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频道主页

王西麟 - 第3交响曲 Op.26

佚名  网络 
王西麟 - 第3交响曲 Op.26
Wang Xilin: Symphony No. 3, Op. 26

王西麟《第三交响曲》,作品26,完成于1990年。

这部作品经历了长时间的创作酝酿过程:早在 1968 年的“文革”时期他身处逆境之中被押解到各县各村去批斗的跋涉旅途之中即有了萌念,而在80年代初开始准备,并于1989年初动笔,1990年9 月完成。1991年3月10日在北京音乐厅“王西麟交响作品音乐会(一)”上首演。中央乐团交响乐队演奏,韩中杰指挥。乐曲包括四个乐章,演奏约 58分 钟。作品具有宏大的气势、丰富的色调以及基于作曲家内心深刻体验的哲理内涵。音乐基调凝重、深沉,表达出作曲家对民族历史和人类命运的深深关切和严肃思 考,又是一部个人抒情的悲剧性和史诗性的无标题交响曲。

第一乐章,慢板。 它以半音上下行级进的形态由低音弦乐缓缓奏出,塑造了在漫漫长路上艰难行进、左右徘徊、痛苦寻觅、挣扎渴求的囚徒式的形象,可称之为“跋涉主题”。 第一主题用自由十二音写成,1--9音顺序是主题核心,9—12音间插人多个重复音: 二主题由英国管奏出,显得苍凉、苦楚、冷峻和压抑,可称为“苦涩主题”。 两主题分别呈示后,音乐的紧张度经历了两次长大的增长过程:时而在哀愁地乞求,时而在激愤地倾诉,时而激情澎湃疾呼呐喊,时而悲愤满腔拼力抗争,充满着悲 剧性的感染力和雄辩力。音乐达到第二次高潮时,又在高潮点上充分地扩大并持续加强而成为高潮区,给人以巨大的饱和和满足之后,乐队断然静止(第168小 节)。两个主题清冷地复述,与其说是主题的再现不如看作高潮的余波。正像经受过巨大的撞击和波折之后,对过去的人生经历和未来的道路,就更能透辟地观察和 冷静地思考。但已经15分钟长度的第一乐章只是全曲的序引,下面才是重头戏和矛盾冲突的真正展开。

第二乐章,小快板。 这是一首规模宏大的固定低音变奏曲。作曲家借用古老的帕萨卡利亚形式,在固定的音乐材料上作交响性展开。其引子主题和固定低音主题皆由第一乐章“苦涩主 题”衍生而成。固定低音以八小节为一个基本单位,作了39次之多的变奏。作曲家在这长大的音乐布局和容量中,着意刻画了怪诞、荒唐、粗暴、骄横的形象,仿 佛是一群赌场中喧嚣的丑类在曝光。在这里,色块音乐、节奏对位等现代音乐表现技法的自由流畅而又随心所欲的运用,大大拓展了帕萨卡利亚这一古老体裁的表现 幅度,使人惊心动魄,如临其境,无比悲壮,震撼不已!

第336小节后是本乐章的尾声,速度放慢一倍。作为第一乐章的序引的“跋涉主题”由加弱音器的低音弦乐奏出;之后,英国管独奏的“苦涩主题” 作为对位声部与之重叠乃更加深沉、悲凉。临近收束时,加快重现了本乐章谐谑曲固有的快板速度,固定低音主题由不规则的敲击型和弦及铜管的半音音束伴随,汇 聚成强大的音流,以强悍的气势呼啸而去!

第三乐章,广板。 这是一曲深沉的悲歌,采用单一主题展开的带尾声的两大部分的曲式结构。在音乐材料、结构、速度、力度、展开手法和音乐情绪上,与第二乐章形成鲜明的对比。 作曲家为这一乐章设计了一个由中音长笛奏出的主题,它气息绵延、色调哀婉,宽广的呼吸和连贯的句势使这一舒展与顿挫互补的主题格外动情,有长歌当哭而又欲 哭无泪的艺术感染力,可称作“忧伤主题”。加弱音器的弦乐群描绘出空寂、凄清、阴冷的背景;扇面状音块夹以强后即弱的颤音,有如心灵的颤栗和悸动。乐章的 第二部分在弦乐群的高位泛音上短促滑奏,发出与抽泣相近的音响,并用“音带对位”的处理手法,似乎是鬼魂们的“抽泣声”和磷之鬼火此起彼伏,使人恍如置身 坟场。但这还只是背景,而主题出现在上述背景之下大提琴的低音区陈述,宛如历史老人的苍凉悲叹。然后蜿蜒而上,弦乐群顺序的半音叠现,三次掀起音响波澜, 形成激愤的高潮又步步进逼,充分展示了悲剧抗议和控诉的力量。最后又突然别开生面,忽出奇思:经过轻柔的木琴滚奏的交接,音乐进入尾声,,在乐队休止的音 响空白中,中音长笛的“忧伤主题”再度呈现,但却妙笔生花用独奏大提琴的人工泛音在其上方叠奏,使这一独白式的主题意境更为深远,这里的配器可谓匠心独 运、十分精致而且独特

第四乐章,中快板。这是一个结构独特的终曲。除引子和尾声外,长达四百多小节的主体部分没有通常意义的音乐主题,而是通过“固定节奏音块”的 长时间持续;附属这条主线的音乐材料的增减;节奏、织体的变化;音响力度的升降等手段进行音乐的展开。作者说过:“这个篇幅长大的快板乐章,是吸收西方 ‘简约派’(minimaliset)音乐结构原则,以‘音型化织体’为主干并彻底改变了和声语言而大大增强了音乐的内在张力”,如同怒发冲冠、目眦俱 裂、奋声嘶喊、大江奔腾!除此而外,音响力度的涨落是本乐章结构的重要动力手段,其音响力度经历了初起初落、再起再落、三起三落的变化过程,而又一次比一 次更强大有力,清晰地显现出“一波三折”的展开态势,构成了这部交响曲的最有力的高潮,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如同大风卷水,林木为摧!

从第459小节起,速度减慢一倍,引入尾声。这个尾声不仅是本乐章的,也是整部交响曲的。“跋涉主题”依旧由低音弦乐八度拉奏和拨奏同时齐 奏,这条半音蠕动的低音线条在静寂、广袤的空间流淌、徘徊。在此背景上,英国管独奏的“苦涩主题”再现,弦乐在高音区用三组三全音程叠加,造成寒冷彻骨令 人揪心的和声音响。然后,由两主题的动机衍化出一个抑扬格半音上行的“呼唤”音调。在不断重复中,它的力度逐级上升,由PPP到达fff,在浓烈的和声音 响衬托下,呼唤变成激愤的抗议和严峻的警告!短暂的乐队全奏使音乐的力度迅疾爆发又很快消退,使这个尾声部分的思想内涵更加加深。作者说他仅修改这个尾声 由原来的静静结束而成为现在的又一次爆发用了一周的时间!余下低音弦乐仍固执地奏出“小二度的呼唤”动机,音量极为微弱,像是喑哑的回应,更像临死丝不断 的春蚕,唯其“念念不忘”,才显得忧思的不尽。整部作品便结束在这发人深省的深邃意境中。

王西麟(Wang Xilin)简介

王西麟(Wang Xilin)简介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美声歌曲谱 | 春雨(刘志义词 王西麟曲)

美声歌曲谱 | 春雨(刘志义词 王西麟曲)

歌曲简谱

走向叛逆音乐之路——王西麟先生访谈录

走向叛逆音乐之路——王西麟先生访谈录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美声歌曲谱《春雨/刘志义词 王西麟曲》

美声歌曲谱《春雨/刘志义词 王西麟曲》

五线谱集

王西麟 - 黄河壁画 Op.57

王西麟 - 黄河壁画 Op.57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王西麟 - 第9交响曲 「抗日战争安魂曲」 Op.60

王西麟 - 第9交响曲 「抗日战争安魂曲」 Op.60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王西麟 - 火把节

王西麟 - 火把节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巴赫的作品(按分类)

巴赫的作品(按分类)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肖邦的钢琴奏鸣曲

肖邦的钢琴奏鸣曲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肖邦的练习曲

肖邦的练习曲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莫扎特的长笛四重奏大全_莫扎特的长笛四重奏简介

莫扎特的长笛四重奏大全_莫扎特的长笛四重奏简介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莫扎特的弦乐二重奏大全_莫扎特的弦乐二重奏简介

莫扎特的弦乐二重奏大全_莫扎特的弦乐二重奏简介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莫扎特的弦乐五重奏大全_莫扎特的弦乐五重奏简介

莫扎特的弦乐五重奏大全_莫扎特的弦乐五重奏简介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语:Johann Sebastian Bach)简介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语:Johann Sebastian Bach)简介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法语:Frédéric François C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法语:Frédéric François C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圣桑:《动物狂欢节》

圣桑:《动物狂欢节》

外国音乐名家名曲

张小夫(Zhang Xiaofu)简介

张小夫(Zhang Xiaofu)简介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声乐教育家(金铁霖 Jin Tielin)简介

声乐教育家(金铁霖 Jin Tielin)简介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男高音歌唱家(范竞马 Fan Jingma)简介

男高音歌唱家(范竞马 Fan Jingma)简介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女高音歌唱家(王威 Wang Wei)简介

女高音歌唱家(王威 Wang Wei)简介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女高音歌唱家(甘露露 Gan Lulu)简介

女高音歌唱家(甘露露 Gan Lulu)简介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邹野(Zou Ye)简介

邹野(Zou Ye)简介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歌剧《白毛女》 The White Haired Girl

歌剧《白毛女》 The White Haired Girl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郭淑珍 Guo Shuzhen)简介

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郭淑珍 Guo Shuzhen)简介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刘敦南(Liu Dunnan)简介

刘敦南(Liu Dunnan)简介

中国音乐名家名曲

钢琴 吉他 长笛 电子琴 架子鼓 萨克斯 手风琴 口琴 陶笛 小提琴 单簧管 ukulele 小号 双簧管 圆号 长号 电钢琴 电吉他 贝司 风笛 口风琴 马林巴 竖琴 大提琴 竖笛
古筝 二胡 笛子 洞箫 古琴 中阮 葫芦丝 琵琶 巴乌 尺八 唢呐 板胡 高胡 京胡 柳琴 三弦 扬琴 月琴 马头琴
曲谱大全 戏曲学习 交响乐 歌剧学习 乐理知识 乐器种类 名家名曲 音乐百科 著名乐团 乐器考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