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架子鼓打垮了怎么办?
佚名 网络本文作者:辰谙
最近疫情情况好转了不少,街上很多的琴行都陆陆续续地开门了。考完研究生复试的笔者正好没事做,就去找了个琴行报了个架子鼓班。
学了几天,感觉架子鼓学起来好像不是很难。于是笔者背着老师,放下他要我打的儿歌《小毛驴》,自己去找了些比较嗨的歌来打。打着打着,笔者感觉越打越过瘾,越打越上头=……
然后:
镲皮脱落的那一刻,笔者心都提到嗓子眼了。我真不是故意的啊,这玩意儿应该很贵吧……完了完了,这可咋整……
正惊慌失措的时候,耳畔传来了老师那越来越清晰的脚步声,伴随着他手中两根鼓棒相互敲击的清脆声响……我不由得吞了一口口水……
幸运的是,老师人挺好的,一句话也没责备我,只说他回头会给这套鼓换个镲皮,这次就不跟我计较了,叫我赶快去别的鼓上面练。他还说得亏这次打的是电子鼓,掉了块镲皮没多大事,要是把原声鼓打垮了那就不好说了。我长舒了一口气。 说完,他撤走了我面前的《阳光宅男》的架子鼓谱,给我换了一份《小兔子乖乖》。
1
定音鼓,打破了也不用赔
老实说,一台好的原声架子鼓还是挺贵的,要是像笔者这样天生蛮力给打垮了的话,那自然得赔。(没有说电子鼓不贵的意思。)
但,包括架子鼓在内的打击乐器家族那么壮大,而打击乐器天生就是挨打的命,总会有些软柿子好捏,成了例外吧。比如下面这位可怜的定音鼓同志:
你没看错,在演出的最后,这个演奏员直接一个猛子扎进面前的定音鼓里去了。定音鼓的鼓皮瞬间裂开,笔者也跟着裂开了。
心疼定音鼓一秒。这可比笔者打掉电子鼓镲皮的性质恶劣多了,他这一看就是故意的。
然而,令人讶异的是,虽然这个演奏员做了如此过分的事情,但是他不仅没有受到任何惩罚,还在音乐会结束之后照常收获到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仿佛他是这场演出的最大功臣一样。
看到这里我气得浑身发抖,大热天的全身冷汗手脚冰凉,这个社会还能不能好了,我们定音鼓到底要怎样你们才能满意?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这场演出到处充斥着对定音鼓的压迫,定音鼓何时才能真正地站起来?
诶,不对……
哦,谱子上就是这么写的啊,那没事了。
2
能表达音高的定音鼓
玩笑归玩笑。说到鼓及其家族的乐器,大多数人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它们是节奏乐器这一层上。毕竟,我们常说鼓组是支撑音乐节奏的骨架。
但其实,鼓组并不是只能表达节奏的,它们一样可以演奏出固定的音高来。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角——定音鼓。
定音鼓(timpani),是一种起源于中东的可调音的打击乐器,其由鼓面、鼓桶以及鼓槌组成。
定音鼓的主体是一个其上紧绷着小牛皮或是塑胶制面皮的、铜制或黄铜制的共鸣胴,其皮面由木头圈固定并被金属环套住。
现代定音鼓的调音构造一般有链紧型(Chain drum)、转动型(Rotating bowel)和摇柄型(Single screw)三种形式。它们都有着不同的调音机械装置,带踏板的鼓是由踏板来控制调音的,同时踏板的形式也有很多不同的种类。
虽然定音鼓并不像它的亲戚架子鼓那样广为人知并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它在管乐团、交响乐团中的存在却是不可或缺的。
3
定音鼓的历史
现代定音鼓的前身,一般被认为是起源于中东地区的纳嘎拉鼓。这种古老的乐器的传播范围很广,除了中东地区之外,印度和非洲等地也有它的身影。
大约在13世纪后期,来自阿拉伯的纳嘎拉鼓,开始随着十字军东征传入了欧洲。最初,这种乐器在欧洲人眼中还是一种充满异域风情的乐器,只能算是外来文化。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音响效果极佳的打击乐器渐渐融入了欧洲的本土文化,成了许多国家军乐团的标配乐器,比如英国骑兵军乐和法国骑兵军乐等。
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候的定音鼓都无法调音,只能演奏出原始固定的音调。
17世纪初,定音鼓的应用还是局限于作伴奏和加强节奏感之用,并且很少有记谱。不久之后,在历史的契机下,音乐家们开始在定音鼓的鼓圈上装上能调节鼓皮松紧的螺丝,于是定音鼓便开始成了一种能改变音高的乐器,最接近现代形制的定音鼓也因此诞生了。
随着这个有着历史意义的改变,能够调音的定音鼓开始受到了包括巴赫、亨德尔在内的作曲家们的青睐。室外骑术表演音乐、室内合唱宗教仪式音乐乃至管弦乐队里,都开始出现了定音鼓的身影。
不过在那个时期,定音鼓演奏的音程大多都只有四度和五度,显得比较单一。
随着18世纪中期古典主义音乐兴起之后,定音鼓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广,海顿、贝多芬等著名作曲家们纷纷开始发掘这种打击乐器的可能性。
定音鼓能受到作曲家们重视的原因之一就是它能够调音,但那时候,螺丝结构的调音装置已经渐渐地不再能适应作曲家们的需求了。于是,绳紧型调音的定音鼓便应运而生了,这种形制的定音鼓的调音比螺丝形制的定音鼓更加灵活和方便。
贝多芬更是创造性地,将定音鼓当做独奏乐器来使用。这个时期,非正统的调音音程减五度、小六度等,也开始被采用到定音鼓的演奏和调音中。
19世纪,机械式踏板的出现,使得现代形制的定音鼓正式出现在了历史舞台上。从此,定音鼓的调音只需用脚便可完成,而且滑音的演奏也成为了可能。
这个改变,使得定音鼓的演奏变得更具变化性。浪漫派、印象派和现代派的音乐家们也因此开始在定音鼓上有了更多更丰富的表达。
4
《定音鼓协奏曲》
时间来到20世纪末期。前面提到的那个让人一个猛子扎进鼓里的《定音鼓协奏曲》横空出世了,阿根廷音乐家毛里西奥·卡赫尔是其作曲者。
在乐谱的最后,他要求演奏者用尽全力一头扎进鼓里,可以说是非常喜感了。
这首曲子的诞生,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音乐演奏有了戏剧化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算是定音鼓演奏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至少,不少人都是因为这部协奏曲才对定音鼓产生兴趣的。
事实上,几乎整个二十世纪的学院派音乐都在探索音乐的陌生化的道路,即如何让听众从音乐中感受到以前没有感受过的新意。这部《定音鼓协奏曲》的出世,其实也是这种艺术思潮中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