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笛乐曲《清晨鸟儿闹枝头》演奏技巧/附简谱及演奏视频
佚名 网络陶笛《清晨鸟儿闹枝头》演奏技巧,想要演奏好此曲要注意的两点:一是"清晨"的空灵感;二是"闹"字的奥妙。鸟儿要"闹"得恰到好处、杂而不乱;同时,还要体现鸟的灵动感以及远近鸟鸣的空间距离感。在演奏上,这首曲子使用了正音、呼应音、不规则音以及旋律音等鸟鸣声形式。使用的主要吹奏技法有:滑音、打音、跺音、吐音(包括单吐、双吐、三吐和碎吐)、花舌等。也就是说,想吹奏好这支曲子,首先必须在陶笛的技术层面上打下坚实的基础,没有掌握碎吐、花舌的技巧,不懂得运用跺音、滑音,那吹出的声音就不是鸟鸣了。其次是要了解鸟鸣的律动感。作曲家为了让学习者入门,用的是标准的乐谱,就是说所有的标记都是根据乐理来的。可是鸟不懂乐理,模仿鸟鸣声,想像将自已变成一只鸟。乐谱中的鸟鸣声只能是一个参考,从乐谱上是无法学会鸟鸣的,应该到大自然去寻找鸟鸣的规律。
林烨老师陶笛作品欣赏《清晨鸟儿闹枝头》
第一段是引子,表现清晨鸟儿苏醒,竞相鸣叫的空灵感。所以要处理好轻重音,点吐音要轻而巧,要干净利索。吹奏时要掌握伴奏音 乐句符中的提示音作为演奏切入和转换的音句起始点,这样才能把伴奏音乐跟上,完整体现出'清晨'的意境。主旋律第一段是台湾民谣《一只鸟仔》的旋律句,吹奏时在演奏情绪上要'把自己变成一只鸟',早晨起来招呼群鸟准备出门觅食,因此要轻巧灵动,特别是三吐要'蹦'起来。
第二段鸟鸣声是自由发挥,时间35秒。要求鸟鸣声要有远近感、呼应感。陶笛的粗细音、高低音、浊脆音、点连音等要尽量搭配好,使得吹出来的鸟鸣声不会太死板,同时又'闹'得恰到好处。
第三段是从鸟鸣声向主旋律的回归,所以在旋律中只加入少量的类似鸟鸣声进行过渡。这段旋律也是第一段旋律的展开,表现鸟儿在树丛中高低穿飞,起舞欢叫的场景,吹奏时要掌握好强弱音,把舒展起伏的音效体现出来。结尾部分是由慢渐快再回到原速的演奏安排,反映鸟儿俏皮可爱、灵动敏捷的本性。最后一句鸟鸣声是由强渐弱,体现群鸟渐渐飞远的场景。" 曲子的诠释,几乎让我们是身临其境般地与鸟同行了,演奏效果要展现出所想象的群鸟闹枝头的欢腾场面。一个枝头上可能就有好几只鸟,一棵树上、一片林子里又有多少鸟在闹呢?它们是在合奏,陶笛的独奏与其相比就显得势单力薄了。从听觉效果上,它们是立体的,陶笛独奏是平面的,就明显感到有些单调了,如果用陶笛一支团队来演奏,那清晨的鸟儿在枝头上也许能闹得更欢快、更加动听起来。我们只有刻苦的磨练自己的技艺,努力做到"融进"群鸟之中的境界,这是所有陶笛爱好者的追求。
简谱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