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五线谱入门

频道主页

五线谱基础教程小结(4)

佚名  网络 

  四、弱起小节

  一般情况下,乐曲开头部分都是从第一小节,第一拍的正拍开始的,这种叫“强拍起小节”,也就是从第一小节的强拍开始。但是还有一种起拍不是由第一小节第一拍的正拍开始而是由第一小节第一拍的后半拍或者是第一小节的末一拍开始,或别的拍开始,总之不是第一小节的正拍开始,都叫“弱起小节”,比如我们大家熟悉的《国际歌》,就是从弱起小节。

  谱例1:

  再比如我们国家的《国歌》也是弱起小节,请看谱例:

  谱例2:

  这种弱起小节的结尾有两种:一种是完整的小节结束(也叫完全小节),还有一种是不完整的小节(也叫不完全小节)结束,不完全小节就是最后一小节的拍子与第一小节的拍子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小节。

  谱例3:

  注释: 在计算小节数时,应该以完整小节开始计算。

  5、单拍子和复拍子

  单拍子:是指在一小节之内只有一个强拍,而后面有固定的一个弱拍、两个弱拍或者几个弱拍,但从头到尾都是很规律的,每小节反复重复,这种拍子叫“单拍子”。单拍子的特点是只有强拍和弱拍,例如每小节有两拍,或者有三拍的这种拍子,都叫单拍子。

  下面我们举些在我们生活中常见常用的例子:

  一、单拍子

  比如2/4,这个符号叫做四分之二拍。表示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两拍,也即把四分音符看成是一拍,(如果打拍子就是一上、一下)每一小节打两下,第一下是重拍(也就是板)第二下是弱拍(也就是眼)。

  谱例1:

  下面有几个问题要注意:

  1、如果在一小节内,只有强拍,而没有弱拍的话,这种不叫单拍子,而叫“一拍子”(以后会讲到)。

  2、在一小节之内只有一个音的时候,唱出来也是应该从强到弱,虽然只有一个音符,但在音乐表现中要体现这种感觉,把强弱变化唱出来。

  二、复拍子

  复拍子的概念就是在一小节之内,包括着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强拍子,(也就是由两个或者两个完全相同的单拍子,结合在一起的拍子,)叫做复拍子。但是这种强拍在力度上是有区别的,在这中复拍子中一般第二个出现的强拍叫做次强拍。因为是次强拍,因此在力度上要区别于第一拍,要比第一个强拍弱一些。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1、比如4/4拍,就是复拍子。

  它是由两个2/4拍组成的。

  谱例1

  2、6/8拍,也是复拍子。

  它是由两个3/8拍组成的。

  谱例2

  单拍子和复拍子在记谱的时候,必须要按着拍子号,把散音符有机的、按着拍子连起来记,形成一个音组,这种有规则的记谱法也叫音符组合法,怎么来形成有规律的音组呢?首先我们把复拍子拆成单拍子以单拍子为单位来进行音符组合。比如,4/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四拍,它也是由两个2/4拍组成的,而2/4拍也是四分音符为一拍,这样在写谱子的时候,应该以四分音符为单位,这样既有规律,而且在视谱时也比较清楚、简单易读。

  谱例3:

  再比如6/8拍也是复拍子,它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6拍,也可以拆成两个3/8拍。也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仍然是以八分音符为一单位形成两组。

  谱例4

  现在我们认识了单拍子和复拍子,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什么是混合拍子。

  6、混合拍子

  混合拍子,顾名思义,它不是单一的拍子,而是有不同类的拍子组合起来的拍子。所谓不同类是指分母相同而分子不同的拍子出现在同一小节内。叫做混合拍子。这种拍子是每小节由强弱等数交替和强弱不等数交替出现,也就是相同单位拍,两拍和三拍的单拍子加在一起形成的拍子,比如2/4+3/4=5/4拍,那么这个5/4拍就是混合拍子。

  谱例1:

  还有一种组合方法是反过来,3/4+2/4=5/4拍。

  注:混合拍子中在每小节里只可以有一个强音,因此第二组或第三组的强音都只能屈居次强音,不能称强音。

  7、特殊拍子

  一、一拍子

  一拍子看名称就知道,每小节只有一拍,也就是说在一拍子的节奏里,每小节只有强拍,是有板无眼的拍子,比如京戏里的垛板,河北梆子里的快板、流水板,大都采用这种节奏,为的是突出音乐语言的力度,并有一种紧迫感。(比如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扮土匪上山捣座山雕匪巢中一段唱腔“穿林海”就用了大段的1/4拍子,来表现杨子英剿匪的急切心情)。

  谱例:

  二、散拍子

  散拍子一般也是用于民间戏曲,乐曲里运用的通常叫做"散板",这种拍子无板又无眼,而是由演员来确定,演员根据音乐的内容的和情绪的需要自由的掌握速度的快慢和声值的长短。可以起到抒情的作用。散拍子往往用虚线来代替小节线,这样表示可以灵活、自由一些,另外还常用到一个符号“ 艹”,这也是散板的标号,有了这个符号就不用分小节,只把音符、表情、记号标出就可以,由演员或者演奏员自由的掌握。

  谱例:

  8、变拍子

  由于作品的需要,有时固定的拍子不能从头到尾都是一种节奏,一种速度,这时候需要变换拍子(往往是因为情绪或是歌词的需要),这种变换我们称其为“变拍子”。在变换拍子的时候,一定要标清拍子号,否则,后面的拍子与前面标的拍子号不一致就不对了。

  谱例1

  9、打拍子

  打各种拍子,在音乐的演唱和演奏当中,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你识谱,提高你的识谱能力,并且能帮助你培养好的音乐感。现在我把一些常用的拍子的图示画出来,请你认真的练习。

  10、连音符

  连音符是常见的,尤其是在乐曲之间的经过音,经常出现连音符。什么叫连音符呢,就是在符尾的上面或者符尾的下面,分别标有数字的一组音符,叫“连音符”。连音符的种类很多,依照数字分别叫几连音,比如符尾的上方标着5,就是“5连音”,标着6,就是“6连音”,标着3就是“3连音”以此类推。

  这种连音是在有一定音值音符的位置,出现比规定的音符多,但时值没改变,而且这种增长不是成倍的增加,这就产生了连音符,比如一个四分音符,应该有两个八分音符,如果用5个十六分音符都挤在这一个四分音符的空间,这就出现了5连音,如果有三个八分音符占了一个四分音符的空间,就形成了“三连间”,而有七个十六分音符占了一个四分音符的空间就形成了“七连音”。

  谱例1:

  一般连音符的数字的标写方法只在符尾处写上数字就可以了,是几连音就写几,如果出现休止符就要在数字的两边画上连线,以示这休止符和音符之间的关系,但是要跨在一起。(见前图 — 最后一小节)

  11、切分音

  切分音是旋律在进行当中,由于音乐的需要,音符的强拍和弱拍发生了变化,而出现的节奏变化。比如:一个音在弱拍时开始,而且延续到后面的强音的地方,打破了正常的强弱规律,使原来的强弱关系颠倒了,这种音形叫“切分音”、“切分音”在一小节之内,可以用一个音符来标写,而如果跨了小节的“切分音”就必须写成两个音符,并且要加延音线。(延音线是一个弧线)。

  谱例1

  12、速度

  一 基本速度

  音乐作品都有自己的个性,这是作曲家根据音乐的性质而定的,有的作品抒情些,有的作品是歌唱性的,还有紧张的、行进的、活泼的、跳跃的等等,达到这个目的,作曲家都要在每一部作品上首先规定一个快慢的“时间表”,这就是“速度”。准确的速度才能有准确表达的基础,这种在音乐作品中规定的快与慢,就叫“速度”。

  “速度”是由音乐作品中作为单位拍的音符时值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讲,音符时值长,拍子就慢一些,音符时值短,拍子就快些。每一个音乐作品都不一样,而拍子也是千变万化的,为了准确的表达作曲家对音乐作品的要求,因此在每一部作品的开头都会用标明情绪,标明速度(一般是用音乐术语标明的)另外还要标明每分钟有多少拍,这样就明确的表示了作曲家对作品的要求,只要完全按着这些要求去作,至少在速度上,在情绪上是正确无误的。

  音乐速度的表示有两种,一种是用文字来表示的,比如“快速”、“中速”、“慢速”、“稍快”等等,还有一种是用音乐术语来表示的,这些音乐术语都是意大利语,目前国际上多采用这种标记,比如:Andante(慢板)、Allegro(快板)、Presto(急板)、Pill mosso(稍快)等等。

  再准确的标志就是前面所说的,标明一分钟里唱多少个几分音符,比如: =56,这个记号告诉你,每一分钟唱56个4分音符,就是说明,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分钟唱56拍,再比如: =72这是说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分钟要唱72拍。这就很具体的表明了作曲家对作品在速度上的要求。

  为了有准确的速度,人们发明了“节拍机”,在节拍机上,标有各种速度。并有只指针象钟表一样发出滴达声来提示你速度的快与慢。这是很科学的,目前国际上广泛的使用这种机器,从儿童学琴,音乐家练琴到大乐队排练。都离不开“节拍机”。

  二 临时变化速度

  音乐进行的速度分为两种,一种是基本速度,还有一种是临时变化速度,基本速度就是前面讲的,乐曲固定要求的速度,或者是比较大段使用的速度。还有那种临时变化速度,是根据乐曲需要临时标记的,比如:渐快、突慢、还原等等。

  音乐的速度很重要,因为同一首曲子处理的速度不同,曲子的性质会是完全两样的,收到的艺术效果完全不同。

  谱例:

  快步进行速度、轻松愉快

  慢板、抒情的

  你可以按着谱例上标的速度,打着拍子来唱这两段相同的音乐,你会发现两种奇妙的、不同的音乐。

  还有一种要说明的是换拍子时,单位拍的时值不同,但作曲家有固定的速度关系,这种情况下,往往把两边的不同的音符用等号来等同起来。比如谱子上经常出现这种符号 = 、 =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

  第八讲 音程

  1、音程、曲调音程、和声音程

  在音乐体系众多的音。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叫音程。(实际上就是两个音之间的“距离”)。

  音程中的两个音,各自都有自己的名称,低音叫做“根音”(也叫下方音)、高音叫做“冠音”(也叫做上方音)。

  一 曲调音程

  “根音”与“冠音”先后发出的关系,叫做“曲调音程”(也叫旋律音程)。

  谱例1:

  曲调音程分别有“上行”、“下行”、和“平行”。在谱面上书写要根据发音的先后次序来书写。

  谱例2:

  二 和声音程

  “根音”和“冠音”同时发出声音叫做“和声音程”。

  谱例3:

  和声音程在谱面上标画的时候上下两个音一定要对齐。(注:二度音是不能对齐的,也对不齐,只能错开写,但是应该低音在左边,高音在右边。)

  三 音程的读法

  上行的曲调音程与和声音程都要从低读到高(也就是从根音读到冠音)。而下行的曲调音程和平行的的曲调音程一定要读出走向。比如说:从G到下面的B,或者是从E平行到E,等等 。

  2、音程的度数、音数

  1 度数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计量单位。比如说量长度的有公里、米、厘米、尺、寸,重量单位有斤、两等等。

  音程同样也有一个度量单位,这就是“度”,也叫做“度数”。

  其中还包含着“音”也叫做“音数”。音程的大小名称都是由“度数”和“音数”决定的。

  五线谱上的每一条线和每一个间都是一度。两个音同在一条线上,或者同在一个间里的时候,这两个音的音程关系叫做“一度”,或者叫做:“同度”。

  如果两个音,一个在线上,另一个音在紧挨这个音的间里,那末这两个音之间的音程关系叫做:“二度”。

  如果两个音都在线上,而且是最近的两条线上,或者是两个音同样在两条最近的间里,这两个音之间的音程关系就叫做:“三度”。就是音程的度数。也就是两个音中间相距有多少个音级。

  谱例1:

  2 音数

  音程的构成,除了“度数”还包含有“音数”。

  音数是指两个音级之间包含着多少个半音。

  音数是由分数来表示的: “1”表示是全音、“1/2”表示是半音、“1.1/2”表示一个全音加上一个半音。

  辨别音程的关系,就是要根据两音之间的“度数”和两音之间包含的“音数来确定,为了音程的完整性,我们还需要在“度数”和“音数”的前面再加说明性的五个字:大、小、增、减、纯,分别用在不同的音程上。

  下面举例说明:

  音数是0的“一度”叫做“纯一度”它们是同度。比如:C-C D-D E-E F-F G-G A-A B-B 。

  谱例2:

  下面面紧接着是“小二度”,它的音数是1/2的小二度,而音数为1的二度叫“大二度”。在自然音阶里 E - F 、 B - C 是“小二度”(半音),其它两音相邻的音程关系都是“大二度”。

  谱例3:

  下面总的列表来说明:

  3 音程的标写

  音程的度数要用阿拉伯数字标写。音数用大、小、增、减、纯、倍增、倍减来标写。比如:大六度就要写程“大6”,小二度要写成“小2”,纯五度就写成“纯5”,依次类推有这样一个规律:凡是二度、三度、六度音程,都用“大”“小”两个字来区分;而一度、四度、五度都用“纯”字

  3、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

  自然音程

  纯音程包括:纯一度、纯四度、纯五度、纯八度。

  大音程包括:大二度、大三度、大六度、大七度。

  小音程包括:小二度、小三度、小六度、小七度。

  增四度、减五度 也叫“自然音程”。

  2 变化音程

  变化音程是由自然音程变化而来的。

  大小音程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举一个例子:大六度音程,如果把把冠音降低半个音,或者将根音升高半个音,那末这个音程就从大六度变成了小六度。由此可以看得出,音程的度数是由两个音之间的距离来决定的,音程的性质(大、小、纯、增、减)是由它所含的音数决定的,这就是变化音程。

  谱例:

  4、协和音程和不协和音程

  音乐在人听起来由舒服和不舒服的区分。这是由于同时出现的音(也就是和声音程)有协和与不协和之分。协和的音程人们听起来就悦耳,而不协和的音程人们听起来就刺耳、很难听,有一种压迫感。听起来悦耳的音程是协和音程,听起来是刺耳的、不融和的音程就叫做不协和音程。

  下面我们先谈谈协和音程:

  协和音程一共有三种效果:

  1 极完全协和音程:纯一度、 纯八度。

  2 完全协和音程: 纯四度 、 纯五度。

  3 不完全协和协和音程:小三度、大三度、小六度、大六度。

  以上这三种音程的音响效果各有不同:

  极完全协和的音程,听起来是一个音,或者是几乎是一个音的效果。(纯八度有一点空洞的感觉)。

  完全协和音程,听起来是互相包容的,很舒服的感觉.

  (不完全协和音程,听起来有一点跳的感觉,虽然如此却还可以容忍,所以也算在协和音程之内)。

  4 不协和音程听起来就十分刺耳了,这种音程包括大二度、小二度、大七度、小七度、以及增减音程。

  不协和音程使人的听觉受到刺激。但是在特定的情绪和条件时经常使用到这种不协和音程的,我们在音乐作品会常常听到它们。

  5、单音程和复音程

  单音程比较简单些,它是指在一个八度之内的音程,叫做单音程。超过一个八度之外的音程叫复音程。

  单音程的称呼比较容易一些,是几度就可以直接称呼。比如大三度、纯八度、增二度、小七度等等。

  复音程相对来讲就比较复杂一些。简单的办法可以用“加七”或“减七”的办法来算。

  用“加七”的办法算是这样的:把现有的度数加上七度,然后一共是几度就直接称呼它的度数。(请看谱例1里的1、3、5、6)

  用“减七”的办法算是这样的: 减去八度但是要称为“隔八度的多少度。下面举例:

  谱例1:

  6、音程的转位

  音程的转位:就是把音程上下两个音的位置颠倒过来(根音和冠音互相倒置)上方音成为下方音,下方音成为上方音。这就是音程的换位。

  音程转位可以在一个八度之内,也可以超过一个八度。

  音程的转位可以单独移动根音和冠音,也可以将根音和冠音同时移位。

  谱例1:

  音程转位以后出现的现象:

  (一)音程通过转位以后,除了改变它们之间的度数以外,还改变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种类。

  1 首先是大音程经过转位以后,都变成了小音程,而小音程却成为了大音程。

  2 增音程和倍增音程经过转位都变成了减音程和倍减音程。

  下面我们看一个图表:

  

五线谱基础教程完整篇教学

五线谱基础教程完整篇教学

五线谱入门

五线谱基础教程小结

五线谱基础教程小结

五线谱入门

宁楠《简谱快速入门/常用的音乐记号》

宁楠《简谱快速入门/常用的音乐记号》

乐理视频教程

宁楠《简谱快速入门/学习音符的时值》

宁楠《简谱快速入门/学习音符的时值》

乐理视频教程

音乐节奏的训练方法

音乐节奏的训练方法

乐理基础知识

宋大叔教音乐全集 | 第十六章 切分音与长音符

宋大叔教音乐全集 | 第十六章 切分音与长音符

五线谱入门

实用,图解+音标!五线谱相关英文术语

实用,图解+音标!五线谱相关英文术语

五线谱入门

宋大叔教音乐全集 | 第十八章 双手的配合运用

宋大叔教音乐全集 | 第十八章 双手的配合运用

五线谱入门

乐理基本概念图文详解

乐理基本概念图文详解

五线谱入门

乐理基础教学《第四讲 各种记号》第一单元 记谱法

乐理基础教学《第四讲 各种记号》第一单元 记谱法

乐理基础知识

乐理基础教学《第三讲 记谱法》第一单元

乐理基础教学《第三讲 记谱法》第一单元

乐理基础知识

实用,图解+音标!五线谱相关英文术语

实用,图解+音标!五线谱相关英文术语

五线谱入门

五线谱十日通《弱起拍(视唱术语)视奏术语应该叫做弱》

五线谱十日通《弱起拍(视唱术语)视奏术语应该叫做弱

五线谱入门

装饰音介绍

装饰音介绍

五线谱入门

宋大叔教音乐全集 | 第十五章 半拍开始的预备拍

宋大叔教音乐全集 | 第十五章 半拍开始的预备拍

五线谱入门

五线谱十日通《线、简对照学习音乐基本理论》

五线谱十日通《线、简对照学习音乐基本理论》

五线谱入门

12个大调的调名与复拍子的节奏

12个大调的调名与复拍子的节奏

五线谱入门

五线谱入门图文详解

五线谱入门图文详解

五线谱入门

如何快速学会五线谱?

如何快速学会五线谱?

五线谱入门

五线谱十日通《小节/拍/拍子》

五线谱十日通《小节/拍/拍子》

五线谱入门

钢琴 吉他 长笛 电子琴 架子鼓 萨克斯 手风琴 口琴 陶笛 小提琴 单簧管 ukulele 小号 双簧管 圆号 长号 电钢琴 电吉他 贝司 风笛 口风琴 马林巴 竖琴 大提琴 竖笛
古筝 二胡 笛子 洞箫 古琴 中阮 葫芦丝 琵琶 巴乌 尺八 唢呐 板胡 高胡 京胡 柳琴 三弦 扬琴 月琴 马头琴
曲谱大全 戏曲学习 交响乐 歌剧学习 乐理知识 乐器种类 名家名曲 音乐百科 著名乐团 乐器考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