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音乐名校

频道主页

关于音乐与技巧

佚名  网络 

  这章竹乐内容,多有点附庸之意,而非言之灼灼。而引起写这章文字的来由,则是来自一个非音乐朋友的谈话。他言道现在的很多吹笛人都很油,而这个油,他意味的是多喜炫技,尤其是在于音乐结束或是起承转合处,喜欢用滑音等炫技技巧。

  我记得在我学习声乐的那些年里,对于音乐的理论是涉及较多的时候。声乐讲究呼吸自然,吐字如对人语,而非故意做作。就像我们当时对于声乐演唱中的一个很大的批评,声乐演唱者把自己感动哭了,这是最大的耻辱。乐者是一个叙述者,而非经历者,音乐所要带给人的是感动,而不是感动自己,如果你将自己感动,而听者无动于衷,那么演唱最为失败的。你可以演唱过程中,破音跑调,这都是在技术范围可以理解的,就像笛膜破了,再大的大师,都是无辙的。如果你把自己唱哭了,那么稍懂音乐的人都会对你的演奏报以最大的哀愁。

关于音乐与技巧

  而竹笛也是一样,音乐如徐徐道来,而非故作疼痛。就像我们听很多人演奏的一些作品,分为两块,竹笛名曲,流行乐曲。竹笛名曲,我们发现一个规律难有超越原奏者的出现,为什么?音乐讲究,情之所至方为声。我们无论是简广易先生的牧民新歌,还是魏显忠先生的扬鞭,这都是最为优秀的版本,而其中到现在也没有人刚说比简广易先生吹得好的牧民,就即使如俞逊发先生,亦是对此曲未能达到前者之境界。而这就像我老师说,简广易先生为词曲,耗时日之多,怕是无人出其左右。这是为什么呢?俞逊发先生技术技巧全面,更是前所未有,但为什么对此曲的处理达不到简广易先生的程度呢?我想来是如此的,俞逊发先生技术太过全面,技巧太过于扎实,而演奏此曲的时候,满了。也就无法达到那种意境。就像一个专业的演唱家,你让他去唱花儿,信天游,亦或是唱流行歌曲,多显得有些味道不足。这或许就是音乐为技巧所限。但是你能说,唱花儿的不好,或是歌唱家不好。所以现今人,就多了音为技巧所限。不论是传统乐曲,还是流行乐曲。所以很多演奏家,就另辟蹊径,相出了改编,以及增加实实在在的炫技成分,这也倒是解决之道。就如戴亚老师版的幽兰逢春,亦或是刘森老师版的小放牛,就是其中优秀代表。

  但是音乐真的就不能超越,我想不是的。这就涉及到了音乐中的思想文化艺术层次,如俞逊发先生的秋湖月夜,琅琊神韵。我想某一天一定会有人超过俞逊发先生的演奏,但这绝不会是出现在现今的年轻演奏家身上。这类曲子,涉及到了很多的文学修养以及对于生命的思考。就像曾经的仿写,写的是字,而非神,所以就像无数人演奏秋湖月夜,而终究感觉不到月夜泛舟,古刹钟声。但这又会回到音乐的本身,是表达,而不是技巧表演。我想大家听塔塔尔,几遍就会枯燥,而听秋湖月夜,经久不厌吧。就像俞逊发先生的姑苏行,为大家所赞,不纯粹是因为技术,而更多是先生表达出来的,园林景色,晨雾迷蒙,日出而惊园中鸟,鸟鸣人寻声。

  音乐最简单但也最复杂,但复杂的不是音乐,而是人心。就像我在学生时期,听老师讲解古诗词,我常常想诗人可能就是某一个瞬间的感悟,就被加上各种意向。而尤其是现代诗,更是如此。如朦胧派,如海子顾城,我想可能很多时候就是作者的灵感,而被加上各种思想。文章只不过是一个文字组合的游戏,而很多美妙的文字,却被后来人加入各种思想,以至于还活着的诗人,作家,当你问道他某个诗词文学作品的时候,他不表现的深沉,思想丰富点,都不好意思。而到这里我就想到了有记者问李敖,你写作需要灵感吗?李敖回到,妓女需要性欲吗?而音乐也是如此的,他只是音符间的组合,而被人却加入了各种自我的感觉。音乐的情感来源于什么?是人的思想,其实我觉得不然,最本质的莫过于就是音符间的组合,通过不同的组合表现出不同的韵律。就像从没有人教过我这样的技巧,三度的颤音很适合表演内蒙古音乐,而后跟老师的偶尔交流中,也发现老师也是持这种看法的,并且如果在内蒙古音乐的演奏者,稍微多添加点如此技巧,音乐地方性会更明显。而又中音域大跳至低音域,他会表现出明显的深沉。这是音乐,而不是思想。所以就同样两者,我们再做一个比较,如果一个江南丝竹,你运用更多的三度颤音炫技,你会觉得他好听吗?然后一个大跳,你加上历音炫技,他会好听吗?我想不会,反正我不会觉得好听。而现在的很多演奏者就犯了这样的问题。就像在江南丝竹里,有滑音,有指颤音的特色运用,但是需要逢音就用吗?这就像我亲身经历的一个笑话,那是配一个朋友找一个葫芦丝老师,那个葫芦丝老师还小有名气,当时他给我朋友讲月光下凤尾竹的时候,讲到16,然后他直接跟我朋友讲,以后无论什么曲子,碰到16,统一用下滑音。我当时吓得不行。

  技巧是服务于音乐,而非音乐顺从于技巧。一首好的音乐,让人听起来因是如行云流水,有强有弱,有虚有实,强弱相加,虚实之间。就像水墨画的留白,该留白的地方一定要留白,该浓墨的地方一定要着力。就像蛙声一片的齐白石老爷子画作,他直接就取材了山谷之间,蝌蚪一群。而表达竹乐的时候,也需要这样的处理,改善叙述的时候,就简简单单的叙述,不要技巧渲染,该是技巧表现的时候,就着力技巧表现,而不要改叙述的时候,技巧,然后该技巧的时候还是技巧,那音乐的本质,音乐的内涵置之何处,还不如直接听一阵锣鼓锵,鼓乐,但又话说回,即使如鼓乐、锣鼓锵他亦是有着明显特色的,节奏强弱表达方面是很有味道的。

关于音乐与技巧

关于音乐与技巧

音乐名校

上海音乐学院简介

上海音乐学院简介

中国音乐院校

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简介

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简介

中国音乐院校

音乐家与音乐学院介绍

音乐家与音乐学院介绍

外国音乐院校

湖北艺术学院简介

湖北艺术学院简介

中国音乐院校

四川音乐学院简介

四川音乐学院简介

中国音乐院校

西安音乐学院简介

西安音乐学院简介

中国音乐院校

天津音乐学院简介

天津音乐学院简介

中国音乐院校

星海音乐学院简介

星海音乐学院简介

中国音乐院校

中央民族学院音乐舞蹈系简介

中央民族学院音乐舞蹈系简介

中国音乐院校

钢琴 吉他 长笛 电子琴 架子鼓 萨克斯 手风琴 口琴 陶笛 小提琴 单簧管 ukulele 小号 双簧管 圆号 长号 电钢琴 电吉他 贝司 风笛 口风琴 马林巴 竖琴 大提琴 竖笛
古筝 二胡 笛子 洞箫 古琴 中阮 葫芦丝 琵琶 巴乌 尺八 唢呐 板胡 高胡 京胡 柳琴 三弦 扬琴 月琴 马头琴
曲谱大全 戏曲学习 交响乐 歌剧学习 乐理知识 乐器种类 名家名曲 音乐百科 著名乐团 乐器考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