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频道主页

叶小钢谈中国歌剧:为《咏·别》十年磨剑(2)

佚名  网络 

《新民周刊》:歌剧里的四个主角,都有所指,分别是追求物欲和感官欲、追求功利、追求道德、追求审美的四个不同层次人物,为什么这样设置人物?

叶小纲:四个人物,有追求感官物质的,有追求审美的,每个人都不一样。比如唐先生,他的那种宁折勿弯的精神,其实也是很多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 神,就像张伯驹先生。出身高贵,很有文化,又喜欢追求美,在审美中享受自己的人生。如果他不能在审美上达到他对美的追求,那他就放弃自己生命,他不是凡俗 之人。普通人的生活逻辑是:“好死不如赖活”。当然,这种世界观,也有深层次的内涵在里面。

剧本的文字之外,我更多的是用音乐来表现这四个人物。目前剧本的思想脉络还比较模糊,但是我用不同的音乐,让听者感受这四个人物的差别:激烈的、冲突的、忐忑不安的、酸的、甜的,都在音乐中自然而然地呈现,弥补戏文上的不足。

《新民周刊》:对几位主演还满意吗?

叶小纲:石倚洁(饰演唐麒声)很突出。他现在居住在奥地利维也纳,但却是地地道道的上海浦东张江人,我们这部歌剧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了一位非 常优秀的中国男高音,这次他取得了很大突破和进步,不容易。不能说他外形条件有多好,但声音真漂亮,演唱水平可以说是目前中国抒情男高音中最高的。本来, 北京的张英席,一米八五的个头,又高又帅,明星一样的帅,演这部戏的形象条件更合适,但是上帝就是这么公平,不把所有的好事都给一个人。要是我拍电影啊, 就用张英席演,用石倚洁的声音。就像以前京剧《海港》中,高志扬的表演和演唱用了两个演员。

当时艺术总监余隆很发愁,不想用男演员来演,他认为中国的男高音太难找了,想用女中音来反串,就像《玫瑰骑士》那样,女扮男装,女性演这类角色,观众更容易接受。但是我和编剧坚持要用男演员,因为我们心里怎么都不认同女的在那儿演男的。

《新民周刊》:这是您的第一部歌剧,之后还准备写第二、第三部歌剧吗?

叶小纲:歌剧像毒药一样,瓦格纳写了歌剧之后就再也不写别的了。我觉得我也快了。我觉得真正的艺术品还是要体现创造者的独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真正能在历史上留下来的经典作品,需要艺术至上。《红楼梦》讲 不讲政治?多少年前,中国那么多文化大家,梁启超、章太炎、鲁迅、周作人、李叔同、齐白石、张恨水、林语堂、朱自清、茅盾、巴金、郁达夫、陈寅恪、闻一 多、张爱玲……他们都是有独立人格的文化大家。如果说近几十年来文化堕落,没这么多大师,恐怕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思考一下原因吧。

接下来我有几个计划。有一部偏现代主义的歌剧,还有中国的古典题材。《尼伯龙根的指环》可以连演4个晚上,昆剧《牡丹亭》可以连演3个晚上,我都考虑过了,不愁没有投资,我第一部歌剧出来以后,心里有点底。《咏·别》相对比较正,所以我想下一部戏我可以相对前卫一点。音乐、舞美、意识都可以超前一点,当然,也希望能与上海多多合作。

  骨子里的民族性

《新民周刊》:您喜欢瓦格纳的歌剧?

叶小纲:我非常喜欢。我是瓦格纳迷。但我只听,不看。马克思主义有三大来源,我也有三个精神来源:中国古典音乐、德国古典音乐和美国当代音乐技 术。瓦格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精神资源,主要是他的强者意识。但我没有怎么受德国现代音乐的影响,德国当代乐派能耐心听下去的不多。美国是一个比较讲究传统 意义美感的国家,我也比较喜欢传统意义美感的艺术作品。

《咏·别》这部戏中体现了很多中国古典美学的精神追求。品质高洁不容于社会,这还是很中国化的美学思想。我还在歌剧中加了一些世俗的众生相,表 现这个社会其实哪个时代都一样。比如女教官唱“我当年怎么样”,旁边一个人就接着讽刺她:“你当年可不怎么样。”还有最后,我借剧中人口说“死什么?好死 不如赖活”。 这种中国人的世俗一面,也是我加进去的,原来剧本里都没有。我觉得还不过瘾,如果有机会,我会把第四幕中的众生相写得更彻底,针针见血,像鲁迅那样来描绘 中国人的人性。歌剧是个production的艺术,一部歌剧,不同的制作可以产生不同的版本。这一次,他们已经做得很不错了,很不容易。

《新民周刊》:《尼伯龙根的指环》在上海演出时您去看了吗?

叶小纲:我没有看。我不怎么喜欢现代派版本的《指环》。瓦格纳的作品,永远是台上不如台下,他的音乐太牛逼了,音乐一出来,总觉得台上体现不够好,跟音乐不是一个级别,总有这样的问题。不要迷信经典作品新制作,好的也是少数。

《新民周刊》:《咏·别》也是将京剧与西洋音乐相结合的一次尝试,可是除了一些念白之外,我并没有看到多少京剧演员的演唱,京剧在这里只是一个故事框架的需要吗?

叶小纲:《咏·别》里的京剧元素很多,但是都变成西洋管弦乐了。这是靠积累,我从小听样板戏,传统京剧也听过不少,京剧音乐对我来说是种血液里的东西。

歌剧里许多旋律都来自京剧,熟悉京剧的听众一听就会知道。我的前奏、过门全是京剧。歌剧演员方面,男的武生,化用的是京剧中的奚派(奚啸伯), 女的则是李慧芳的调子,但都不是很有名的唱腔。我不想用很有名的,因为太出名的话,一听就知道从哪儿来的,也不好。除了一些念白是直接搬用京剧,其他的音 乐部分,都没有直接挪用京剧,否则那就不是歌剧了。

京剧演员不能在歌剧中直接演唱,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京剧演员的识谱习惯和西洋音乐的方式不一样。他们和交响乐队合作要克服很多问题。他们演出时 不看指挥,只听京胡和司鼓。这是两种艺术形式不同的传统和表现方式造成的问题,我把这个问题回避掉了。但我保留了部分念白,让它和歌剧形成一种对话和紧张 关系。比较长的念白出现在第四幕,京剧念白念一句,歌剧演员唱一句,在形式上很有革命性。

《新民周刊》:您之前创作过一部昆曲歌舞剧《贵妃东渡》,将昆曲与交响乐结合,写这样一部作品是否也为今天写《咏·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叶小纲:所以这些之前的努力都帮了我的忙。京昆是一家,昆曲是京剧的祖宗,所以《咏·别》里也有昆曲的调调,比如《咏·别》男一号的主旋律就来自昆曲。这也是积累的结果,如果是十年前我写这部戏,不会是现在这样。

《新民周刊》:做这样一部歌剧,是为了使其成为东西方对话的一种表现,还是说骨子里其实还是民族性的考虑更多?

叶小纲:我觉得骨子里还是民族性的,只是用了一种西方的模式。当时余隆对我说,西方观众会对中国的京剧感兴趣,但是如果用中国京剧演员来唱歌 剧,那就不是歌剧了,所以我们需要在其中找到一种平衡。我要求我的演员咬字比较靠前,比较像中国的民族歌剧,但是发声方法都是美声的,不用话筒而大剧院的 最后一排,观众都能听见。

中国的歌剧成功不容易,不成功有很多的原因,一是主创者的定位不准确,二是创作者的才能尚不足以驾驭一部歌剧,第三,合适的演员不多。一部歌剧要成功,这几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出现大的问题,所以说创作一部歌剧是非常艰难的过程。

《新民周刊》:那么对中国歌剧的现状,您还是以不满意居多?

叶小纲:中国歌剧的现状,首先还不够繁荣是肯定的。歌剧毕竟是种外来的艺术模式,过去的五六十年里,中国歌剧一直在做各种各样的尝试,比如中国歌剧起步之初的《白毛女》、《江姐》、 《洪湖赤卫队》,它们没有采用西方歌剧的模式, 等于两个系统在交战。歌剧作为一种西方舶来品,你必须符合它的演出模式或创作规律。中国的民族歌剧做了很多尝试。你说它们成功吗?很成功,老百姓很喜欢。 成功之处在于它的旋律和语言的结合特别好——中文写歌剧是很难的。当然,中国的民族歌剧受意识形态影响很大,它是强势推行的,但为今天我们写《咏·别》这 样的歌剧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中国民族歌剧不是世界通用模式,无法走向世界,这种唱法西方人不会,就像西方人不会京剧一样,因为你走了一条非西方的道路。

而《咏·别》可以走向世界,我们用的是通用模式,就像电脑里的二进制,你能用,我也能用。世界上任何一个女高音只要学中文发音,就能唱《咏· 别》了。我们完全是用西方模式的歌剧,来讲一个中国故事。这也是我做这个歌剧的初衷,中国文化,要用世界上大多数人能用的、看得懂、听得懂的、弄得明白的 系统来实现,这样可以让世界更多地更好地了解中国。

《新民周刊》:正因为歌剧在中国的时间非常短,大多数观众还没有形成观看歌剧的习惯,您觉得《咏·别》这部歌剧是否能得到普通观众的认可?

叶小纲:我没有走实验歌剧的路线,相信它的受众面不会窄。

《新民周刊》:《咏·别》是北京国际音乐节的闭幕节目,您自己也是北京现代音乐节的创办人,怎么创办这个音乐节的?

叶小纲:我很感谢余隆给我这次机会,做中国原创的大歌剧,是他的理想。具体操作, 需要极强的行政能力和管理魄力,我要向他学习。至于现代音乐节,原来的想法很朴素,就是觉得外国有中国也要有,我在维也纳时看到有维也纳现代音乐节,我就 想,来个北京现代音乐节吧。一晃至今也已经8年了,在这个音乐节上,我们推出了许多新作品,但还没有制作过歌剧,所以我想在北京现代音乐节上做一部。

《新民周刊》:选择了在上海大剧院首演,您对上海的文化产业是否关注?对它们怎么评价?

叶小纲:上海曾经是中国文化的半壁江山,但是最近几十年衰落了。但我认为,近年来上海并没有出现什么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非常有影响的作品,上海的高端文化非常缺位。上海的资金很雄厚,却做了一些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事,比如请外国人写上海,让人觉得是被忽悠了……

叶小钢谈中国歌剧:为《咏·别》十年磨剑

叶小钢谈中国歌剧:为《咏·别》十年磨剑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巴赫的作品(按分类)

巴赫的作品(按分类)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肖邦的练习曲

肖邦的练习曲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肖邦的钢琴奏鸣曲

肖邦的钢琴奏鸣曲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莫扎特的弦乐二重奏大全_莫扎特的弦乐二重奏简介

莫扎特的弦乐二重奏大全_莫扎特的弦乐二重奏简介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莫扎特的长笛四重奏大全_莫扎特的长笛四重奏简介

莫扎特的长笛四重奏大全_莫扎特的长笛四重奏简介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莫扎特的弦乐五重奏大全_莫扎特的弦乐五重奏简介

莫扎特的弦乐五重奏大全_莫扎特的弦乐五重奏简介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法语:Frédéric François C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法语:Frédéric François C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语:Johann Sebastian Bach)简介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语:Johann Sebastian Bach)简介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圣桑:《动物狂欢节》

圣桑:《动物狂欢节》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刘敦南(Liu Dunnan)简介

刘敦南(Liu Dunnan)简介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女高音歌唱家(王威 Wang Wei)简介

女高音歌唱家(王威 Wang Wei)简介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歌剧《白毛女》 The White Haired Girl

歌剧《白毛女》 The White Haired Girl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郭淑珍 Guo Shuzhen)简介

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郭淑珍 Guo Shuzhen)简介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声乐教育家(金铁霖 Jin Tielin)简介

声乐教育家(金铁霖 Jin Tielin)简介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张小夫(Zhang Xiaofu)简介

张小夫(Zhang Xiaofu)简介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女高音歌唱家(甘露露 Gan Lulu)简介

女高音歌唱家(甘露露 Gan Lulu)简介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邹野(Zou Ye)简介

邹野(Zou Ye)简介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男高音歌唱家(范竞马 Fan Jingma)简介

男高音歌唱家(范竞马 Fan Jingma)简介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钢琴 吉他 长笛 电子琴 架子鼓 萨克斯 手风琴 口琴 陶笛 小提琴 单簧管 ukulele 小号 双簧管 圆号 长号 电钢琴 电吉他 贝司 风笛 口风琴 马林巴 竖琴 大提琴 竖笛
古筝 二胡 笛子 洞箫 古琴 中阮 葫芦丝 琵琶 巴乌 尺八 唢呐 板胡 高胡 京胡 柳琴 三弦 扬琴 月琴 马头琴
曲谱大全 戏曲学习 交响乐 歌剧学习 乐理知识 乐器种类 名家名曲 音乐百科 著名乐团 乐器考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