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手进步要领
佚名 网络前言:
一个鼓手常常会进入停滞不前,无法突破,觉得好像已经很久没有进步的感觉了,就像似进入职业倦怠期一般,其实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
每个人都有他的学习历程, 他是如何的学习, 就会将他所学习的方法与内容,加注在他的学生以及教学当中,这是正常。 正因为这样的不同学习方法,所以每个人才会有不同表演风格的不同。哪一种学习方式比较好,那就见仁见智,无所谓对错,个人认为适合自己就是好。
一.请益的重要:
千万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问是进步的原动力,不问就是原地踏步停滞不前的绊脚石。
你问我问题,表示你比较逊,我比你强。此观念好像符合中国逻辑观,所以问者怕被瞧扁了,而被问者一不小心,高傲态度难免伤人,干脆你不问,我也不回答,这样的道德观在现代已经不适用了。有的人,诚心的协助他人,可能已被超越,但被教的人将来却可能是反过来乐于回馈永久的朋友,因此双方皆以谦虚的态度得双赢才是良策!
无论是教的人或者是学的人,都不要觉得只有一种学习方法,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 但尤其是学的人,却也不可以此为借口,来逃避必要的学习。
此外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没有足够的条件来判断所谓音乐观点的能力,所以常常会全盘接受,而误以为是真理。因此对于请益结果,最好照单全收,但是在日后慢慢沈淀、玩味、证实,找寻出对的东西,将其当成参考信息,而不是一昧奉为圭臬。
二.追根究底:
不论任何学习,追根究底的精神是很重要的。没有追根究底的学习态度不但不能深切地体会,还有可能用错误的观念学习,造成学习效率低落。
举例来说,当你买来一组名牌鼓踏,你是否马上与大鼓组合就开始使用,你是不是有先翻查说明书的习惯?有没有再试试不同组合的更多可用性?又或是愿不愿意花点时间研究鼓踏的安装保养?或是研究如何才能发挥鼓踏的最高效用?又比如碰到比较有经验的打击同好,你是聊聊天纯喝茶,还是多问而希望学习到一些经验?当别人告诉你一个答案时,你是否有反复去思考?追根究底的习惯其实就只是在这类的小事中无形地养成。
三.理解分析:
鼓手会加入特别装饰性乐段和重音,通常他忠于自己惯用的模式一再的反复,而缺乏变化。在印度古典音乐,固定的模式是更长,更复杂的,或许有更可能到上千个。在印度击乐的模式也有的是用口头上说的,透过一套记忆的系统或声音的音节,在演奏时完全模仿表达各种不同鼓的声音和节奏。
和老师学习,背熟所有的模式,及练习这些的组合模式。鼓手的脑袋变的像计算机的内存,可以在表演当中很轻松的,突如其来的就浮现这些模式。如果学习者没有理解分析能力的话,要进步将会是比较艰难。
比如有的人基础练习不扎实,打节奏马虎就行啦。有些人到处学过门金句,基础单点、双点、三点、四点、五点、六点、七点......也练得不错,但仍然难以施展应用出来,听过的曲子还能模仿,遇到完全没听过的就不知所措。最关键的问题是没有敲击概念,如歌曲的律动,拍子的分割,节奏架构,过门句子的匹配......等。
比如有些看得懂鼓谱内容是一回事,要能随心所欲运用自如又是另一回事,而精练它才会知道原来有这么多奥妙与关键在其中。
四.正统教育:
在20多年前,国内学习爵士鼓的唯一方式就是师父带徒弟的学徒制度,在当时连学习的书籍教材都需要从美、日等国进口。不像现在信息媒体发达,很容易就能拿到各种学习数据。
如今就像大多数的学科一般,不少国内外音乐学院有设立打击系组,学校以比较有系统的方式传授的打击技巧,对于想要有效率学习的人而言,学校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场所,也可以经由正规教育得到打击学位。
五.其它543:
爵士鼓的基础练习、节奏、过门、乐句结构实在是多得练不完,而有些人浪费很多时间在练习实际演奏很少用到的章节,皆算不得法,因此挑出实用的练习章节,井然有序的依序练习格外重要。
接下来多听、多看、多模仿和其它鼓手先进的交流,有朝一日你会随心所欲的打鼓,心中想的到的乐句结构马上就能以鼓声呈现出来,你有能力以极大的自由度来诠释诗歌,但是又不脱节失序。
常常录下自己的音乐演奏,事后检讨改进,录音机就是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