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提琴百科

频道主页

刘子正专访:音色是中提琴的一切

佚名  网络 

它在交响乐团里

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却很少人真正聆听过它的声音;

它在室内乐中出场率极高,

独奏音乐会却十分罕见;

许多人对它津津乐道,

却并非出于对它的了解,

而仅仅因为它

承包了古典音乐圈90%的笑话……

你猜对了,它就是 中提琴。

说起中提琴,大家对它既熟悉又陌生。

我们似乎能从许多古典音乐梗中了解它的身世,却因为很少有机会能聆听中提琴独奏,因此对它真实的声音又不太了解。

来自香港的中提琴独奏家刘子正(Born Lau)是当今世上冉冉升起的中提琴独奏明星,他毕业于美国著名的柯蒂斯音乐学院,是国际普利姆罗斯中提琴大赛得奖者,曾任上海交响乐团中提琴声部首席,现任中国音乐学院管弦系中提琴教授。此外,刘子正还是第一位录制和出版中提琴独奏专辑的中国音乐家,他使得更多的国人能聆听到中提琴真正的声音。

我们与他进行了一次访谈,听他介绍关于中提琴的声音、关于大家对中提琴的误解,以及关于作为中提琴演奏家的他。

1

如果我从小是被逼着练琴的,我现在拉琴肯定没有这种自然流露的感觉。

你之前是学小提琴的,后来转学中提琴,是家长要求你学小提琴吗?

刘:我小时候一开始是学声乐的,然后学了一年的钢琴,再然后就是认真地开始学小提琴。到了我11岁的时候,开始学习拉罗的协奏曲,我记得当时有很多高音在小提琴的E弦上,那音色一直让我感到有些许不舒服。然后我向老师借了一把中提琴拉起这首曲子,才发现原来我一直在寻找的音色就在这里。我是从那时候转向学习中提琴的。

你会选择音乐的道路,是因为你家里人也有音乐家吗?你是怎么决定专业地学习演奏的?

刘:其实我是整个家族第一个玩音乐的人,我非常热爱音乐。很幸运的是我的父母愿意支持我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他们真的很难得,一直没有逼我练琴,没有给我压力,让我能完全出于兴趣去学音乐。

没有人逼你练琴的话,你小时候是怎么能坚持下来的?

刘:我记得小时候我妈问我是不是想学琴,如果是,你需要努力,如果你不想学,可以不学。她让我自己去选择做不做这件事,所以我没有一种被人逼着去学的感觉,没有压迫感。我觉得如果我从小是被逼着学琴的,我现在拉琴的时候肯定没有这种自然流露的感觉,我觉得很幸运,我爸妈真的没有逼过我。

2

我认为如果你在演奏时有一点私心,观众都可能会听得出来你的伪善。

传闻说有些人学不好小提琴,才转去学中提琴,但是学不好小提琴的人,真的能拉好中提琴吗?

刘:正好相反,我个人认为演奏中提琴其实一定会比小提琴难很多,因为小提琴的乐器比较小,演奏时需要的体能、消耗的精力都无法跟中提琴比。如果是演同一首炫技型的曲目,用中提琴去演奏一定是比小提琴难很多。但我并不想因此用中提琴来演太多炫技作品来证明自己,当小提琴可以很轻易就能演好这首作品,非要用中提琴来演的话,我认为这么做是失去了音乐本身的目的和意义,似乎是为了做而做。

从小提琴转到拉中提琴,我认为起码要最少一两年的时间去调整演奏时的心态和对音色的感觉,甚至对我来说是意味着向另一种生活的转变。就好像从女高音转到男中音,不只是花时间练琴的问题,更是一个内在的修养、乃至生活模式的调整。

演奏中提琴最重要的是找到它的声音,这种磁性的声音。我觉得演奏家可以更多从这个角度去探索这个乐器,而不是努力去让中提琴做到跟小提琴同样的事,完成同样技巧性的曲目。虽然有很多人希望从这方面去探索,比如一些学生或者是刚刚从小提琴转中提琴的人。但当你拉了中提琴很多年之后,你会对慢慢改变观点。

既然中提琴的炫技比小提琴更难,你会在演奏中有不甘心的感觉吗?觉得自己完成了更难的任务,观众却不一定听得出来?

刘:我觉得一个严肃的音乐家应该持有想法是: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奉献给作品、音乐和我的乐器。这一行想要成功,你要有一颗奉献的心,台上每一秒都是献给音乐。我认为如果你在演奏时有一点私心,观众都可能会听得出来你的伪善。所以我拉琴的时候会尽量少想自己,我的感受是仅限于我个人的,我要做的事是确保自己能百分百传达到作曲家想要表达的事物。

许多历史上的小提琴大师也都是中提琴家,例如约阿希姆、海菲兹、奥伊斯特拉赫,现在却很少见到这样的演奏家了,原因是什么?

刘:可能是因为现在有越来越多优秀的中提琴家,所以小提琴家们就可以专注于自己的乐器,而且像我之前说的,以为两种乐器的声音特性不一样,转换的时候需要一个很长的适应期,观众是可以立刻听出来演奏家是一直在拉中提琴还是刚从小提琴转过来的。

音乐界流传着很多关于中提琴的笑话,大部分都是笑乐团里的中提琴手。你之前在多个乐团演奏中提琴,中提琴声部真的如外界所说那么不被重视吗?

刘:我觉得之所以会有这些笑话,大概是因为在一百多年前的交响乐团里,并不存在真正的中提琴声部,当时这个声部是称之为“第三小提琴声部”,乐团把水平最低的成员都放到这个声部里,造成很多人对中提琴声部有很深的成见。但是这三四十年来,涌现了很多优秀的中提琴家,不管是在乐团还是在音乐学院的招生考试中,中提琴的候选人是和小提琴、大提琴的候选人具备同等资质的,对中提琴专业的招生要求跟其他乐器一样的。这些笑话我觉得很有趣,但已经不适用于现在这个时代了。

中提琴的尺寸至今仍然未统一,是否意味着这个乐器在成长和进化中?

刘:我觉得绝对可以这么说。有很多中提琴家会选择厚一点、大一点的琴,可能他们认为这样音色会比较浑厚和有磁性,但问题是乐器越大,演奏时消耗越大,琴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技术的发挥。所以我个人会偏向于小一点的琴,而且我认为音色是靠个人把握的,够不够浑厚不一定在于琴的大小,而是在于技术和处理方式。

如果中提琴的大小不同,那在一个乐队里,有不同尺寸的琴,会不会导致一个声部里很难做到音色、弓法上的统一呢?

刘:中提琴的大小在乐队里是不会影响合奏的声音的,演奏时候依靠的是乐手们聆听的能力、技术和视野。

3

不管是不是第一人,我都只想让观众感受到中提琴声音的魅力。

作为“主角”的中提琴独奏,和作为“联合主演”的室内乐演奏,你更喜欢哪种,演奏哪种更舒服?

刘:我自己肯定是最喜欢演室内乐,特别是弦乐四重奏这种形式,我认为这是人类最高级的交流方式(原话:highest form of human interaction)。因为在一个四重奏里面,你需要同时聆听另外三人的声音并且与之回应、沟通,这是一种极强的聆听能力,而且需要很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很自然地做到。在我看来弦乐四重奏是类似婚姻一样的体系,因为在其中你真的需要把自己无私地奉献给这个组合,当四个人都能彼此共鸣的时候,会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声音效果,这种感觉很难在其他形式发生。

和钢琴一起合作演奏鸣曲则会简单很多,因为你只需要配合另一位音乐家,而不是三位。

2021年,你在广州举办了这座城市历史上首场中提琴独奏音乐会,2022年,你发行了国内第一张中提琴独奏专辑,对这些“历史性”的事件,你有什么感想?

刘:其实在那次演出和录音之前我都不知道这回事,当然是感到非常荣幸。但是我不希望别人会觉得我是第一个做这件事的人而去特别看待,不管是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人,我都只是想让观众感受到中提琴声音的魅力和它的特点。音色就是中提琴的一切(原话:Viola is all about sound)。

哈恰图良说中提琴的声音美、温柔、可爱、抒情,因而具有某种女性因素。你会怎么描述中提琴的魅力?你认为音色可以用性别来形容吗?

刘:很多人会觉得中提琴的声音像男中音,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每个演奏者要找到自己的声音,不管是男性化还是女性化,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特别的声音。当我们去听一些老派的录音,比如海菲兹、奥伊斯特拉赫的唱片,你能在10秒钟内听出是谁在演奏。我希望这种传统和特色可以一路延续下去,现在在音乐学院里有一个在我看来很危险的现象,就是很多学生的演奏已经是以技术为主,但他们对声音的认知和对自己特点的探索是缺乏的。而当音乐家里越来越多的音乐家失去自己独特的声音,我认为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所以我教学生的时候都会鼓励他们去寻找自己的声音。

那你会用什么方法?

刘:我会让学生每学一首新曲目的时候都先拿总谱出来看,他们需要从第三者的角度去消化这个曲目;而如果这个曲目是标准曲目,有许多人演奏过的曲目,我会建议他们找到最好的录音来听,至少找三到四个不同的版本,去看看前人已经尝试过的处理,从中可以找到他们自己演奏这个曲目时的意义。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在尊重作曲家的原意的基础上,找到属于自己演奏的声音。

从鲜少有中提琴独奏曲目的巴洛克、古典、早期浪漫时期,再到20世纪许多作曲家为其创作,例如魏因伯格、巴托克、肖斯塔科维奇、利盖蒂、施尼特凯等,这是不是可以称为中提琴的“平权”历程?

刘:我个人会比较喜欢演奏传统一点的曲目,但我也一直会去聆听和寻找现代作曲家的作品,因为任何的乐器如果想要发展和进步,一定是要靠当代的作曲家来给我们灵感。

你今年即将举行国内第二场独奏会,对曲目的规划你有什么样的考虑?

刘:今年是勃拉姆斯纪念年,所以特别想演奏勃拉姆斯的作品,这个音乐会包含了这几位“三角恋”音乐家的作品,我觉得这样设计很好玩,因为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导致他们在音乐的创作里有许多互相借鉴的元素。另外,作为演奏家,可以一整场音乐会都演浪漫主义时期的曲目,能让我完全沉醉在同一个时代的感觉里,所以这场音乐会我特别期待,会是一个很精彩的夜晚。

4

最喜欢的中提琴笑话

请说一个你觉得最好笑的中提琴笑话。

刘:一场赛跑,一共有四个参赛者,分别是:米奇老鼠、唐老鸭、拉得快的中提琴家、拉的慢的中提琴家,谁最后赢了?答:拉得慢的中提琴家,因为另外三个都是虚构人物。

5

刘子正的中提琴歌单

Felicien David (arr. H. Vieuxtemps): La Nuit,Robert Koenig;Roberto Diaz - Vieuxtemps: Viola and Piano Music

Elegie, Op. 30: Elegie for Viola and Piano, Op. 30,Roberto Diaz;Robert Koenig - Vieuxtemps: Viola and Piano Music

6 Morceaux, suivis d'un capriccio, Op. 61: Capriccio for solo viola: Capriccio for Viola Solo, Op. post., No. 9,Roberto Diaz - Vieuxtemps: Viola and Piano Music

I. Maestoso - Allegro,Robert Koenig;Roberto Diaz - Vieuxtemps: Viola and Piano Music

II. Barcarolla: Andante con moto,Robert Koenig;Roberto Diaz - Vieuxtemps: Viola and Piano Music

III. Finale scherzando: Allegretto,Robert Koenig;Roberto Diaz - Vieuxtemps: Viola and Piano Music

Two Pieces for Viola and Cello: I. Lullaby,Vinciane Beranger;David Louwerse - Rebecca Clarke: Works for Viola

Two Pieces for Viola and Cello: II. Grotesque,Vinciane Beranger;David Louwerse - Rebecca Clarke: Works for Viola

Pensiero,Vittorio Benaglia;Fabio Napoletano - Rebecca Clarke, Ralph Vaughan Williams, Frank Bridge: English Music for Viola and Piano

Morpheus for Viola & Piano,Lauren Hodges;Jasmin Arakawa - Forgotten Melodies

音乐的时时刻刻

,赞59

刘子正专访:音色是中提琴的一切

刘子正专访:音色是中提琴的一切

中提琴百科

尤苏波夫《摇滚探戈中提琴协奏曲》文格洛夫演奏 583

尤苏波夫《摇滚探戈中提琴协奏曲》文格洛夫演奏 583

中提琴演奏视频

中提琴怎么挑选?中提琴选购知识

中提琴怎么挑选?中提琴选购知识

中提琴选购

中国《何荣/Wing Ho》个人简介

中国《何荣/Wing Ho》个人简介

中提琴名家

中提琴右手放松训练知识

中提琴右手放松训练知识

中提琴教程

中提琴左手指起落及常见问题

中提琴左手指起落及常见问题

中提琴教程

中提琴左手换弦、换把及常见错误

中提琴左手换弦、换把及常见错误

中提琴教程

教会你购买到适合自己的中提琴

教会你购买到适合自己的中提琴

中提琴选购

霍夫迈斯特中提琴协奏曲第(1-3)乐章

霍夫迈斯特中提琴协奏曲第(1-3)乐章

中提琴演奏视频

详解小提琴和中提琴的区别

详解小提琴和中提琴的区别

中提琴教程

中提琴是个什么琴?

中提琴是个什么琴?

中提琴百科

康帕诺利(Bartolomeo Campagnoli)

康帕诺利(Bartolomeo Campagnoli)

中提琴百科

格林卡: d小调中提琴奏鸣曲

格林卡: d小调中提琴奏鸣曲

中提琴百科

深刻忧郁的中提琴演绎,最值得珍藏的5部作品!

深刻忧郁的中提琴演绎,最值得珍藏的5部作品!

中提琴百科

低调的中提琴

低调的中提琴

中提琴百科

中提琴音乐会曲简介

中提琴音乐会曲简介

中提琴百科

巴赫·亨德尔/中提琴协奏曲

巴赫·亨德尔/中提琴协奏曲

中提琴百科

中提琴为什么总是被黑?

中提琴为什么总是被黑?

中提琴百科

巴赫:六首无伴奏组曲简介

巴赫:六首无伴奏组曲简介

中提琴百科

钢琴 吉他 长笛 电子琴 架子鼓 萨克斯 手风琴 口琴 陶笛 小提琴 单簧管 ukulele 小号 双簧管 圆号 长号 电钢琴 电吉他 贝司 风笛 口风琴 马林巴 竖琴 大提琴 竖笛
古筝 二胡 笛子 洞箫 古琴 中阮 葫芦丝 琵琶 巴乌 尺八 唢呐 板胡 高胡 京胡 柳琴 三弦 扬琴 月琴 马头琴
曲谱大全 戏曲学习 交响乐 歌剧学习 乐理知识 乐器种类 名家名曲 音乐百科 著名乐团 乐器考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