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布鲁克纳(Anton Bruckner)压轴快板(Iv. Finale. Allegro)
佚名 网络 安东·布鲁克纳 (Anton Bruckner,1824——1896),奥地利作曲家及管风琴家,生于安斯斐尔登,十一岁学习风琴和音乐理论,十三岁入教堂唱诗班,二十四岁任教堂管风琴师。作有九部交响曲和大批宗教乐曲,其中第四交响曲(《浪漫主义》)和第七交响曲颇为著名。其交响曲往往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显著的管风琴音响效果,把对宗教的信仰,体现到极宏伟的音乐形式之中。
他不满足于一般的和声配器手段,而是借鉴新浪漫主义的成就(特别是瓦格纳的音乐),利用瓦格纳改革的纯外在特征:激情、处理的细腻和鲜明的配器手段,而不是通过诗、文学或造型艺术的题材起作用。其交响乐风格从贝多芬出发,复调方面从巴赫出发,同时还把交响乐的传统技法同古代众赞歌的因素结合在一起。这些特点使得他与同时代的勃拉姆斯的风格有相似之处,但不如后者的音乐有那么大的影响。近年来,好象已经过了时的布鲁克纳交响乐,又重新在音乐厅响起。严肃的作品使听众从中得到美的感受,在西欧日益引人注目。
![安东.布鲁克纳(Anton Bruckner)压轴快板(Iv. Finale. Allegro)](http://www.qiyuexuexi.com/uploads/allimg/220126/1-220126203134.jpg)
布鲁克纳在1896年10月11日逝世,终年72岁。
布鲁克纳是勃拉姆斯外另一位19世纪在后世留下深刻影响的作曲家之一。特别是他的第九交响曲,在当时可谓前卫,待启示性。布鲁克纳大胆的和声对位音响可以说为勋伯格开了路。他独特的配器和实现手法为卡尔·尼尔森和让·西贝柳斯所推广。布鲁克纳的影响其实还可见于马勒的作品,还有新古典主义作曲家如保罗·亨德米特和约翰·尼伯姆克·大卫的作品。布鲁克纳另一功绩是,将弥撒和感恩赞这类宗教音乐音乐会化。布鲁克纳的音乐语言在20世纪的作曲家弗兰兹·施密德和理查德·威兹的努力下继续延伸。
他不满足于一般的和声配器手段,而是借鉴新浪漫主义的成就(特别是瓦格纳的音乐),利用瓦格纳改革的纯外在特征:激情、处理的细腻和鲜明的配器手段,而不是通过诗、文学或造型艺术的题材起作用。其交响乐风格从贝多芬出发,复调方面从巴赫出发,同时还把交响乐的传统技法同古代众赞歌的因素结合在一起。这些特点使得他与同时代的勃拉姆斯的风格有相似之处,但不如后者的音乐有那么大的影响。近年来,好象已经过了时的布鲁克纳交响乐,又重新在音乐厅响起。严肃的作品使听众从中得到美的感受,在西欧日益引人注目。
![安东.布鲁克纳(Anton Bruckner)压轴快板(Iv. Finale. Allegro)](http://www.qiyuexuexi.com/uploads/allimg/220126/1-220126203134.jpg)
布鲁克纳在1896年10月11日逝世,终年72岁。
布鲁克纳是勃拉姆斯外另一位19世纪在后世留下深刻影响的作曲家之一。特别是他的第九交响曲,在当时可谓前卫,待启示性。布鲁克纳大胆的和声对位音响可以说为勋伯格开了路。他独特的配器和实现手法为卡尔·尼尔森和让·西贝柳斯所推广。布鲁克纳的影响其实还可见于马勒的作品,还有新古典主义作曲家如保罗·亨德米特和约翰·尼伯姆克·大卫的作品。布鲁克纳另一功绩是,将弥撒和感恩赞这类宗教音乐音乐会化。布鲁克纳的音乐语言在20世纪的作曲家弗兰兹·施密德和理查德·威兹的努力下继续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