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陈冠桦/Kuan-Hua Chen》个人简介
佚名 网络人物介绍
陈冠桦,台湾高雄人,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音乐学院博士,师事Maggie Snyder;美国约翰霍普金斯琵琶地音乐学院硕士,师事Victoria Chiang;高雄师范大学音乐系学士,师事黄冠蓁,主修中提琴,副修钢琴。
自幼学习钢琴与小提琴,九岁接触中提琴。12岁公开演出莫札特给小提琴与中提琴协奏曲The Sinfonia Concertante for Violin, Viola and Orchestra 。15岁参加台湾区全国室内乐音乐比赛优等。在台学习期间曾获台湾区全国音乐比赛、台湾区高雄市音乐比赛优等;2009年至2015年间,担任台南交响乐团中提琴团员;大学时期以中提琴优秀学生的身份与台北艺术大学大提琴教授高炳坤、中山大学小提琴教授陈钰雯合作室内乐音乐会,并担任学校乐团中提琴首席; 2012年赴奥地利萨尔斯堡,参加莫札特音乐学院举办的音乐节,与当时柏林爱乐首席Wilfried Strehle学习,并于公开音乐会演出巴哈第三号大提琴组曲。2013年举办第一场个人中提琴独奏会。至今已举办6场个人独奏音乐会。2014年于中提琴教母今井信子的公开大师班演奏。除中提琴演奏,陈冠桦以第一名成绩参加师资培育组研修学分;在校期间曾担任西洋古典音乐史助教,且受邀于公开演讲,分享助教经验。
2014年获奖学金于琵琶地音乐学院(Peabody Institute of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就读。硕士时期积极参与室内乐演奏,与Michael Kanne、Maria Lambros等知名室内乐演奏家学习,于Emerson String Quartet和Chiara Quartet公开大师班演出弦乐四重奏与钢琴五重奏。2015年获得奖学金参加Orford Summer Music Festival, Domain Forget Summer Music Festival,于音乐节音乐会演奏亨德密特中提琴与钢琴奏鸣曲(Hindemith Sonata for Viola and Piano Op.11, No.4)以及孟德尔颂F小调弦乐四重奏。
2016年考取乔治亚州立大学音乐学院(University of Georgia)博士,并获得全额奖学金。期间担任中提琴及乐理助教,个别指导学校中提琴学生、指挥与教授音乐先修班弦乐团、批改乐理作业。曾受邀于校内作曲系演讲,讲述中提琴的历史与技巧。并获得Director’s Excellence Award以及连续三年获得Orchestra Award乐团优秀学生荣誉。2017年获奖学金参加Brevard Music Festival,于音乐节期间担任中提琴首席。2019年于阿斯彭国际音乐节(Aspen Music Festival)与费城交响乐团首席Choong-Jin Chang、辛辛那提交响乐团首席Christian Colberg、印第安纳大学教授与前费城爱乐团员Stephen Wyrczynski学习。2020年担任Civic Orchestra of Chicago团员。
在美学习期间,优异的表现曾多次受推荐于大师班中公开表演,其中包括中提琴教母Nobuko Imai, 费城交响乐团首席Choong-Jin Chang, 印第安纳大学教授与前费城交响乐团团员Stephen Wyrczynski, 莱斯大学教授Ivo-Jan van der Werff, 辛辛那提交响乐团首席Christian Colberg ,前柏林爱乐首席Wilfried Strehle, 英国皇家音乐院教授Paul Silverthorne, 加州室内交响乐团团员Joel Soultanian, 知名中提琴演奏家Massimo Paris, 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的教授Misha Galaganov, 以及国际知名室内乐团体Emerson String Quartet, and Chiara Quartet等。暑假期间也积极参与音乐营:International Summer Academy Mozarteum University Salzburg, Orford Summer Music Festival, Domain Forget Summer Music Festival, Brevard Music Festival, and Aspen Music Festival。
作为一位中提琴演奏家,陈冠桦除了对独奏、室内乐与乐团经验上,在教学上善于结合多种教学法:基础的教学法如铃木教学法、达克罗滋教学法与高大宜教学法,至难度较深的Kreutzer、Sevcik与Rode 等教本。以简入深、分段式的教学手法,使学生在练习上更有效率。除了基本练习,陈冠桦以结合乐曲分析、音乐历史背景、及音乐家风格等方式增加音乐深度,让学生了解声音背后更深沉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