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架子鼓的“前世今生”
佚名 网络这是一篇
打击乐
艺术普及
——架子鼓
说到最酷的乐器
相信大家脑海里首先浮现出的
恐怕非架子鼓莫属了
架子鼓是大家日常接触得比较多
比较熟悉的打击乐器
但是,你真的了解架子鼓吗?
SOURCE
架子鼓的由来
架子鼓又称为爵士鼓
起源于美国
它是一套以鼓为主的组合性打击乐器
通常由单人演奏
从外观上看
就像一排架子上挂着很多鼓
人们按照它的外型
称其为“架子鼓”
最初的架子鼓非常简单
只有大军鼓、小军鼓和军镲
后来通过发展、改良
慢慢就演化成现代的架子鼓
随着爵士乐的不断发展,鼓手的技术也不断提高,简陋的装置再不能适应乐队和鼓手的需要,于是人们就在打击乐组合中逐渐加入了几个去掉响弦的小鼓,打起来嗵嗵嗵嗵,与大鼓、小鼓交相呼应,十分动听。后来,人们就以它们发出的声音将这些小鼓命名为“嗵嗵”(TOM—TOM)。国内习惯叫法为“嗵嗵鼓”,又因嗵嗵鼓的型制很像水桶,也称它“桶鼓”。
嗵嗵鼓
音迈小助手
,赞139
架子鼓演奏赏析—《Dis Kinda Place》 万蕊鑫演奏
架子鼓
的历史发展
起源:从史前到十九世纪
依据考古学证据,约在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中国地区,人们就懂得以延展兽皮的方式制成鼓,用于狩猎时传递讯息,以及宗教仪式上的演奏。
在最古老的雕塑(如下图:希腊浅浮雕-尼尼微的亚述巴尼拔宫,公元前 7 世纪)或古董画(埃及古墓,罗马(庞贝城))中就有鼓和镲片,这表明鼓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出现。
19世纪的美国,各个军队中皆有所属的军乐队,用以鼓舞士气或下达指令。
当时的乐团中都配有两位以上的打击乐手,分别演奏大鼓、小鼓和铜钹。随着时代的演进,为适应更多样的表演形式和场地,乐团不得不减少人数与配置,以便在较小空间中仍可以演奏完整的乐曲。
架子鼓的发展时期
在 1930 年代,芝加哥、纽约或堪萨斯城形成了一种竞争态势,非洲裔美国人社会中出现了很多令人惊叹的人才和艺术大师,逐渐形成了我们熟知的“摇摆”的时期——Swing。
渐渐地,白人音乐家开始模仿这种来自贫困社区的音乐,并使其进入美国著名的场馆,如Benny Goodman乐团,是第一个有幸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奏的爵士乐队,乐队中的Gene Grupa向世人展示了新一代的套鼓,他把中国排鼓和大鼓运用到了套鼓中形成我们现在常用的tom-tom鼓。他舍弃了原先架子鼓多样且复杂的配置,单纯使用大鼓、小鼓、一颗Tom-Tom 、Floor Tom 以及Hi-hat和各种不同尺寸的铜钹( Cymbal ),这样的配置一直沿用至今,成为爵士乐团的基本鼓组。
现代架子鼓
时至今日,科技瞬息万变,期间许多器材的发明数不胜数,例如可调节高度和角度的支架关节(Memriloc);或支架上的记忆环(Memory Lock System)等。
每一样发明,都是让架子鼓成为今日样貌的基石。想像自己坐在架子鼓前,双手驾驭着鼓棒翱翔于鼓面上,谱出飞跃跳动的音符,我们正做着与那些传奇鼓手同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