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希.克莱伯(Erich Kleiber)-贝多芬:田园交响曲(Postoral)
佚名 网络 F大调第六交响曲(Symphony No. 6 in F major,Op. 68),又名“田园交响曲”,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并亲自命名为《田园》。本曲大约完成于1808年,是他少数的各乐章均有标题的作品之一,也是贝多芬九首交响乐作品中标题性最为明确的一部。此时的贝多芬双耳已经完全失聪,这部作品正表现了他在这种情况下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是一部体现回忆的作品。这部作品1808年在维也纳首演,由贝多芬亲自指挥,在首演节目单上,他写到:“乡村生活的回忆,写情多于写景”。整部作品细腻动人,朴实无华,宁静而安逸,与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同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
贝多芬1792年从波恩来到维也纳,在这里生活了35年,直到1827年去世,他的全部重要作品几乎都在这里写成。贝多芬在维也纳多次搬家,他的墓葬也在维也纳。在值得纪念的贝多芬生活遗迹中,有一处是著名的“贝多芬小路”,这条小道之所以著名,不仅是因为贝多芬常在这里散步,他的第六交响曲就是在这里产生灵感并构思的。“贝多芬小路”位于维也纳郊外的海利根斯塔特,这个地名对于贝多芬来说非同寻常,1802年他住在这里时写下了“海利根遗嘱”,当时他几乎自杀。1808年贝多芬再次在这里赁屋隐居,写下了他的第六号交响曲。
F大调第六交响曲是贝多芬交响乐中唯一的标题音乐。所谓标题音乐是指音乐具有故事性、情节性,表现文学概念或绘画场面。贝多芬的F大调第六交响曲被认为是标题音乐的典范。贝多芬对这部交响乐加的标题是“田园生活的回忆”,他在总谱的扉页上特别注明,“主要是感情的表现,而不是音画”。贝多芬怕人们误解他的音乐,更明确地说:“《田园》交响曲不是绘画,而是表达乡间的乐趣在人心里所引起的感受”,他强调的是人的精神世界而不是描摹自然。
F大调第六交响曲共分五个乐章,每个乐章各有一个小标题。其中第三、四、五乐章连续演奏:
第一乐章,初到乡村时的愉快感受。不太快的快板,F大调,2/4拍子,奏鸣曲式。由双簧管呈现出明亮的第一主题,充满着浓郁而清新的乡间气氛,使人们感受到贝多芬投身到大自然后的喜悦心情。音乐在平静安宁的气氛中进行,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反复交替,作者并不在主题上加以他善长的发挥手法,只是朴实地重复,形成恬静清新的自然美景,音乐自然流动,没有强烈的力度变化,表现出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得到的精神安宁。
第二乐章,在溪边。很快的行板,描写的是“溪边小景”,降B大调,12/8拍子,奏鸣曲式。这是一个描写静观默想的乐章,在形如小溪潺潺流水的第二小提琴、中提琴与大提琴的伴奏下,第一小提琴所呈现的第一主题显得悠扬而且明亮、清澈。音乐有如清澈的溪流,舒缓平静,偶有熏风微拂,水面上荡起轻微的涟漪,扭动了水面上倒映的白云树影。远处的树林好像在做着深呼吸,音乐的律动微微开合,暗示着一种生命的韵律涵养在博大廖廓的大自然里。一组木管乐器摹仿的鸟鸣打破了宁静,音乐更加富于诗意。据《贝多芬传》的作者辛德勒记载,他曾经陪伴贝多芬在海利根斯塔特一条山谷旁的小溪边漫步,途中,贝多芬踏上一片草地,背靠一棵树说:“我就是在这儿创作了《小溪边》,黄鹂、鹌鹑、夜莺和杜鹃,都鸣叫着,我把它写进乐曲里了。”
第二乐章,在溪边。很快的行板,描写的是“溪边小景”,降B大调,12/8拍子,奏鸣曲式。这是一个描写静观默想的乐章,在形如小溪潺潺流水的第二小提琴、中提琴与大提琴的伴奏下,第一小提琴所呈现的第一主题显得悠扬而且明亮、清澈。音乐有如清澈的溪流,舒缓平静,偶有熏风微拂,水面上荡起轻微的涟漪,扭动了水面上倒映的白云树影。远处的树林好像在做着深呼吸,音乐的律动微微开合,暗示着一种生命的韵律涵养在博大廖廓的大自然里。一组木管乐器摹仿的鸟鸣打破了宁静,音乐更加富于诗意。据《贝多芬传》的作者辛德勒记载,他曾经陪伴贝多芬在海利根斯塔特一条山谷旁的小溪边漫步,途中,贝多芬踏上一片草地,背靠一棵树说:“我就是在这儿创作了《小溪边》,黄鹂、鹌鹑、夜莺和杜鹃,都鸣叫着,我把它写进乐曲里了。”
第三乐章,乡村欢乐的集会。快板,F大调,3/4拍子,诙谐曲。这个乐章的主题是如牧笛风格的旋律,单纯活泼,表现了欢笑的乡民来自四面八方,并跳起了快乐的舞蹈。音乐取材于民间旋律,描写乡间村民兴高采烈的舞蹈场面,活跃而喧闹,质朴而粗犷,像一幅色彩鲜明线条粗豪的民间风俗画。当欢乐的场面达到顶点的时候,音乐出现了一些不安并很快变成远处的雷声,欢乐的集会被打断。
第四乐章,暴风雨。快板,f小调,4/4拍子。在这一乐章中,狂风呼啸,裹挟着雷电排山倒海般袭来,转瞬间便笼罩了一切。整个乐队都在急速飞旋,弦乐刮起一阵阵旋风,倍大提琴发出沉重的怒号,短笛凄厉的尖啸像是狂风的呼哨,铜管和定音鼓的霹雳令大地震颤,包含乐队全部音域的半音下滑好像风暴在横扫一切,想把世界带进地狱一般。但是,“卷地风来忽吹散”,暴风雨很快就过去了,代替它的是田园牧歌。
第五乐章,牧人的歌。小快板,“牧歌,暴风雨过后欢乐和感激的心情”,F大调,6/8拍子,回旋的奏鸣曲式。乐章的主题恬静开阔,象牧人在田野中歌唱,表现了雨过天晴之后的美景。雨后复斜阳,大地恢复平静,草地发出清新的馨香,牧歌传达着对大自然的感激心情,这种喜悦、安宁、欣慰的情绪一直贯穿这个乐章,整部交响乐在这样的气氛中结束。
该作品第二乐章结尾处,有三种木管乐器模仿了小溪边的鸟鸣。这一几乎是自然主义的乐段,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囿于古典乐派的传统观念,人们认为如此粗糙、未经处理的声响,根本不适宜用在交响曲中,甚至不能被称为音乐。但柏辽兹对贝多芬进行了辩护,认为他的手法相当高明,有着相当的感染力。并称如果“鸟鸣声是幼稚的模仿”,那对“风暴中的电闪雷鸣、风起云涌”又该作何评价;更称这时贝多芬已几乎耳聋,这些鸟鸣声可以说是对于声响世界的回忆和缅怀。
埃里克。克莱伯(Erich Kleiber),奥地利指挥家。1890年8月5日生于维也纳,1956年1月27日卒于苏黎世,是卡洛斯·克莱伯的父亲。幼年移居到布拉格,早年曾在布拉格音乐学院学钢琴、管风琴和指挥。毕业后,1912年任施姆塔特宫廷剧院指挥,1922——1923年在曼海姆歌剧院担任指挥。1923——1935年任柏林国家歌剧院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在柏林国家歌剧院期间,成功地指挥了L.亚纳切克的《耶奴发》、A.贝格的《沃采克》等歌剧的首演。1935年因兴德米特遭纳粹迫害而愤然辞职,移居南美,任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哥隆剧院首席指挥,1943-1947年又担任古巴哈瓦那爱乐乐团指挥。二战结束后回欧洲,1950年任科文特花园剧院定期指挥,1954年回柏林国家歌剧院,再担任音乐指导。克莱伯有优异的节奏感,组织力强,是抒情风格的代表性指挥家,被认为是莫扎特、理查·斯特劳斯和贝尔格歌剧作品的杰出诠释者,他领导的柏林德国歌剧院在30年代达到了极高的世界声誉。同时,他指挥贝多芬、舒伯特等人的管弦乐也有极高的声誉,被称为“精巧细致的管弦乐指挥专家”。他指挥英国室内乐团演奏的蒙特威尔第与巴洛克作品,可堪称权威,而对巴洛克时期协奏曲的诠释尤其到位
贝多芬1792年从波恩来到维也纳,在这里生活了35年,直到1827年去世,他的全部重要作品几乎都在这里写成。贝多芬在维也纳多次搬家,他的墓葬也在维也纳。在值得纪念的贝多芬生活遗迹中,有一处是著名的“贝多芬小路”,这条小道之所以著名,不仅是因为贝多芬常在这里散步,他的第六交响曲就是在这里产生灵感并构思的。“贝多芬小路”位于维也纳郊外的海利根斯塔特,这个地名对于贝多芬来说非同寻常,1802年他住在这里时写下了“海利根遗嘱”,当时他几乎自杀。1808年贝多芬再次在这里赁屋隐居,写下了他的第六号交响曲。
F大调第六交响曲是贝多芬交响乐中唯一的标题音乐。所谓标题音乐是指音乐具有故事性、情节性,表现文学概念或绘画场面。贝多芬的F大调第六交响曲被认为是标题音乐的典范。贝多芬对这部交响乐加的标题是“田园生活的回忆”,他在总谱的扉页上特别注明,“主要是感情的表现,而不是音画”。贝多芬怕人们误解他的音乐,更明确地说:“《田园》交响曲不是绘画,而是表达乡间的乐趣在人心里所引起的感受”,他强调的是人的精神世界而不是描摹自然。
F大调第六交响曲共分五个乐章,每个乐章各有一个小标题。其中第三、四、五乐章连续演奏:
第一乐章,初到乡村时的愉快感受。不太快的快板,F大调,2/4拍子,奏鸣曲式。由双簧管呈现出明亮的第一主题,充满着浓郁而清新的乡间气氛,使人们感受到贝多芬投身到大自然后的喜悦心情。音乐在平静安宁的气氛中进行,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反复交替,作者并不在主题上加以他善长的发挥手法,只是朴实地重复,形成恬静清新的自然美景,音乐自然流动,没有强烈的力度变化,表现出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得到的精神安宁。
第二乐章,在溪边。很快的行板,描写的是“溪边小景”,降B大调,12/8拍子,奏鸣曲式。这是一个描写静观默想的乐章,在形如小溪潺潺流水的第二小提琴、中提琴与大提琴的伴奏下,第一小提琴所呈现的第一主题显得悠扬而且明亮、清澈。音乐有如清澈的溪流,舒缓平静,偶有熏风微拂,水面上荡起轻微的涟漪,扭动了水面上倒映的白云树影。远处的树林好像在做着深呼吸,音乐的律动微微开合,暗示着一种生命的韵律涵养在博大廖廓的大自然里。一组木管乐器摹仿的鸟鸣打破了宁静,音乐更加富于诗意。据《贝多芬传》的作者辛德勒记载,他曾经陪伴贝多芬在海利根斯塔特一条山谷旁的小溪边漫步,途中,贝多芬踏上一片草地,背靠一棵树说:“我就是在这儿创作了《小溪边》,黄鹂、鹌鹑、夜莺和杜鹃,都鸣叫着,我把它写进乐曲里了。”
第二乐章,在溪边。很快的行板,描写的是“溪边小景”,降B大调,12/8拍子,奏鸣曲式。这是一个描写静观默想的乐章,在形如小溪潺潺流水的第二小提琴、中提琴与大提琴的伴奏下,第一小提琴所呈现的第一主题显得悠扬而且明亮、清澈。音乐有如清澈的溪流,舒缓平静,偶有熏风微拂,水面上荡起轻微的涟漪,扭动了水面上倒映的白云树影。远处的树林好像在做着深呼吸,音乐的律动微微开合,暗示着一种生命的韵律涵养在博大廖廓的大自然里。一组木管乐器摹仿的鸟鸣打破了宁静,音乐更加富于诗意。据《贝多芬传》的作者辛德勒记载,他曾经陪伴贝多芬在海利根斯塔特一条山谷旁的小溪边漫步,途中,贝多芬踏上一片草地,背靠一棵树说:“我就是在这儿创作了《小溪边》,黄鹂、鹌鹑、夜莺和杜鹃,都鸣叫着,我把它写进乐曲里了。”
第三乐章,乡村欢乐的集会。快板,F大调,3/4拍子,诙谐曲。这个乐章的主题是如牧笛风格的旋律,单纯活泼,表现了欢笑的乡民来自四面八方,并跳起了快乐的舞蹈。音乐取材于民间旋律,描写乡间村民兴高采烈的舞蹈场面,活跃而喧闹,质朴而粗犷,像一幅色彩鲜明线条粗豪的民间风俗画。当欢乐的场面达到顶点的时候,音乐出现了一些不安并很快变成远处的雷声,欢乐的集会被打断。
第四乐章,暴风雨。快板,f小调,4/4拍子。在这一乐章中,狂风呼啸,裹挟着雷电排山倒海般袭来,转瞬间便笼罩了一切。整个乐队都在急速飞旋,弦乐刮起一阵阵旋风,倍大提琴发出沉重的怒号,短笛凄厉的尖啸像是狂风的呼哨,铜管和定音鼓的霹雳令大地震颤,包含乐队全部音域的半音下滑好像风暴在横扫一切,想把世界带进地狱一般。但是,“卷地风来忽吹散”,暴风雨很快就过去了,代替它的是田园牧歌。
第五乐章,牧人的歌。小快板,“牧歌,暴风雨过后欢乐和感激的心情”,F大调,6/8拍子,回旋的奏鸣曲式。乐章的主题恬静开阔,象牧人在田野中歌唱,表现了雨过天晴之后的美景。雨后复斜阳,大地恢复平静,草地发出清新的馨香,牧歌传达着对大自然的感激心情,这种喜悦、安宁、欣慰的情绪一直贯穿这个乐章,整部交响乐在这样的气氛中结束。
该作品第二乐章结尾处,有三种木管乐器模仿了小溪边的鸟鸣。这一几乎是自然主义的乐段,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囿于古典乐派的传统观念,人们认为如此粗糙、未经处理的声响,根本不适宜用在交响曲中,甚至不能被称为音乐。但柏辽兹对贝多芬进行了辩护,认为他的手法相当高明,有着相当的感染力。并称如果“鸟鸣声是幼稚的模仿”,那对“风暴中的电闪雷鸣、风起云涌”又该作何评价;更称这时贝多芬已几乎耳聋,这些鸟鸣声可以说是对于声响世界的回忆和缅怀。
埃里克。克莱伯(Erich Kleiber),奥地利指挥家。1890年8月5日生于维也纳,1956年1月27日卒于苏黎世,是卡洛斯·克莱伯的父亲。幼年移居到布拉格,早年曾在布拉格音乐学院学钢琴、管风琴和指挥。毕业后,1912年任施姆塔特宫廷剧院指挥,1922——1923年在曼海姆歌剧院担任指挥。1923——1935年任柏林国家歌剧院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在柏林国家歌剧院期间,成功地指挥了L.亚纳切克的《耶奴发》、A.贝格的《沃采克》等歌剧的首演。1935年因兴德米特遭纳粹迫害而愤然辞职,移居南美,任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哥隆剧院首席指挥,1943-1947年又担任古巴哈瓦那爱乐乐团指挥。二战结束后回欧洲,1950年任科文特花园剧院定期指挥,1954年回柏林国家歌剧院,再担任音乐指导。克莱伯有优异的节奏感,组织力强,是抒情风格的代表性指挥家,被认为是莫扎特、理查·斯特劳斯和贝尔格歌剧作品的杰出诠释者,他领导的柏林德国歌剧院在30年代达到了极高的世界声誉。同时,他指挥贝多芬、舒伯特等人的管弦乐也有极高的声誉,被称为“精巧细致的管弦乐指挥专家”。他指挥英国室内乐团演奏的蒙特威尔第与巴洛克作品,可堪称权威,而对巴洛克时期协奏曲的诠释尤其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