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童杜鸣心的音乐道路(2)
佚名 网络在莫斯科大剧院“坐包厢”
杜鸣心回国先找贺绿汀,询问去上海还是留在北京。贺绿汀主张他留在北京,认为在首都发展空间大,出国机会更多。于是,杜鸣心加入贺绿汀任团长的人民文工团,1951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果然,1953年选送两批人去苏联留学,其中选上了钢琴系的杜鸣心。
杜鸣心的作曲专业老师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楚拉基,不但是才华横溢的作曲家,还是莫斯科大剧院院长。这给杜鸣心开阔眼界带来很多方便,杜鸣心经常在这位老师工作的大剧院经理室上课;下午上完课,晚上就留在大剧院看演出,位置是二楼靠舞台?楚拉基的经理包厢。几年下来看了不少世界一流的舞剧歌剧表演,《天鹅湖》、《奥涅金》、《睡美人》等等经典舞台戏剧表演与音乐给杜鸣心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出他创作舞台戏剧音乐的欲望与兴趣,为以后舞剧音乐创作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一日,杜鸣心在包厢看演出,是一出歌剧。主角是著名男高音马斯连里科夫,也是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毕业的,是郭淑珍的同学。演出结束谢幕之时,他照规矩转向右侧经理包厢,向那里的人鞠躬,却发现杜鸣心坐在里面,他很不情愿地鞠了一躬。杜鸣心回想起来,至今仍然高兴得很。又一日,大剧院演《红罂粟花》,故事与中国有关,主角也是当时苏联非常有名的演员巴甫洛娃,票很紧张,连楚拉基手上也没有富余票。楚拉基只好让管理剧场的老太太帮忙想个办法。那天晚上恰好沙皇包厢没有安排什么人,老太太就告诉他们,你们必须灯黑以前进去,灯亮以前出来。免得观众发现舞台正中的沙皇包厢坐的是什么人。
苏联学习期间,杜鸣心看了不少演出,听了不少精彩的音乐会。同时,学习也很勤奋。他的管弦乐作品《牛郎织女》、《节日序曲》,独唱歌曲《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室内乐《钢琴独奏》、《小提琴独奏》等等作品都得到好评。回国后,文化部为这批留学苏联的学生组织了一台音乐会,由留苏学生李德伦指挥,其中演出的也有杜鸣心的作品。
雅俗共赏的舞剧音乐
回国以后第一部大型作品是舞剧《鱼美人》,是为建国十周年献礼的创作节目。当时的苏联专家提出要留学苏联的学生来写音乐,重担就落在了杜鸣心(文章主人公是杜而不是吴,应该放前面)和吴祖强肩上。创作第二部舞剧是文革前夕,江青搞样板戏,中央芭蕾舞团创作《红色娘子军》,杜鸣心、吴祖强又接手音乐创作,时间紧、任务重,就搭建了一个班子,由吴祖强(此处可以放这里)、杜鸣心、施万春、王燕樵、戴宏威几人分工合作。杜鸣心分工是第四场《军民鱼水情》和第六场《常青就义》,其中《军民鱼水情》前面吴清华反省一段舞蹈的音乐是吴祖强作曲,《快乐女战士》开始后的音乐是杜鸣心作曲。这段音乐包括后面的合唱,是如今的音乐会演出最频繁的中国舞剧音乐段落。
《快乐女战士》前面的引子,后面《万泉河水清又清》的合唱旋律素材源自一首海南民歌。原作旋律委婉抒情,略带一丝惆怅,经手杜鸣心创作发展后的合唱,不但优美抒情且欢乐雄壮,很符合剧情发展的需要,也很好满足了革命浪漫主义与革命英雄主义相结合的创作要求。不管是当时听来,还是现在听来,艺术上近乎无可挑剔。但江青还是不满意,认为杜鸣心把30年代旧上海的靡靡之音放进了样板戏。
尽管下面办事的人也觉得这个批评很荒唐,还是得照江青指示办事。于是,“芭团”发动群众搞创作,大家来写“万泉河”。乐队合唱队凡是懂音乐的都来参加,据说写出近百首“万泉河”来了。大家听来听去都不行,最后只得请文化部长于会泳拍板。当然,定下来的只能是杜鸣心的“万泉河”。 如今,《快乐女战士》这段音乐包括后面“万泉河水清又清”的合唱,已是国内音乐会演出最为频繁也是最受欢迎、雅俗共赏的中国舞剧音乐段落。
大半辈子在做教书育人工作(大半辈子教书育人)
粉碎“四人帮”后,年过半百的杜鸣心迎来了人生的黄金期,焕发出艺术青春,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玄凤》、《牡丹仙子》两部舞剧,交响乐6部、管弦乐6部,钢琴、小提琴协奏曲5部,民族器乐作品两部,以及独奏、独唱、各种室内乐作品和大量的影视音乐;可谓作品等身,硕果累累。
与杜鸣心50年音乐创作等量齐观的成绩,是大半辈子教书育人的工作。除开“文革”一段时间杜鸣心工作在中央芭蕾舞团创作室而外,其余时间都在中央音乐学院教作曲,培养出了一批优秀作曲家,其中包括郑秋枫、王立平、张丕基、石夫、叶小钢、姚盛昌、徐沛东、温中甲、刘索拉等等著名人物。
作为作曲家杜鸣心的一大半人生中,有几个与命运相连的关键时刻,用他的话说,这时候都有“贵人相助”。他回忆说,如果在第二儿童保育院没有蒋荣英老师的关心与培养,他就去不了育才学校学音乐;如果在育才学校没有贺禄汀、马思聪等音乐家的培养,回上后没有曹石峻介绍老师、负担学费跟随拉扎雷夫学习,自己的进步就不会那么大;如果去苏联没有赵沨批的那个条子,他就没有机会去学作曲;如果留学苏联不是碰上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楚拉基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作曲家兼大剧院院长的老师,他专业的进步与眼界大开也就不大可能;如果不是碰上古拜杜琳这样优秀的同学帮助自己,学习上的一些困难恐怕也难于克服……。
这一长串有名有姓的人物构成了杜鸣心的运气,使他顺利成长为一位有作为的作曲家。谈到这些在人生关键时刻帮助过他的人们,杜鸣心满怀感激。他说他学习音乐是碰上了“贵人” 。这些“贵人”有些是多次给他帮助,比如贺禄汀;有的是分手后再也没见面,比如蒋荣英。杜鸣心回忆说,他多次寻找这位自己音乐的启蒙老师,却杳无音信。解放后才听说她牺牲在大西北了,而古圣寺教他乐理的任光老师牺牲在皖南事变。杜鸣心恩师的绝大多数是品格、才华出众的人物。在此,作曲家杜鸣心的故事不只是“好学生”碰见了“好老师”,碰见了好人;在此,这些有名有姓的人物帮助杜鸣心,不单是伯乐识“千里马”的故事,他们的榜样无形中影响了他的成长,促成了他的成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