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手风琴演奏艺术中乐感的提升
佚名 网络古今中外著名手风琴演奏家的成功,不仅在于他们具有高超的演奏技术,还在于他们具有较强的乐感,能够准确、充分地将作品中的情感表现出来,达到“琴乐合一”的境界。
乐感是演奏者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通过这项能力能够体会到作品中蕴含的深层次情感与审美内涵,从而帮助演奏者建立完整的心理体验,实现与作品的情感共鸣,使演奏的作品“活起来”。
因此,从情感层面上看提升手风琴演奏乐感尤为重要。
一、手风琴演奏艺术中的情感与乐感
(一)手风琴演奏艺术中的情感
手风琴演奏艺术中的情感是人对音乐世界的一种特殊反应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手风琴演奏艺术的灵魂。
每一个演奏作品都具有独特的情感体验,其内在情感的表现依赖于演奏者丰富的情感意志参与的创作实践。这一创作过程,是演奏者自身演奏技能、生活实践与经验积累的充分体现。
手风琴演奏作品中的静态情感信息在演奏活动中会被演奏者激活变为动态的情感体验,并引起演奏者与听众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处于情绪饱满、感情充沛的状态之中。情感的外化状态与传递情况是手风琴演奏中情感表现程度的衡量标准。只有充分表现作品情感,才能将作品的情、景、意、境、神演奏得淋漓尽致,产生强大的艺术震撼力。
(二)手风琴演奏艺术中的乐感
乐感是主体对客体音乐在音质、音色、音调、音准、节奏、旋律、力速等方面的感知能力,主要表现为主体在音乐实践中的心理活动。
乐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与不稳定性,这主要表现在对同一作品不同的演奏者具有不同的理解,所采用的演奏处理方法和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
乐感是“审美层面的精神享受”,具备较强的乐感能使主体深入感觉、体验和领悟音乐,并开展音乐表演、欣赏与创造活动。
提升手风琴演奏乐感,不仅能够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加强学习者对手风琴知识的认知、理解,还能提高学习者学琴的质量,增强对手风琴演奏的敏锐感与认知感,更加精准的掌握手风琴演奏的表达形式,从而更好地抒发音乐情感。因此,提高手风琴演奏艺术中的乐感尤为重要。
二、基于情感提升手风琴演奏乐感的策略
虽然乐感具有一定先天性,但它能通过后天努力进行培养与提升。
从情感角度出发,将手风琴演奏中的情感与乐感进行融合,科学系统地进行训练与自我感悟,不仅能够提升演奏者的手风琴演奏技能,还能提高演奏者的艺术素养与人文素养,从而在手风琴演奏领域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
(一)强化手风琴演奏技能,增强演奏自信
充足的演奏技能准备能够帮助演奏者建立演奏自信,是获得预期演奏效果的前提,良好的预期效果的实现也有助于演奏者进一步建立演奏自信。
如果技能准备不充分,演奏者很容易受外界干扰,尤其是在遇到演奏的难点时很容易引起内心的慌乱,自我控制能力随之降低,进而出现一系列的失误。因此,手风琴演奏者要通过长期科学系统的训练循序渐进的提高演奏技能。
手风琴演奏的动作是在大脑支配下进行的运动。熟练的演奏技能产生于长时间的反复练习中,依靠于大脑皮层受到经常性刺激而产生的动作定型。
在形成正确声音的过程中,听觉和运动觉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手风琴演奏技能训练中,要运用演奏运动器官引起的明显承受感和一定部位的内在感觉来指导演奏,通过内感觉以及内外感觉的相互联系与不断调控,建立听觉反馈系统与肌肉记忆运动,实现动作的准确性,减少盲目性。
在手风琴演奏技能训练过程中,要充分感受不同演奏技巧所具有的音乐听觉效果,掌握相关技巧的适用范围,逐渐形成旋律乐感。
在连音奏法中,一般运用“落、滚 ”方法弹奏,即弹第一个音时手臂自然下落,随后以掌关节为动力,手指迅速挥动弹奏,弹最后一个音时手臂向上将手带离琴键。
连奏强调流畅、圆润的声音效果,适用于清晰、柔美的慢速抒情乐曲。在非连奏中,主张间断地奏出旋律中的每个音,要求手指触键时间短、动作小、离键快、力度均匀。
非连奏强调颗粒性、穿透性强的声音效果,适用于活泼、欢快、华丽、快速变奏的乐曲。通过掌握今古文创不同奏法的适用范围,能够帮助演奏者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科学处理不同作品的演奏方法,并根据不同问题做出合理的调整,从而提高演奏者的音乐感知能力。
(二)丰富音乐感知觉,提高音乐想象力 音乐感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属性的能动反映。一个完整的手风琴演奏活动是通过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的相互作用完成的。
内部感觉传递着有关演奏器官活动和生理状态的体内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筛选和调整后,协调各个器官部位进行演奏,并调控演奏时的心理状态。
外部感觉受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主要是教师的指导信息与观众的反馈信息,通过外部感觉能对现有的演奏状况进行调整,使内外行为达到有机的整合。
手风琴演奏者是以内外的感觉体验获取信息,并以内在的坚定的情绪、意志为指导进行演奏实践的。一位优秀的手风琴演奏者,一定会对作品进行多次的分析综合,从全曲到部分再到细节,再从细节到全曲的补充,全面掌握整个作品及其各乐章的感情形象,然后再根据自身的领悟程度完成具体的音乐创造活动。
在这一过程中,具备丰富的音乐想象力尤为重要。手风琴演奏者的想象越鲜明、越真切、越丰富,他所赋予的音响与情感也就越清晰、越自然、越具有感染力。因此,在提升乐感的过程中,要注重提高演奏者的想象力,主张通过想象全方位的诠释音乐作品。
手风琴演奏艺术中的想象要从对乐曲要求的声音概念的深刻领会和研究出发,掌握演奏作品的音乐特征,然后努力强化个体的情感内涵,用“代入法”去“成为形象”,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情感与意境。
在培养想象力的练习曲目上,要从情感曲线比较平缓的曲目入手,在想象时要充分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大胆地进行想象,建立内心听觉,并利用内心听觉指挥 、控制、协调和统一肌肉动作,为手风琴的演奏注入生命力。
(三)全方位理解作品,增强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作品本身是音乐家用独特的音乐语言表现自己感受的物化形态,它饱含着音乐家的情感。手风琴演奏者要想准确地表达演奏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就必须对作品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
首先,要掌握作品的创作背景。每部作品都是作者在特定时期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真实感受,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的精神特色。只有了解了作品的创作背景,才能准确判断出作品的风格特点。
其次,要确定作品的情感基调。情感基调是作品情感表现的总趋势,它能高度概括作品的音乐形象,增强“主旋律 ”的表现色彩。
最后,要提高对作品的专业理解度,对作品的节奏、旋律、调性、句法等进行专业分析,融合自身的理解进行曲调情感变化的细微处理,从而深化主题、丰富音乐表现力。敏锐的音乐审美能力是提升演奏者乐感的关键条件之一。
音乐审美能力是人体感官对艺术形式敏锐把握的一种直觉体验,利用这种能力能够全面掌握作品中的情感因素。
在培养音乐审美能力时,要有意识地通过旋律、节奏、调性、曲式等方面全面地感受作品所包含的细腻的情感。
而这方面的实现就需要演奏者不断丰富自身的音乐知识结构,储备相关音乐历史、风格和流派的知识,掌握基本乐理知识,掌握音乐语言、流派、旋律、节奏等内容,并广泛涉猎雕塑、绘画、书法等姊妹艺术,在这些艺术中寻找共性与不同点,加深并丰富演奏者对作品艺术本性层面的理解。
(四)加强音乐实践活动,积累审美经验
音乐实践活动是实现手风琴演奏乐感提升最直接的途径之一。深入生活、感受人生、认识社会是投入音乐实践活动的客观基础,也是创作灵感迸发的基础。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演奏者要注重生活形象的积累,提高对各种类型人物形象的感受和认识,以便在二度创作过程中充分表现出所塑造音乐形象的性格特征、思想情感等。
此外,手风琴演奏者应积极地参加各种音乐表演活动和竞赛活动,通过舞台锻炼自身的环境适应能力,提高自身的演奏心理调控能力。审美经验是人在审美活动中所获得的感性体验,是在长期生活中在精神和心理方面的深化和升华。
随着审美经验的积累,同一作品会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与审美判断。在进行二度创作时,才能进行整体把握与综合感受,从而有效地加入自身的主观意识与审美趣味,形成自身独特的演奏风格。
因此,要不断积累、观赏手风琴音乐作品,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积累审美经验。在音乐欣赏活动过程中,要不断强化自身的自主学习意识,对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展开不同角度、逐层深入的赏析。在赏析的初级阶段,可对作品的音乐音响及其结构形式进行分析,如对作品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要素的辨别,对作品旋律感 、节奏感以及乐曲结构的整体感知等。
随后,可对作品的感情内涵展开听觉联想与情感体验,实现与作品情感的交融。最后,可通过分析、体验从艺术、教育、美学等方面对作品进行价值判断,在赏析活动过程中体验、发现和判断作品的艺术价值,合理阐释作品的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