音也帮了忙。相对新ABQ对内涵更深刻的挖掘,老ABQ愿意倾注多一些激情活力,不过两者一脉相承的是自由弹性的速度控制与同样温暖、平衡的音色。
尽管主要的曲目库依旧保持在维也纳古典乐派之上,新老ABQ都时常会涉及像第二维也纳乐派、巴托克或更现代的作品。于是,继贝多芬、勃拉姆斯、莫扎特与舒伯特之后,他们的曲目库拓展到了雅那切克、斯特拉文斯基、冯。埃纳姆(Von Einem)、卢托斯瓦夫斯基、利姆、贝里奥和施尼特凯。有些当代作曲家特意会应约或自发为ABQ谱写新作。于是,这一颇有见地的习惯逐渐被人们所默认:凡是ABQ的音乐会,无论主打曲目如何,总会加入一首20世纪作曲家的新作。
说实在的,众口难调,新ABQ并不是一个人人都喜欢的名组。就部分数字录音的听感,有时到了八十年代,他们的高音区会显得干一点,不过这也可能是我们与他们早期模拟录音相比较得出的结果。在后期,新ABQ并没有像其他四重奏那般有把清亮如蜜的一提,或有一把厚朴粗砺的大提作伴——起码在录音中这两点并不突出。 与艾默生或阿玛丢斯这样的名组相比,新ABQ往往以所谓的“维也纳气质”取胜,可以说那是一种诗意吧。我们往往能听到的,就是四把提琴扭成一股的,带有几分交响色彩的和声,那就像是新ABQ的招牌声音,自然,其中离不开中提琴卡库斯卡(Thomas Kakuska)出色的协调工作,他的表现无异于完美的黏合剂。ABQ的另一策略在于会邀请一些独奏家加入他们的室内乐演奏行列,而人选方面往往会把艺术品位的契合放在首位——比如请到菲利普·昂特勒蒙(Philippe Entremont)演奏舒曼的钢琴五重奏,与莱昂斯卡娅演奏舒伯特和勃拉姆斯的五重奏、与布赫宾德的德沃夏克、与萨宾。迈耶的勃拉姆斯单簧管五重奏,以及与布伦德尔的莫扎特等等。
必须承认,就曲目的数量与丰富度看,ABQ堪称上世纪欧洲最杰出、全面的室内乐组合。尽管常录现场,ABQ一直是演奏质量稳定的标志,人们难以觉察出他们在临场心态上有过什么欠缺。据我所知,在最近几十年间,历史上也还没有哪一个弦乐四重奏乐团如此大规模的采用现场音乐会的方式灌录唱片,似乎唯有这个ABQ才有这样的气魄。数十年来,他们在全世界斩获的录音、演出奖项不计其数,甚至已经不怎么被乐迷们特地提及了,因为ABQ已是无需润色的业界传奇。
也许有些乐迷还记得,ABQ在2008年7月的北京收官演出并无加演,让人生出了些许惆怅。解散的主要原因是,中坚力量、大提琴家艾尔本在两年之前就已经有退出的打算,而2005年中提琴手卡库斯卡的去世更对组员们产生了很深的心境波及,即便有了一位不错的女中提琴手查理西乌斯继任。
以往听其他四重奏时,我往往情愿作这样的猜测——台上短短的默契其实源自长时间的友谊和信任。在现场,自己尤其会被这种(或许是假想中的)友谊所感动。直到后来有一天,我真的听皮希勒对记者说,ABQ坚持了那么多年,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深厚的友谊:“当你在外旅行时,总有一圈熟悉的人围绕着你,而不像独奏家们,翻山涉水都要只身一人。据我所知,他们常常会抱怨,要么就感到孤独,要么就被迫和不喜欢的人在一起。而音乐演奏这件事情本身,当你喜欢且尊重彼此的时候,会更容易得到好的结果。“
有坚实的友谊打底,ABQ逐渐证明了,他们是现场的宠儿,后期优秀的表现往往出自全场观众的注视和聚光灯之下。这时,有没有惊人的个人音色已然退居次席,代之的是常说的“凝聚力”。您若光临现场的弦乐四重奏演出,抑或会有这样的体悟:小音乐厅里最美的刹那,不是在独奏的瞬间,而是在四个人齐心协力,抓住电光火石的对答细节时发生的。尽管已经解散很久了,但每每听ABQ的录音,我愈加青睐起他们四个人间所透出的一缕融洽和平衡。它可能算不上技术最顶尖的四重奏团体,但无疑是始终萦绕于乐迷们心间的经典组合,代表着一个逝去时代的辉煌之音。从这个意义上讲,ABQ永未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