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古琴百科

频道主页

中国琴学与美学(2)

佚名  网络 

  除了琴曲外,琴歌也大多具有教化道德作用,据《史记》载,孔子为了备王道,成六艺之教,曾将“诗三百”都创为琴歌:“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39]

  中国传统文艺与美学思想历来倡导“文以载道”、“寓教于乐”,古琴琴曲、琴歌的丰富内容及其所承载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古人陶冶性情,自我升华的最好的投向,也是其以情感人,教化他人最好的老师。嵇康在《赠秀才入军诗其五》中吟颂道:“琴诗自乐,远游可珍。含道独往,弃智遗身。寂乎无累,何求于人?长寄灵岳,怡志养神。”唐代方干的《听段处士弹琴》也赞道:“几年调弄七条丝,元化分功十指知。泉迸幽音离石底,松含细韵在霜枝。窗中顾兔初圆夜,竹上寒蝉尽散时。唯有此时心更静,声声可作后人师。”正由于古琴琴曲、琴歌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和丰厚的内涵,故君子习琴之目的绝不单单是掌握琴曲的指法,熟记琴曲的曲谱,能够娴熟地操缦,更重要的是对琴曲内容的理解,对其中所包含的先贤精神的体认,进一步由每首琴曲所营造出的高深意境,达到自我品味的提升与德行的锤炼。

  2、含蓄的艺术特点

  桓谭《新论》中说:“八音之中,惟丝最密,而琴为之首。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大声不震哗而流漫,细声不湮灭而不闻。”[40]说出了古琴音质音色的特点,这种含蓄的艺术特点,与中国古人所崇尚的中庸和谐精神相符,故也是古琴艺术受到士大夫钟爱的原因之一。

  (1)琴声含蓄而具音乐感召力

  古琴琴声不大,具有非张扬性、内敛性的特点,因而适合于自赏,不适合表演,从而自古以来古琴的演奏往往被看作是知音之间心与心的交流,伯牙、钟子期的故事也成为千古美谈。唐人王昌龄的《咏琴诗》赞颂了古琴声色的魅力:“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古琴琴声的含蓄得益于其音质特点,所谓音质,指的是乐器所发出的音响的物理效果,根据乐器的构造与演奏方式不同,音质也不相同。在民乐弦乐器中,诸如琵琶、扬琴、古筝等发音铿锵响亮却延时较为短促,二胡等发音虽绵长婉转却不够清亮。相比之下,只有古琴的音质可以说是刚柔相济,清浊兼备,变化丰富,意趣盎然,虽含蓄却充满了表现力与感染力。古代文人士大夫钟爱古琴也正是看重它的声音古朴悠扬,音质绵长悠扬,意蕴余味无穷,其极具感召力的特点。王充《论衡·感虚篇》中说:“传书言:‘瓠芭鼓瑟,渊鱼出听;师旷鼓琴,六马仰秣。’或言:‘师旷鼓《清角》,一奏之,有玄鹤二八,自南方来,集于廊门之危;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音中宫商之声,声吁于天。平公大悦,坐者皆喜。’”[41]都是说明古琴强大的感染力,于自然可以令六马仰秣,玄鹤延颈,于人事可以观古人圣心,体先哲圣德,养今人之志。陈敏子《琴律发微》中也说:“夫琴,其法度旨趣尤邃密,圣人所嘉尚也。琴曲后世得与知者,肇于歌《南风》,千古之远,稍诵其诗,即有虞氏之心,一天地化育之心可见矣,矧当时日涵泳其德音者乎?[42]所以,正如朱长文《琴史》所言:“古之君子,不彻琴瑟者,非主于为己,而亦可以为人也。盖雅琴之音,以导养神气,调和情志,掳发幽愤,感动善心,而人之听之者亦恢然也。”[43]古琴古朴的声音(当时所用为丝弦,其所发出的声音不象今天的钢丝弦这样刚亮),绵长的韵味,既有象物拟声的描绘(如流水),更有抒情写意的表现(如用吟、猱、绰、注等指法写意表情),更重要的是它贴近自然的声音,可以同时将操缦与聆听之人引入一种化境,即使并非知音也同样容易为之感动:“而丝之器,莫贤于琴。是故听其声之和,则欣悦喜跃;听其声之悲,则蹙頞愁涕,此常人皆然,不待乎知音者也。若夫知音者,则可以默识群心,而预知来物,如师旷知楚师之败,钟期辨伯牙之志是也。”

中国琴学与美学

  (2)韵味变化含天地人籁

  明人高濂《遵生八笺·燕闲鉴赏笺》中谈到:“琴用五音,变法甚少,且罕联用他调,故音虽雅正,不宜于俗。然弹琴为三声,散声、按声、泛声是也。泛声应徽取音,不假按抑,得自然之声,法天之音,音之清者也。散声以律吕应于地,弦以律调次第,是法地之音,音之浊音也。按声抑扬于人,人声清浊兼有,故按声为人之音,清浊兼备者也。”[45]这段话表明了古琴琴音的艺术特点,一方面琴曲曲谱最基本的调只有宫、商、角、征、羽五音,雅正不俗,但似乎缺少变化。另一方面,通过指法的变化,却可以演化出与天地之音相通,与人声相类的各种音色,生发出变化多端的音韵。

  古琴有散音7个、泛音91个、按音147个。散音沉着浑厚,明净透彻;按音纯正实在,富于变化;泛音的轻灵清越,玲珑剔透。散、按、泛三种音色的变化不仅在琴曲表现中担当着不同的情绪表达的作用,引发出不同的审美效果,而且从其创制其也同样暗含着与天、地、人相同哲理,《太古遗音·琴制尚象论》中说:“上为天统,下为地统,中为人统。抑扬之际,上取泛声则轻清而属天,下取按声则重浊而为地,不加抑按则丝木之声均和而属人。”[46]天、地、人三声可以说是包蕴了宇宙自然的各种声音,早在先秦庄子那里就已经有这种区分:“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答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子游曰:‘敢问其方。’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穾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47]琴之散、按、泛三音,正如天、地、人三籁,可以描绘自然界变化无穷的诸多音响,而且还可以引发人的形而上的冥想,从而身心俱化。这也是先哲以此为修身养性之方式的原因之一。嵇康《琴赋》总结了士大夫之所以如此爱琴的原因,这是从个角度说的:“余少好音声,长而玩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倦。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是故复之而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48]

  3、修习过程枯燥而磨炼心志

  首先,修琴需先修心、修德,没有心之悟,道之得,难以达到更高的境界。也就是说,在古代先哲那里,习琴操缦的主要目的是成君子之德,而不是学会一门艺术技巧。习琴只是手段和过程,修身养性才是目的。琴史上许多著名的典故,都说明了这个道理,姑且举最为人们熟悉的孔子习琴的故事来看。《韩诗外传》(《史记》中也有同样记载)中说:“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而不进,师襄子曰:‘夫子可以进矣。’孔子曰:‘丘已得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夫子可以进矣。’曰:‘丘已得其数矣,未得其意也。’有间,复曰:‘夫子可以进矣。’曰:‘入已得其意矣,未得其人也。’有间,复曰:‘夫子可以进矣。’曰:‘入已得其人矣,未得其类也。’有间,曰:‘邈然远望,洋洋乎,翼翼乎,必作此乐也。黯然而黑,几然而长,以王天下,以朝诸侯者,其惟文王乎。’师襄子避席再拜曰:‘善!师以为文王之操也。’故孔子持文王之声,知文王之为人。师襄子曰:‘敢问何以知其文王之操也?’孔子曰:‘然。夫仁者好韦,智者好弹,有殷勤之意者好丽。丘是以知文王之操也。’传曰:闻其末而达其本者,圣也。”[49]孔子习琴由得其数、到得其意,进而得其人、得其类的过程,就是古代贤哲修身悟道的过程。

  其次,古琴易学而难精,非长年累月修炼,难以达到高的境界,也难以达成修身养性的目的;修炼过程较枯燥,不能急于求成,正是磨炼心性的好方法。《列子·汤问第五》中记载的师文向师襄习琴的故事很能说明问题:“匏巴鼓琴而鸟舞鱼跃,郑师文闻之,弃家从师襄游。柱指钧弦,三年不成章。师襄曰:‘子可以归矣。’师文舍其琴,叹曰:‘文非弦之不能钩,非章之不能成。文所存者不在弦,所志者不在声。内不得于心,外不应于器,故不敢发手而动弦。且小假之,以观其所。’无几何,复见师襄。师襄曰:‘子之琴何如?’师文曰:‘得之矣。请尝试之。’于是当春而叩商弦以召南吕,凉风忽至,草木成实。及秋而叩角弦,以激夹钟,温风徐回,草木发荣。当夏而叩羽弦以召黄钟,霜雪交下,川池暴冱。及冬而叩征弦以激蕤宾,阳光炽烈,坚冰立散。将终,命宫而总四弦,则景风翔,庆云浮,甘露降,澧泉涌。师襄乃抚心高蹈曰:‘微矣,子之弹也!虽师旷之清角,邹衍之吹律,亡以加之。被将挟琴执管而从子之后耳。’”[50]可见师文为了达到那种春夏秋冬皆能令草木生辉,万象蓬勃,充满生机,出神入化的境界,经历了三年不成章的痛苦,更经历了掌握了技术之后磨炼心性的过程,因为其志所在乃内得于心,外应于器。

  第三,习琴操缦过程中需凝神静气,疏瀹五脏。为了成就高尚的琴德,体味至上的琴境,从而把握深奥的琴道,达成完善的人格,也为了使习琴与操缦的过程更臻于审美的境界,在这个过程中还必须遵从艺术与审美的规律。其中首先应该注意的是保持一个“涤除玄览”的审美心胸,也就是要扫除心中的凡尘琐事,凝神静气,情志专一,如此才能进入琴境。这一点也很受历代琴学家的重视。明代汪芝《西麓堂琴统》曰:“鼓琴时,无问有人无人,常如对长者,掣琴在前,身须端直,安定神气,精心绝虑,情意专注,指不虚下,弦不错鸣。”[51]明代《太古遗音》中也有:“神欲思闲,意欲思定,完欲思恭,心欲思静。”[52]

  强调习琴操缦时的虚静心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与艺术创作与审美规律相一致,这一点从老庄开始一直是中国古代美学非常强调的,这里不多赘言。其二,是因为古琴演奏技巧相对比较复杂,既要注意指法的准确,左右手的配合,又要注意演奏的力度、节奏,更重要的是要根据琴曲的主题结合自身的体会准备地表达情感。如果心存杂念,思虑重重,不能集中精神,往往连基本的指法也会出错,更何谈进入精妙的琴境,体悟高深的琴道。如薛易简《琴诀》曰:“鼓琴之士志静气正,则听者易分;心乱神浊,则听者难辩矣。”[53]其三,是因为操琴的目的在于体味审美意境与修身养性,心绪烦乱,功名利禄恰恰是最大的妨碍,所以习琴操缦之人首先就要有意识地克服这一点。成玉磵《琴论》中讲到:“至于造微入玄,则心手俱忘,岂容计较。夫弹人不可苦意思,苦意思则缠缚,唯自在无碍,则有妙趣。设者有苦意思,得者终不及自然冲融(容)尔。庄子云‘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故弹琴者至于忘机,乃能通神明也。”[54]能够做到忘心机,就能够通神明。[NextPage]

  [1][2][3] 朱长文《琴史·卷二》,见《琴史·外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839-15页。

  [4] 朱长文《琴史·卷一》,见《琴史·外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839-3页。

  [5] 徐上瀛《溪山琴况》,见《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明代卷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66页。

  [6] 王善《治心斋琴学练要》。

  [7] 桓谭《新论》,见《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秦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18页。

  [8] 同上,第319页。

  [9] 蔡邕《琴操》,见蔡仲德编《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第389页。

  [10] 刘籍《琴议篇》,见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古代音乐选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250页。

  [11] 司马承祯《素琴传》,见蔡仲德编《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第651页。

  [12] 刘向《说苑·修文》,见《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秦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80页。

  [13] 刘籍《琴议篇》,见《中国古代音乐选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249页。

  [14] 扬雄《琴清英》,见《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五十四》。

  [15] 朱长文《琴史·卷六·叙史》,见上海古籍出版社《琴史·外十种》1991年版,第839-68页。

  [16] 徐祺《五知斋琴谱》,见《续修四库全书(1094)子部艺术类》,第638页。

  [17] 程允基《诚一堂琴谱》,见《琴曲集成》第十三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53页。

  [18] 薛易简《琴诀》,见《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隋唐五代卷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64页。

  [19] 桓谭《新论》,见《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秦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18页。

  [20] 嵇康《琴赋》,见《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魏晋南北朝卷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页。

  [21] 司马承祯《素琴传》,见蔡仲德编《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第546页。

  [22] 刘籍《琴议篇》,见《中国古代音乐选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249页。

  [23] 徐祺《五知斋琴谱》,见《续修四库全书(1094)子部艺术类》,第638页。

  [24] 白居易有《清夜琴兴》,见《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隋唐五代卷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20页。

  [25] 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见《宗白华全集》(2),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27-338页。

  [26] 常建《江上琴兴》:“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泠冷七弦遍,万木澄幽阴。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27] 明徽王朱厚爝《风宣玄品·鼓琴训论》中一段话说明了这点:“凡鼓琴,必择净室高堂,或升层楼之上,或于林石之间,或登山巅,或游水湄,值二气高明之时,清风明月之夜,焚香净坐,心不外驰,气血和平,方可与神合灵,与道合妙。不遇知音则不弹也,如无知音,宁对清风明月,苍松怪石,颠猿老鹤而鼓耳,是为自得其乐也。然如是鼓琴,须要解意,知其意则有其趣,则有其乐。不知意趣,虽熟何益?徒多无补。先要人物风韵标格清楚。又要指法好。取声好。胸中要有德,口上要有髯,肚里要有墨,六者兼备,方无忝于琴道。如欲鼓琴,先须衣冠整肃,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之仪表,方可雅称圣人之器。然后盥手焚香,方才就榻。” 见《琴曲集成》第二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14页。

  [28] 刘籍《琴议篇》,见《中国古代音乐选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249页。

  [29] 王昌龄的意境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审美意境有别,主要是指人的内在意识活动。

  [30] 严澂《琴川谱汇序》,见《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明代卷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14页。

  [31] 祝凤喈《与古斋琴谱补义·按谱鼓曲奥义》,见《中国古代音乐选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462-463页。

  [32] 陈敏子《琴律发微·制曲通论》,见《中国古代音乐选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264页。

  [33] 欧阳修《赠无为军李道士》。

  [34] 刘向《说苑·修文》,见《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秦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79-280页。

  [35] 陈敏子《琴律发微·制曲通论》,见《中国古代音乐选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264页。

  [36] 桓谭《新论》,见《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秦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18页。

  [37] 朱长文《琴史·卷一》,见《琴史·外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839-3页。

  [38] 薛易简《琴诀》,见《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隋唐五代卷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64页。

  [39]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见《史记》六,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936-1937页。

  [40] 桓谭《新论》。

  [41] 王充《论衡·感虚篇》,见《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2页。

  [42] 陈敏子《琴律发微》,见《中国古代音乐选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264页。

  [43] 朱长文《琴史·卷六·论音》,见《琴史·外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839-64页。

  [44] 同上。

  [45] 高濂《遵生八笺》,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第403页。

  [46]《太古遗音·琴制尚象论》,见《琴曲集成》第一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0页。

  [47] 庄周《庄子·齐物论》,见《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先秦卷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2页。

  [48] 嵇康《琴赋》。

  [49] 韩婴《韩诗外传卷五》,见《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秦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8-19页。

  [50] 列寇《列子·汤问第五》。

  [51] 汪芝《西麓堂琴统·抚琴诀》,见《琴曲集成》第三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7页。

  [52] 《太古遗音·弹琴有十二欲》,见《琴曲集成》第一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页。

  [53] 薛易简《琴诀》,见《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隋唐五代卷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64页。

  [54] 成玉磵《琴论》,见《中国古代音乐选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220页。

中国琴学与美学

中国琴学与美学

古琴百科

战国古琴《湖北随县战国初期曾侯乙墓十弦琴》图片及鉴

战国古琴《湖北随县战国初期曾侯乙墓十弦琴》图片及鉴

古琴赏析

古琴丝弦与钢丝弦有什么区别?

古琴丝弦与钢丝弦有什么区别?

古琴选购

十大传世古琴有哪些?十大传世古琴简介欣赏

十大传世古琴有哪些?十大传世古琴简介欣赏

古琴赏析

漫谈琴曲《良宵引》

漫谈琴曲《良宵引》

古琴百科

古琴教学视频下载 | 杨青·从零起步学古琴视频教程全集

古琴教学视频下载 | 杨青·从零起步学古琴视频教程全集

古琴下载

吴景略古琴谱《胡笳十八拍》

吴景略古琴谱《胡笳十八拍》

古琴曲谱

古琴曲题解

古琴曲题解

古琴百科

琴遁集 古琴指法姿势 八法名实辨 擘托

琴遁集 古琴指法姿势 八法名实辨 擘托

古琴教程

古琴大师《李祥霆》简介

古琴大师《李祥霆》简介

古琴名家

学习古琴的好处

学习古琴的好处

古琴百科

古琴音乐中的自然观

古琴音乐中的自然观

古琴百科

先秦琴曲

先秦琴曲

古琴百科

古琴制作工艺有哪些?关于古琴构造

古琴制作工艺有哪些?关于古琴构造

古琴百科

古琴曲题解

古琴曲题解

古琴百科

古琴与瑜珈 动静之间给心灵一方净土

古琴与瑜珈 动静之间给心灵一方净土

古琴百科

潇湘水云话郭沔

潇湘水云话郭沔

古琴百科

古琴美文/共琴为老伴,与月有秋期

古琴美文/共琴为老伴,与月有秋期

古琴百科

琴与士大夫

琴与士大夫

古琴百科

钢琴 吉他 长笛 电子琴 架子鼓 萨克斯 手风琴 口琴 陶笛 小提琴 单簧管 ukulele 小号 双簧管 圆号 长号 电钢琴 电吉他 贝司 风笛 口风琴 马林巴 竖琴 大提琴 竖笛
古筝 二胡 笛子 洞箫 古琴 中阮 葫芦丝 琵琶 巴乌 尺八 唢呐 板胡 高胡 京胡 柳琴 三弦 扬琴 月琴 马头琴
曲谱大全 戏曲学习 交响乐 歌剧学习 乐理知识 乐器种类 名家名曲 音乐百科 著名乐团 乐器考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