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一曲《送别》道尽别离,背后故事感动千万人...
佚名 网络
《送别》一曲,唱尽世间心酸,道尽别离。背后有李叔同对世俗人生的顿悟,也有你我刻骨铭心的故事和回忆。
“长城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看到这段词,相信很多人应该已经不由自主地哼唱出来了。
是的,它就是李叔同先生根据《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进行填词的著名学堂乐歌——《送别》。
什么是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是在新式学堂建立时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是为学堂开设的音乐课或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歌曲。
它是一种选曲填词的歌曲,兴起之初大多为归国的留学生选用日本或欧美的曲调填词。
《送别》这首学堂乐歌,承载了很多人的回忆。
但大多数人只知道这首乐歌,却不知道它背后的故事。
01
《送别》的来源:满腔凄凉 化作一曲名作
1915年,李叔同先生从日本留学回国后的一个冬天。
李叔同的好友许幻园,站在门外喊:“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
说完,挥泪离开,连好友的家门也没迈进。
李叔同在20岁的时候,就与许幻园等五人义结金兰,号称“天涯五友”,交情特别深厚,许幻园还多次帮助过李叔同。
许幻园本来家境殷实,但由于当时社会上层出不穷的变化,导致他家中百万资产和家业全化为泡沫。
无奈,只能离开上海。
当时的旧上海一片凄凉,适逢冬季,大雪纷飞。
李叔同看着昔日挚友渐渐远去的背影,内心感慨万千,在雪地里足足站了一个小时。
随后,李叔同返回屋内,伏案含泪写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碧连天,山外山,一壶酒,别梦寒......夹杂了多少人生悲欣交集的感叹。
《送别》也正是在这样一幅幅意境中,通过不断变幻着人生聚合离散的旋律,传达出淡远悠长的悲凄之感。
意境唯美,曲调淡雅,把哀而不伤的至高境界诠释得淋漓尽致。
这首曲子也曾先后被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选用,成为李叔同迄今留存的七十多首乐歌中,最具代表性且流传最广的一曲。
至今,仍被大多数人知晓吟唱、弹奏。
但它对李叔同来说,不仅是告别挚友的“告别曲”,也是他即将弃世入佛的“前奏曲”。
李叔同为什么要弃世入佛?
不看李叔同的一生,你可能真的理解不了。
02
李叔同的一生:
半生繁华至极 半生平淡为僧
李叔同,出生于1880年。
他的父亲是晚清时期的进士,但在官及六品时辞官经商,李家也开始飞黄腾达,成为天津当地的一方巨贾。
家庭条件优越,李叔同从小就能学习四书五经、书法才艺。
此时的李叔同,完全可以说是一个衣食无忧的富家子弟。
但在李叔同的内心多少也有些“叛逆”心理,经常去戏园看戏,还和名妓谈起了恋爱。
当然,这段感情只是昙花一现,在18岁那年李叔同还是娶了大家闺秀愈氏,一个古代标准的贤妻良母成家,尽管他并不喜欢。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1905年,他的母亲去世,李叔同的人生开始了第一个重大的转折。
母亲的离开,让他很悲痛,再加上家中陷入财产和名利的追逐,李叔同厌倦了纸醉金迷的生活。
于是,在他26岁时,也就是1906年,李叔同只身前往日本留学。
在日本期间,他还与一名日本女星组建了新的家庭。
1910年,李叔同回国,开始投向了教育事业,丰子恺、刘质平等都是他培养的学生。
1916年,李叔同37岁。当时的他已经功成名就,在国内外都享有极高声誉,但此时他却突然选择遁入佛门。
而《送别》,就是李叔同出家前的作品。
从这首词中也可以看出,当时的李叔同已经有了感悟人生、看破红尘的觉悟。
对于李叔同入佛的原因,他的学生丰子恺是这样解释的:
“艺术的力道薄弱,还是精神生活过瘾”。
03
才华横溢的李叔同一代文学巨匠当之无愧
你以为,这就是李叔同的全部人生?
不,这远远不够。
李叔同在音乐、文学、戏剧、话剧等多个领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我国文化艺术有着杰出的贡献。
他是著名的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
还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
李叔同的一生是丰富的、是值得敬仰的,前半生在俗为一代文学巨匠,后半生在佛慈悲为怀。
人生境遇不同,世事变幻无常,愿大家都能有李叔同拿得起放得下的心境。
最后,送大家一曲《送别》简谱,供大家练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