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曲中基本指法或指法组合注意的的问题
佚名 网络在古筝演奏的学习中,练习曲与乐曲是两个不同的体系或者说概念,但是它们却又紧密相连。练习曲似乎是弹奏乐曲必须经过的一步,是打基础的阶段。通过练习曲,我们可以学习基本的指法,然后通过练习曲进行强化而达到某种熟练的程度。乐曲就不一样了,它涉及的方面要比练习曲更多。练习曲或许是针对某一种指法或者指法的组合,在某种固定模式的安排下,比如音节级进或者模进构成一种“连环扣”形式的乐段。而乐曲包含着多种指法,结构与铺排的方式远比练习曲要复杂。也因此种差异,许多学习者往往偏向乐曲的学习和练习,而对专门练习曲的练习却不多,甚至是零。可以说这种偏见是一种非常大的失误。这两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练习曲是为了指法更好地巩固的一个手段,也是学习乐曲前的重要阶段。有时候,一些一开始就学习乐曲的人,或许兴趣很浓,但是越往后的学习会越来越慢,因为基础没有打好,或者说在没有学会走路之前就已经开始跑了。此外,练习曲不能代替乐曲。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人弹奏练习曲很快,技巧也很好,但是弹奏乐曲时往往并不那样连贯,或者有味道。我们可以从练习曲中获得技巧,但是乐曲可并非仅仅有技巧那样简单了。
在教学或者学习中,我建议大家既重视练习曲又重视乐曲的综合练习。这里我想从筝乐的地域性风格角度出发,来谈谈为什么我们一定要重视两个方面的练习。
之所以谈古筝音乐的地域性风格,是因为我们的古筝艺术包括多个风格各异的流派。这些流派多数是建立在不同地方的民间音乐、民间戏曲、说唱曲艺等基础上的,比如山东筝除了老八板曲子之外,有一大部分是脱胎于山东琴书这一地方说唱形式,又如陕西筝曲有一些是取材自秦腔、碗碗腔、迷糊戏曲等音乐,有一些则是从西安鼓乐中挖掘出来,等等。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也一样。古筝音乐的地方性风格多受当地的地理环境、语言、风俗等方面的影响,从而独树一格。那么古筝音乐的地域性风格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呢?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左手润腔的方式或手法的不同。另外还有弹奏时运指技巧、独特的演奏技法或者技法组合等。比如我们古筝音乐中的两个半音音阶4与7。这两个半音的弹奏在不同流派的乐曲中做韵的技巧是不一样的。稍有差池,南腔估计变北调,味道不会地道甚至被糟蹋得一塌糊涂了。潮州筝中重六调中的微升4与微降7与陕西筝曲中的微升4、微降7多少也有不同,这个就需要多听,在风格记忆下弹到位,而不能混为一谈。再比如上滑音的弹奏。在北派乐曲中,上滑的效果一般都比较直接、干脆,而南派的乐曲对上滑可要含蓄收敛的多。这些都是地方性的音乐语言、语汇所要求的,我们就不能只顾弹,而不注重其地方风格的展示与表现了。
我们在学习练习曲的时候,往往得到的是某种指法的最基本的弹奏,是不包含任何风格技巧的弹奏。而乐曲却不一样了,你弹山东筝,就需要沿袭山东筝的弹法,你不能跑到河南筝的弹奏方法上来,如果用别派的弹法弹奏某个派别的乐曲,那风格就会大大削弱,甚至让听众犯糊涂你弹得到底是哪个地方的音乐。
总之,练习曲可以帮助你巩固好弹奏所需要的基本技巧,而乐曲需要在最基本的技巧上加上风格技巧。这是无论如何都需要注意的,尤其是弹奏那种传统的筝曲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