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埙起源与发展
佚名 网络陶埙是一种古老而别具特性的陶制乐器埙,哨口发音、吹奏简单、音色迷人。它与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埙”同属于我国现代八音之“土”音。早期的陶埙的材料有用泥土、骨头、果壳等天然材料,后来大多用陶土制作,也因此有了“陶埙”这个名字。陶埙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由没有音孔的狩猎工具,徐徐演化成乐器的。
1973年,我国最古老的一枚古埙的发现地——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了多支孔数不等的禽骨,经专家鉴定,这些禽骨也有七千多年的历史了,是先民用以诱捕猎物的狩猎工具,部分骨哨至今仍可以吹出简单的音调,与鸟鸣相似(早期南美洲的阿兹特克人和马雅人也有相似的乐器)。这些都是陶埙是最初形态。据了解,现在我国的鄂温克人在每年的八、九月间,还会用木制的哨模仿母鹿的叫声,以诱捕公鹿。另外,我国的女真族等一些多数民族有一种乐器——牛角匏,其中一种也是哨口发音,有前六后二八个音孔,可以吹出完整的音阶。
我国的陶埙只管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跟埙一样几近失传!只是在各地的民间有着1——5孔不等的“泥哨”、“泥叫叫”,多为生肖及各种动物的造型,只能吹出一些不规律的音。直到1985年,我国嘉鱼县文化馆的残疾艺术家毕寅生先生,将散落在民间的“泥哨子”进行改良。做成了相似鱼形的十孔陶埙,音域抵达了11度,取名“呜嘟”.1986年底,毕寅生带着他改良的陶埙“呜嘟”和自己创作的曲子《野洲情趣》参加了全国“三民”比赛,获得创作和演奏两项铜奖。
此后,中央及多家省、市的电视台都对毕寅生及其呜嘟作了报道,陶埙的吹法从此中国式的陶埙——呜嘟才逐渐被一些人相熟。2000年,毕寅生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出访美国,先后在华盛顿、纽约、西雅图、旧金山和夏威夷等多个城市演奏呜嘟,深受好评。呜嘟的出现,使我国的陶埙史发生了质的变化,从“泥哨”变成了真正能演奏的“乐器”,但这还是没能在海外引起太多的注意。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经过一大批致力于陶埙展开的兴致者努力,现在海外已有越来越多的朋友起头关注并喜爱陶埙这个乐器中的小精灵了。
年5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陶埙曲谱艺术委员会(简称中国陶埙艺术委员会)经国家文化部赞同,陶埙的吹法并在民政部登记注册正式成立。这为陶埙艺术的推广和陶埙事业的展开提供了保障。在宝岛台湾,陶埙的展开比内地快很多。1990年国外的ocarina(国外对陶埙的称呼)传入台湾,台湾地区的蔡宗瀚先生等人起头研制陶埙,此后台湾才陆续出现有音阶的陶埙(此前台湾也有许多中央销售陶埙,不过多为没有精准音阶的装饰品)。2003年,台湾着名的陶埙演奏家游学志发行了台湾首张陶埙专辑,在台湾带动了陶埙的学习浪潮。现在,陶埙已成为台湾最普及的乐器之一。2005年台湾还曾创下万人齐吹陶埙的壮举。现在,经各国制作家及演奏家的努力,陶埙以其特有的魅力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迅速盛行各国,被誉为“音乐小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