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笛子的方法分析(2)
佚名 网络我们试着来找出问题所在
==========================================
1.吐音的声音来源,归于基本面还是空气柱撞击吹孔,而不是舌头用力的动。所以舌头用太大的劲,对吐音一定造成破坏。
2.舌头大力的吐,不只是破坏吐音,也破坏了速度。终归一句话”轻则灵,重则拙”
==========================================
因此结论是”舌头动作要轻”
第二个观念的探讨是,舌头所扮演的角色。
先来看看吐音的结构。吐音和长音的不同是,一个有用舌头一个没用到舌头。所以就明白的看出,舌头所扮演的角色,是让长音切成一段一段的短音。因此,舌头的任务就很简单了。
舌头的任务
1.切断长音,使线状的音变成点状。
2.不负责强弱,音乐的强弱由呼吸动作负责,也就是空气来负责。
你瞧,其实舌头只负责断音而已,所以舌头想要慢吐快吐就变的困难度降低下来了,而且因为不用很用力的吐,口水当然也不会吐的满天飞啦。
所以又找出一个结论是”舌头负责断音,而且它只干这事”
第六章【高音不需要用力吹】
刚学笛子的前两年,我吹高音的时候都是硬吹上去的,声音不稳定,而且很刺耳。启蒙老师为了不让学习复杂化,也说,吹得出来就行啦。
但是学的越久就发现,别人吹起来既不费力,又不刺耳,心里就想一定还有我没弄懂的道理与方法。
想要轻松吹高音,首先要排除高音发音的乐器障碍
==========================================
1.笛子本身一定不能有问题。通常管壁过厚的笛子,高音很难发出,所以建议初学不要使用管壁太厚的笛子,不仅仅高音区,其它音域的共鸣效果也不佳。
2.笛膜必须确定是贴好的,没有张力不平均的现象,也不要过松,不然高音很难发得出来。
==========================================
其次再来排除个人的障碍
==========================================
我们拿起笛子来试试看,先吹个中音,再吹个低音,别忘记运用边棱效应的发音原理,这时候只要将口风缩小,然后你会感觉嘴唇承受气压变大,高音就能轻松发出。
==========================================
为何只是口风缩小就能发出高音?气体动力学有一个定律叫做”都卜勒效应”,气体分子因为通过的口径变小挤压,气体的流速便自然而然的变快,而使得音准提高八度。
腹部鼓动气体的压力一般是不变的,除非笛子本身高音不好发出,才需要多用一点腹劲,不过通常这样的笛子,我是不使用的。
所以结果很单纯,我们只是将口风变小而加快的流速,而做到了高音区的发音。
第七章【简单将低音吹得好】
初学笛子的第二年,老师教了我一个练习低音的土办法。
(筒音作5。)先吹1,发现很容易吹。然后吹7。,好象音色还可以。再吹6。,笛子就有点不太震动的起来了。这时再吹回7。,再吹6。,务必要使7。和6。的共鸣都吹出来才算及格。
就这样搞了一两个月,终于有点成果,不过一直以来,吹低音还是时好时坏。
一直到学笛的第十五年,终于有一个吹笛子的至交好友给了一个最稳的方向,结果关键居然只有一个重点──就是”把口风放粗一点点”。
道理何在?还是气体动力学都卜勒效应的”流速”问题。口风放粗一点点,但是呼吸的力道依旧不变,气体流速变慢低音就出来了。很简单吧,不过是江湖一点诀,说破不值钱。
第八章【口腔打开的省力法】
再来充分的运用物理的流体力学”都卜勒效应”。
内容大约是说,气体或液体流体之体积通量守恒,故”流速”与”截面半径”之平方成反比。
简单的用在吹笛子上来说,口腔打开的大小与口风的截面半径相差越大,流速将会自然而稳定的加快,如此就不需要鼓动太强大的腹劲,就能达成极佳的音响共鸣效果。因此,口腔内部空间的适度张开,是吹笛省力的秘密武器之一。
另外一个说法是,口腔打开可以使笛音共鸣度良好,音色更为厚实。
不论如何,吹笛子的口风细一些,口腔打开一些些。想要像大师们一般省力气的吹笛,将不是只是梦想。
【后记】
本篇进阶要诀共八章,记载着多年业余摸索过程的困难点与解决之法,不敢说已臻完备。期待学笛大众惠予批评指教。
笛子又名横吹、横笛。相传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以后输入长安。
宋朝以后,成为伴奏戏曲的重要乐器。
传统的笛子,竹制,有六个按音孔,一个吹孔和一个膜孔。
吹奏时,由竹管内空气柱的振动而发音。
其常用音域有两个八度。
笛音清脆、高亢、透明而圆润,独奏、合奏均具特色,
表现力丰富,故深受人们喜爱。笛子种类很多,
最常见的是筒音(最低音)为a1(实际音)和d2(实际音)的笛子。
因为这两种笛子分别为昆曲和梆子戏的主要伴奏乐器,
所以习惯上称为“曲笛”和“梆笛”。